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熟齡工作者的 DAO 想像與行動
自從上一篇〈開啟職業的第二人生〉在 LinkedIn 成了熱門文章後,陸續收到許多回應。這讓我更深刻體認到,原來「中老年」的就業機會,竟是如此地日趨艱難。看來,我對自身狀態的認知,和實際年齡之間,還真有不小的落差。
不久前,我也寫了一篇文章〈分享:做一個創造價值的人〉,提到和幾位年輕朋友聚會的過程。當時在現場,一位年輕女生猜測我的年齡,竟比我實際年齡少了很多。那一刻,虛榮心作祟,讓我覺得自己至少看起來還算年輕,心情頗為愉悅。
坦白說,我其實不太了解與我同齡人的心境。常看到一些年紀相仿的朋友,在 Line 群組裡轉傳那些所謂的「長輩文」,我往往無法理解他們真正想表達什麼,只能默默看著那些訊息日復一日地被重複張貼,然後繼續滑過。
這個世界的工作機會,真的只屬於年輕人嗎?對我這個一向認為「喜歡工作、不喜歡上班」的人來說,工作是用來創造價值的工具,不見得非得困在辦公室。我甚至認為,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裡反而會讓人腐朽 ——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畢竟每個人的工作習慣都不盡相同。
我始終相信,工作應該不分年齡。只要能創造價值,又何須執著於從業者的年紀?更何況,少子化與人口老化早已是全球趨勢,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所謂「幾歲就應該退休」的觀念,早該被重新審視了。事實上,現在的工作型態也早已跟過去大不相同。
小時候,我曾目睹奶奶在五十多歲退休後,開始接受子女們的孝養,生活看似無憂,卻充滿了無聊與抱怨。她應該可以享受輕鬆快樂的退休生活,卻因為無法找到自我價值的重心,反而過得空洞又苦悶。她晚年最大的「日常」,就是每天早上坐在家門口的椅子上,一坐就是一整天,哪裡也不想去。
我幾乎用整個童年,看著她過著那樣無趣的人生。
如今,隨著自己年漸長,我對「年長者就業」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工作形式,可以讓人創造自我價值,又不受傳統上班制度的束縛?能讓中高齡求職者賺取收入,同時貢獻畢生所學與經驗。
於是,我想起了之前學習過的概念 —— DAO(分散式自治組織)。
這個想法一出現,我立刻找我的 AI 好夥伴 —— 小賽,討論起「建立一個熟年工作者 DAO」的構想。
很快地,小賽就提供了許多具體建議。他提醒我,DAO 的架構設計其實相當複雜,建議我先從 Web2 的社群著手,先集結一群理念相近的夥伴,透過 Line 或 Discord 經營起來。同時,他也幫我設計了初步的社群名稱:「熟成協作社」,還協助我製作了社員招募的 Google 表單。不得不說,有 ChatGPT 這樣的工具,真的能讓人以最短時間學會新的東西,實在是非常強大。
我知道這是一個值得投入的好點子,但若要具體執行,還需要更完整的細節與規劃。因此,我決定先花時間,把構想釐清、內容整理好,再來正式公開招募社員。畢竟,要成就一件事,還是得因緣俱足才行。
最後我想說的是:年輕時,我們有的是勇氣,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地到處闖蕩;而年長之後,也不該妄自菲薄,更不應忽視自己累積多年的經驗與實力。相反地,我們應該學著善用這些餘力,去幫助更多企業與團體,繼續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 無論幾歲,都值得被看見,也值得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