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音譯經典(17):孔復禮/孔飛力
IPFS
Philip Alden Kuhn的中文譯名本來是孔復禮,這個譯名把漢學、儒家、孔子元素濃縮在了三個最佳漢字上,堪稱經典。也譯作“孔飛力”,跟「孔復禮」差了很多,儘管都是同樣聲母的漢字,在音似都只輕搭一點邊,但「飛力」二字毫無意義,牛排嗎?
據說此公1984年初訪中國大陸,對文革遺風心有餘悸,擔心「孔復禮」三個字被聯想到剛結束不久的「批林批孔」,於是就採用了老老實實的大陸式外國人名音譯「菲利普·阿尔登·孔恩」。
但其實這個說法很扯蛋,因為如果擔心聯想到孔子的話,怎麼又敢叫「孔恩」呢?依我的意見,最“安全”的做法是把這個名字音譯成:飛利浦·阿爾登·庫恩。
誰也不會再聯想到孔子了吧?只是,這樣多少有點可悲。
我只讀過孔先生的兩部著作:
《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2009)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1990)
第二本更出名,很好看。
【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