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回望者——讀黃春明《山爺》

蔡牧希
·
·
IPFS
·


黃春明《山爺》自序說道:「我也步入超高齡,對於做為一個老人,生活中的體會更深,感觸更多。身為一個老人,只要腦子還好,雖然成為一棵朽木,一逢春天猶可萌芽再發。」


 這本小說集,以時間的回望者,再次以溫潤熱情的筆觸,深刻地探討了老年處境、信仰與人性的本質,描繪了小人物在生命中的「變」與「不變」。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孤居在山村「 喝叫庄 」的老先生謝苦甘  。謝苦甘總是不時獨喃「變了,變了……」,他的後半生在六、七〇年代臺灣政經動盪的背景下,因為聖母安養院的造訪而重新活躍。

情節主軸圍繞著謝苦甘決定搬進安養院後,心中再次被喚醒的,是五十年前那頭富有靈性、體型不凡的  三腳野豬  (即「山爺」)的回憶。這頭山豬不僅是過去驚險事件的引爆點,更與謝苦甘纏綿半輩子的仇恨或寶物緊密相關,也讓讀者思考人生的含苦回甘  。


小說透過謝苦甘的故事,探討了山村的凋零、時代的變遷、老人的孤寂等  變遷與失落  的主題。謝苦甘的「變了」是時代巨輪下小人物無力抵抗的喟嘆。同時,書中也並置了安養院的  西方信仰  與山村百姓根深蒂固的  民間信仰  及  生活經驗  ,兩相對照,探究何為真正的救贖  與  慰藉  。年老的謝苦甘回望與「山爺」的恩怨,讓讀者體會到  時間的發酵  如何將極端的痛恨轉化為淡然,甚至重生為一種新的信仰或領悟。


在黃春明細膩溫暖的回望之下,我們不僅看見臺灣六、七〇年代的社會圖景,並不禁思索:當我們走到人生的盡頭,究竟是什麼力量在牽絆著我們?也許答案如歌,飄揚在最後一篇與國峻完成的童話中,久久不輟。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