在「互相綁架式的安全下」正名台灣
在全球產業鏈的語境裡,「甲方」意味著資源的主導者或規則的制定人。而「乙方」則是服務的提供方或需求的滿足者。若將這套語言轉化到中台關係裡,許多人自然地認為中共是「甲方」,畢竟它擁有龐大的市場、軍事能力與戰狼外交及最可怕的全球滲透,台灣則是那個被動因應、掙扎求存的乙方。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
若「甲方」代表的是離不開的依賴者,那麼,中共對台灣的依賴也許遠比更多人願意承認的要多。

看看經濟層面上,台灣掌握著全球超過六成的先進晶片製造能力,台積電目前是全球科技產業鏈「南波萬」的公司,美國與中國都在搶奪其合作機會與供應鏈位置,這不僅是科技競爭,更是地緣戰略的對決。中國縱有龐大市場,卻在高階晶片上嚴重依賴進口、技術轉移亦礙於美國的介入而受限,台灣在這關鍵的一環,真的必須感謝那些「造山者」們。
台海危機】中國經濟學家:「一定要收返本屬中國的… - 書生 - Matters
陳文玲稱「一定要收返台積電」的前提,是西方像制裁俄羅斯一樣,「毀滅性制裁」中國。這暗示美國無論基於任何原因,都不可以像制裁俄羅斯一樣制裁中國,否則就會發動台海戰爭;也暗示若然中國先局部封鎖台海一帶,美國施加嚴厲制裁,也會發動全面入侵。「台積電」一直是「中美台」地緣政治下的重要關注點,台灣人稱它為「護國神山」。台灣人很清楚「台積電」的重要性,但很少認真細究它該如何在日益白熱化的地緣政治背景下,尋找更安全與穩定的發展位置。這次陳文玲的演講,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能否刺激台灣人產生更多危機意識,及對政治經濟有更複雜更深遠的理解?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台灣人都必須有中共可能動武的危機意識,畢竟所有的「評論預測」都僅為「評論預測」,不代表任何未來的「真實」。
我們這小小多山的國家/《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 Sunline - Matters
從政治的角度回看台灣的歷史,總是讓台灣人多了一點戒心!那些在台灣人身上植入的小警總晶片始終會在某些時間點發出訊號:「回看歷史幹嘛呢?我們就是要往前看!現在的局勢已經不一樣了,我們不能再看過去誰怎麼愛國,誰怎麼反共!」好讓許許多多人有了避而不談或是重新詮釋的機會。但若從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來看台灣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成為決定台灣未來走向哪裡的賭注!也更清晰看見那些政治上不能談的、不敢談的、不要談的,都讓台灣每一步都像走在鋼索上的危急!
沒有人想得到,三十多年前的一些「造山者們」的努力,會化身為台灣的護國山。同樣,也沒有人會想得出,台灣未來的真實樣貌,亦因如此,台灣人更須時時警惕,步步為營地「保衛」台灣。
台積電董事長接受 CNN 專訪:「不要因為我們靠近中… - 李易安 - Matters
劉德音也很明確地釋放了訊息,希望世界把台灣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不論你們和中國的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外界應該把台灣看作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我們想持續為世界釋放創新的動能。不要因為我們和鄰國有爭端,就感到害怕,這並不值得。」
在國際定位上,雖然台灣在主權承認上受到掣肘,但它在民主與制度運作上的成熟,早已被歐美及亞洲當為典範之一。台灣是一個的自由社會,有選舉、有司法、有新聞自由,不敢說功能完善,但正走在民主自由的路途上,邊走邊改。在民主價值鏈上,是無可取代的一個代表。這正是為什麼美日歐等等各國願意與台灣保持實質合作,即便口頭上說著「一中原則」。
再者,若將中共視為「甲方」,為何這位甲方如此害怕乙方的選舉結果?為何在每一次台灣政黨輪替之際,中共都是焦躁地警告與軍演?這是「甲方」應有的國際姿態嗎?
中共在軍事上,固然擁有壓倒性的數量優勢,但為什麼它從未真正敢「動手」台灣?顯然是代價高昂,攻台無異於向半個世界開戰。台灣不是香港、更不是烏克蘭,台灣處於太平洋第一島鏈,是「美日澳印聯防圈」的敏感神經。對中共而言,打台灣不止是對外的侵略,亦是對其內政經濟、國際制裁、甚至中共政權的全面 all-in。

真正的甲方,不會笨到 all-in。除非中共「瘋」了。話說回來,台灣有其脆弱性,不是聯合國會員,邦交國稀少,但多少年下來,台灣在世界能見度日漸提高。這意味著不一定台灣就是乙方。中台關係不是在於誰大聲,重點在誰更不可替代。
世界各國正走向「現實主義」,說難聽一點,地緣戰略也講求「互相綁架式的安全」,誰也休想單方面拋棄誰。於是甲乙之間,不再是誰發指令、誰執行,而是誰更懂得在權力之間,擁有不被替代的「籌碼」。
中共雖自許強國,卻時常更像是個焦急著想壓價、又不想失去供應商的買方。台灣,在不斷接受壓力測試的同時,也可能日益理解自己「不能」只是乙方,而要維持整個對歭局勢的平衡。力求在「互相綁架式的安全」下證明台灣。
若從這個角度看,台灣不該僅為聽命的乙方。在台灣與中共之間,誰是甲方?答案藏在彼此的忌憚中。

【昨日的政治評論】台灣主體性是個BABY - 何補齋 - Matters
其實,不論要統、要獨、要維持現狀,我們都會發現所有的台灣人在思考這個問題時,都是以台灣為出發點(黃安之流的人除外)。認為統一對台灣比較好,所以支持統一(並不是為了解救大陸同胞);認為獨立對台灣比較好,所以支持獨立;認為維持現狀對台灣比較好,所以支持維持現狀。每個人思考的高度與廣度或許不同,但深層的認知與認同則具有相當的一致性,這已經說明了「台灣主體性」堅固的存在。
以今天的局面來說,要「統」的台灣人應該少之又少了。中共喊了多少年的「武統」,台灣人多多少少醒了吧!時而有人將「中華民國」這塊老舊的門牌貼在「台灣」的門口,讓粉紅人們不繼尖叫崩潰!國際社會誰不知道台灣和中國不一樣?「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誰能否認這個「事實獨立」?當然,要與一下子不知為何就激動的中共講講道理,無異於「自取其辱」,白費力氣!
中國滲透:揭開中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隱形攻勢 - 射手媽咪婷婷 - Matters
或許很多人以為中共的唯一目標在於奪取台灣,事實上中共的企圖心不僅於此,而是希望能擊潰民主體制,達成最終併吞民主國家的政治目標,而台灣正是中共的實現此目標的試驗場。作者透過這本書無非是向全世界警示中共的威脅無所不在,也確實已在「泰國」取得了全面性的勝利,但這場政治攻防戰仍如火如荼進行,而我們又該如何抵禦與防範?
確實,全世界以為中共只想拿下台灣,就完成其就「祖國統一大業」的最後一張拼圖,實乃天真!取得台灣,日韓必然「惶惶不可終日」,東南亞則成中共「跟班小弟」,歐美那時亦近乎拿中共沒辦法!最重要的是取代美國式的國際秩序。那時候,用中式的國際秩序,地球應該也不是人住的地方了!
書摘《臺灣路上》蔡英文的非典型力量 - 歐陽風 - Matters
他回顧蔡英文兩任任期時直言不諱:「蔡英文是獨一無二的總統,她上任之後,我感覺新的時代來了,她總是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以前的總統話很多、說話大聲,常講臺語,但她的聲音輕柔,話不多,也不常講臺語。有時候她的演講偏無聊,她不喜歡說空話討人民歡心,她習慣把話說得很精準。這樣做可能無法有效吸引群眾,但她的作風始終如一。後來,她反而以平和的風格在政壇中站穩腳步,跌破了大家的眼鏡。我個人覺得,即使是習近平,要應對蔡英文也不是件易事。」
要說台灣,若然不提一提小英,那就沒什麼意思了;要提馬英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就沒什麼意義了。台灣比亞洲任何一國都自由,中華民國又比任何地方都危險,面對一些人天天以「導彈、軍機、網軍與文攻武嚇要你認祖歸宗的類似語言,或有意為之的滲透,企圖「滅台」的言論」,台灣最重要的,不是選出一個救世主,而是一代代讓台灣繼續存在下去的人。
這塊島嶼,也許在名稱上飄忽不定,在價值上,卻比很多名字非常清楚的國家還要堅定。有言論自由,政黨輪替,司法獨立,同性婚姻,對中國說不的勇氣,越來越多人認同「我是台灣人」的事實。
「中華民國」是歷史的遺產,「自由台灣」是當代的事實。蔡英文說:「中華民國台灣」,是否指:不是中華民國的延續,而是台灣的生成,不得而知。不清不楚的「中華民國」,留給台灣一堆「麻煩與錯位」,卻也正因它的不清不楚,讓台灣人懂得要把「自由台灣」活個清楚。看看周圍,不是因為誰給台灣人許可,而是台灣人自己活成了一個名字:台灣,這裡就是台灣人的國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