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濑直美 :消解镜头权力,以女性凝视抵达私人记忆与生命本质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
·
IPFS
这种高度自主、情感先行的影像处理,展现出女性导演对于镜头权力的深刻自省。“我不是用宽大的视野去看,而是用心去看:注视、感受、思考。”

9月10日,阿那亚「海浪电影周」迎来了一场对谈 —— 以“影像里的个人记忆”为主题,邀请日本著名导演河濑直美分享其成长经历与电影实践。论坛由《看电影》杂志主编、作家阿郎主持,围绕从私人记忆的影像转化到对身份与生命的永恒叩问,展开了一场深入而富有启迪的对话。

作为“第三次日本电影黄金时期”的代表性导演之一,河濑直美的创作起点自帯高光。1997年,她凭借首部剧情长片《萌之朱雀》在戛纳电影节一举摘得“金摄影机奖”(导演新人奖),时年28岁的她,也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

河濑直美个人风格的形成,始终与“自我身份探寻”紧密相连。1997 年之前,她便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短片,直白而真诚地记录下自己的私人生活与隐秘情感体验;从《萌之朱雀》开始,她转向剧情片创作,将私人记忆转化为诗意影像,关注自然之美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展现出静谧的哲思与清新的治愈力。再到后来,她将镜头缓缓转向更广阔的生命现场,在近作《晨曦将至》中拆解“养育”的复杂与温柔,让私人记忆长出了公共根系。

“我并非怀揣某种野心,而是作为一个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普通人,我有自己的课题与危机感,我想把它表达出来。”对谈中,河濑直美这样坦诚分享她的创作原动力。自幼不与亲生父母生活的经历,让她不断追问“我为何出生”、“存在的意义”,而电影,正是她将这种生命缺失转化为有形表达的方式。

与青山真治、是枝裕和等同时代导演相似,河濑直美的电影之路也从8毫米摄影机开始。在七十年代兴起的个人拍摄浪潮中,她摸索出一种自主而独立的创作方式。在《蜗牛》《在世界的沉默中》等早期作品中,她执拗地逼近拍摄对象,打破主客界限,甚至让被摄者反过来拍摄自己。

这种高度自主、情感先行的影像处理,展现出女性导演对于镜头权力的深刻自省。河濑直美特别强调了“注视”在其拍摄中的核心意义。“我不是用宽大的视野去看,而是用心去看:注视、感受、思考。”

而这份“注视”之所以不具压迫感,源于她对“信任”的极致重视。在拍摄纪录片《樵夫物语》时,她花费大量时间与村民相处交流,从陌生到熟悉,直至被接纳为朋友,让所有人都逐渐忘记镜头的存在。“我愿意相信人,相信性本善。哪怕世界上有坏人,在我的作品里,我也希望他能放下拳头,与周围建立联结。”正是这份导演视角中的善意,让她的特写成为“温柔的桥梁”,而非“审视的工具”,静静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

对谈中,河濑直美还透露新作《屋久岛的幻梦》预计于2026年2月6日在日本上映。影片讲述关于器官移植与伴侣失踪的故事,背景设于屋久岛——一个距离冲绳不远的神秘小岛,其中最古老的杉树传说已有七千两百年树龄。


🙇‍♀️本期资讯STAFF:
选题、撰文:阿咸
引用:海浪电影周
图源:海浪电影周


Kongfu Girls是全网首个专注于服务女性影迷与艺术爱好者的文化社群。基于对当下流行影视作品的批评,我们致力于同女性观众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抵御银幕歧视、纠正文化偏⻅的评价体系。

我们提供去中心化的讨论平台,组织写作活动和电子读物,以提高女性影人及其作品的可⻅度、提升女性在 评论界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我们鼓励女性发表自己的声音,分享真实的遭遇,在这里找到情感的共同体。我们要让被动的观看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我们要让女性与生俱来的勇气成为立场,要让行动与变革的信心诉诸文字。因为,每位女性读者和观众都是改善我们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公众号:Kongfu Girls
微博: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合作邮箱:k
[email protected]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一本女性主义文艺独立读物。 分享女性共创的电影、文学、社会评论,挖掘历史与文化中被遮蔽的女性群体表达与体验,在批判中激发生命力与创造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当《绝望写手》汉娜·爱宾德获艾美奖最佳女配,她呼吁“解放巴勒斯坦”

《核》多伦多电影节世界首映,新加坡导演陈思攸探讨东亚少女身份认同困境

尹佳恩呼吁“别剧透”!《世界的主人》:请务必“空白”入场的青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