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erstory2025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第三章:空白帧

Herstory2025
·

南环废弃月台事件后,林晓在旧城的一间短租公寓里窝了三天。
她不敢回家,也没再上线任何常用账号——只有一台隔离网络的老机子在角落缓慢运行,屏幕上滚动着无声的代码流。

马格给的存储器她已经看了不下十遍。
第一份是她要求的——三天前市中心广场的原始录像。画面中,人群被驱散,几辆无标志车辆迅速载走数十人。
第二份,却是一段模糊的信号捕捉——灰白色的干扰波纹中,有一个时间戳:2034-09-17 14:22:06

那是十一年后的时间。
画面闪过的两秒里,似乎是一个圆形会议厅,墙壁全是无缝嵌入的显示屏。十几个人围坐在中央,没人戴身份牌,没人发言,却像在进行一种无声的投票。

林晓暂停在某一帧——一个年轻女人抬起头,嘴型像是在说:“你迟到了。”
她的瞳孔缩紧。那张脸,和镜子里的自己几乎没有差别。

晚上十点,窗外的霓虹牌忽然闪烁,像是被远处的电磁脉冲扰动。
她的电脑屏幕同时弹出一个提示:

BlackMirrorNet – Signal Overlap Detected
来源:Q13-南支节点
状态:多源锚定中…

林晓盯着“多源锚定”这几个字,指尖有一瞬间的冰凉。
多源锚定是她在一份机密资料里见过的术语——当同一条信息被三个以上独立信号源同时放大时,它就会被认定为“高置信现实”,即便原始记录被删除,公众记忆也会自动补全它的存在。

换句话说,这是改写现实的最快方式。

屏幕上的信号流忽然分裂成三条:
一条来自官方新闻推送;
一条来自匿名视频平台的热榜短片;
还有一条——来自她自己名下的旧博客。

她从没发过那篇文章,可字里行间的分析逻辑、案例引用,和她的风格完全一致。
标题是——《虚假记忆与公共叙事的对冲策略》。
发布日期,正是今天。

“你被推上了桌面。”
墨镜的声音忽然在房间另一端响起,不是耳机,而是直接从空气里渗出来的低频。

“Q13做事一向不留痕,他们现在用你的名字当支点,是想让你成为某个版本的锚。”

林晓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问:“你怎么知道的?”

墨镜轻笑:“因为我曾经也是他们的锚。”

话音落下,窗外街灯全部熄灭,城市陷入一秒钟的真空黑暗。
当灯光重新亮起时,她的手机屏幕上多了一条定位信息——南环以东的工业区,标注着一个废弃冷库的坐标。

墨镜说:“那是裂缝的入口。”

林晓收拾好东西,出门前最后一次确认窗外。
对面楼顶,一个模糊的人影正透过单筒望远镜看着她。
风吹过时,那人抬手,慢慢比了个“静音”的手势。

她没有停留,转身走进夜色。
身后的霓虹牌又闪了一下,像是在记下她离开的方向。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