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穩定幣簡介
最近,「穩定幣(Stablecoin)」成為加密金融領域的重要關鍵字。穩定幣的出現,讓加密資產能夠與傳統貨幣世界做價值轉換,並正逐漸成為全球支付與清算的新基礎設施。
目前,穩定幣在整體加密資產中約佔 6%,總市值達 2700 億美元。其中,法幣穩定幣 仍是主流,占比達 95%,市值約 2550 億美元。在眾多穩定幣中,又以 USDT 與 USDC 幾乎壟斷市場,USDT 市佔約 64–65%,USDC 約 25%。
以 USDT 為例,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流通性最高的穩定幣。其優勢在於 流動性強、跨鏈支援廣,幾乎成為市場交易的基準。然而,USDT 也長期面臨外界對其 中心化託管機制 與 儲備透明度 的質疑。雖然 Tether 定期公布「儲備報告」並由第三方審計,但其中仍包含部分 非現金等價物(如商業票據與短期投資),這使得市場認為其安全性較 USDC 低。
相較之下,USDC 市佔約 25%,以 合規性與透明度 見長。其儲備 100% 由 現金與短期美國國債 支持,並由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每月審計,同時公開流通量與儲備金對應情況。這使 USDC 成為市場上 最具監管友好與信任度 的穩定幣。不過,它同樣存在中心化挑戰,運作仍依賴發行公司 Circle,需持續應對各國監管要求的變化。
若依抵押機制分類,穩定幣可分為四類:法幣儲備型、加密抵押型、演算法型、商品抵押型。其中,剛剛提到的 USDT 與 USDC 均屬於法幣儲備型。不同類型各有優勢與風險,例如去中心化的演算法穩定幣雖具創新性,卻可能因機制失衡而造成崩盤。
接下來看看穩定幣的發展歷程:
回顧其發展歷程,穩定幣大致經歷五個階段:
首先由 USDT 奠定市場基礎,作為法幣與加密貨幣間的交換媒介;
之後 USDC、BUSD 等強調合規的穩定幣出現,推動主流化;
再來是 MakerDAO 的 DAI 開啟去中心化與演算法穩定幣的實驗;
接著 2022 年 Terra UST 崩盤 讓市場重新正視風險;
如今,穩定幣已進入 成熟與合規化階段,逐漸成為全球支付與清算的重要基礎設施。
以上是主流穩定幣的簡介、分類與演變,之後會再分享穩定幣如何作為支付工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