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雲南遊︱Day 15 - 建水 & 昆明
耳邊是清脆動聽的鳥鳴,抬頭是萬里無雲的晴天,在明媚的天氣陪伴下,我們又要啟程了。轉眼間,今天已經是包車遊的最後一天,明天我們就要開啟這趟雲南遊的第三種玩法 — 自由行,真的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啊。
由全程受照顧,到現在半自助,然後接下來自力更生,這段日子這個過程彷彿一個旅遊人的成長史,展示著懵懂無知的小白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不過由於我許多年前就意外逃離了新手村,所以對我而言,這次能夠有機會重新感受萬事無憂無愁的愉快日常其實是相當寶貴和有意義,除了是溫故知新也是屢屢提醒著我自己究竟有多幸福多幸運可以因應不同情況選擇各種合適的旅遊方式、獲取最佳的體驗,要好好珍惜。
畢竟善忘是人的天性,唯有反覆回望來時路,你才會記得當初跨越過的那些艱辛,明白現在擁有的一切都並非理所當然。
隨著大哥把我們載到臨安火車站,我們今天的第一個行程即將就要展開。早早來到票務處辦理手續,原本以為我們預留的時間十分充裕,即使稍有阻滯仍足夠讓我們把車站都逛完才上車,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實在沒想過排在隊頭的那人事務煩多到哪怕我們再怎樣快速通行也追不上似箭的光陰,只能略微無奈地匆匆拍了幾張照便趕著登上預備起行的小火車。
意外,意外。



和揮手大哥告別,大哥告訴我們建水小火車最主要就是在這條有將近百年歷史的鐵路上欣賞沿途的田園風光、古鎮風情,以及融合了不同文化的歷史建築。而他稍後會在終點站等著,讓我們到時候玩得差不多再找他來接我們到下一個景點就行,不用著急。
按著車票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圈上認證的小手帶,坐在車廂內環顧四周,建水小火車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有股莫名的熟悉,似是在哪裡看過同樣的擺設佈局,直至後來想著想著才發覺應該是和我們以前到訪過香港鐵路博物館有關,只不過車卡一個是固定一個還能動而已。
烏,烏烏~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當充滿年代感的鳴笛聲以及摩擦聲在時針指向九時正的那一刻先後響起,我們的小火車馬上就要駛離月台。邊看著窗外的風光邊聽著乘務員簡介有關建水小火車的歷史以及各種注意事項,乘務員提到這趟列車是以臨安作為起始站,期間會駛經雙龍橋站和鄉會橋站並各自停留大約三十分鐘,然後才會前往終點團山村站,全程所需大概兩個小時左右。
經過一陣的車程,我們很快便抵達雙龍橋站。跟隨乘務員的腳步一同前行,看著雙龍橋的身影由遠至近、變得越來越清晰,噢,不得不說這條橋真是挺漂亮的,特別是在水面映照之下更見氣派。
走在歷史悠久的石板路上,偶爾駐足欣賞橋的兩邊風光偶爾抬頭研究橋上的樓閣,就這樣散著步回車站,我們接著要前往鄉會橋站了。



來到鄉會橋站,這個站的看點我想大概也是和前面雙龍橋站一樣,是作為站名的那條橋吧。不過不知道是受限於距離還是時間的關係,又或許我本來就理解錯誤,反正下車之後基本上所有人都只是在車站那幢結合了中西式風格的建築參觀,沒有人走太遠。
眼見大部隊全在附近閒逛,我們自然也不敢亂闖,畢竟要是趕不及在列車開出前回來也是自找麻煩罷了。在車站範圍隨意走動,從外觀到內在,鄉會橋站這幢歷史建築是到處可見的法式風情,在這個鄉郊且被傳統中式建築包圍的地方確實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再次啟航,我們的小火車在歷經幾次停靠之後終於駛到了總站團山村站靜待稍後返程。站在月台看完列車調頭然後又在團山村站轉了轉,此時的遊人們已經所剩無幾,和剛才的熱鬧場景有著極大對比。
不過也正常,因為在其他人還要趕及限時內參觀完團山村再折返這裡上車回臨安站的時候,我們的建水小火車之旅已經順利完成,準備向著我們這趟雲南之旅的起點以及終點,昆明,出發了。
根據我們那個僅供參考的行程,我們待會在回去昆明的路上會先稍微在撫仙湖遊玩一下才繼續回程,但作為一個被稱之為僅供參考的行程,顧名思義,就是代表著其和實際的出遊路線是存有差距。所以,在大哥的安排下,我們又加插了個新的景點行程,去團山村走一圈再離開。



懷著雀躍的心情到訪團山村,此時排隊購票入村的人潮已散落得七七八八,感覺遇上了一個很不錯的時間點。既避開了心急如焚的遊客,不用大家逼來逼去爭取最佳的拍攝位置,亦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靜靜地探索這條村落,慢慢地了解關於這個地方的文化。
漫無目的地遊走,碰到有興趣的古舊建築就進去參觀,有時候看到的是得到小心呵護、到處呈現出明清時期的特色與風格,有時候看到的是一片頹垣敗瓦、昭示著日久失修以及無人看管的狀況,有時候看到的是樸實無華、充滿著生活痕跡的農村日常,所有所有都像是向我們訴說著屬於它們自己的故事。



簡單的小屋、華麗的大宅、莊嚴的寺廟,還有,曾經的光輝歲月與如今的平凡日子。悠然地在村內行走,說實話,待在團山村的某些瞬間真的會讓人有種穿越了時空、回到過去的錯覺。
雖然這個地方為了配合遊客的需求而增添了不少的配套設施,例如是指示牌、簡介板,以及在古蹟內設置販賣紀念品和飲品的攤檔,但由於整體沒有做太多花巧或是誇張的設計,故此反倒是很好地配合了周邊的環境,融為了一體。同時,或許是受惠於小火車的乘客人數上限吧,就是每天都只會有固定且一定數量的遊人,不至於對村子造成太大負擔和負面影響,所以這裡的居民依舊過著他們正常的生活,該聊天的聊天,想收拾的收拾,沒有因為遊客的到來而有所改變。
大家各取所需卻又互不打擾,多好。
美好的事物以最好的狀態出現,我們終將會在合適的時機相見。以一個過路人的身份在團山村留下足印,我們在這裡認識了歷史也體會了最真實的鄉村日常,非常難得。




離開團山村,我們便正式踏上歸途,往昆明方向靠近的同時順道向著今天最後一個目的地撫仙湖進發。從路上遠眺風景開始,到坐在半山腰吹著風欣賞了無邊際的海岸線,然後站在紅沙灘上細看面前的水天一色,除了身心舒暢和大飽眼福之外我實在不知道還可以說些甚麼。
反正,嗯,老天爺懂得我此刻的所思所想就好了。




回到車上,我們原來是真的以紅沙灘作為本日的結尾,可沒想到因為在路上提到剛剛沿著指示走了很久也找不到花海的位置,考慮到離約定時間不遠只能無奈放棄,結果大哥在聽到這件事之後竟然直接把車子駛到濕地公園去,讓我們看看花海再起程,簡直就像阿拉丁神燈一樣,有求必應,滿足所有願望。
明明完全不需要這樣做,明明把我們送回昆明全部就會結束,但無論是中午的團山村還是當下的濕地公園也好,大哥所做的一切始終都是以我們為優先,絲毫沒有考慮過自己會因此而遲了收工,實在是不計較得有點離譜,是一個連做夢也覺得誇張的程度,在這裡再次向大哥致上我們最深的敬意。
快速地跑個來回,雖然大哥強調了好幾次沒關係,只是由於我們覺得自己已經耽誤了大哥太多時間、非常不好意思,於是還是盡可能加緊步伐趕到花海所在之處拍幾張照片留念就撤退。



文化體驗過了,風景看透過了,在路上迎來彷似句號般宣告著我們這幾天旅程圓滿落幕的夕陽,此刻我的內心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分。一方面很高興度過了另一段充實無比的日子,一方面很不捨歡樂的時光過得這麼飛快,各種不同的情緒在相互拉扯,難以形容。
離別總是傷感,可以的話,要笑著說再見。

反覆確認沒有遺下任何物品之後就和大哥致謝道別,我們實在非常感激大哥在這段期間的包容以及照顧。不管是新增景點行程也好,不斷的早出晚歸也好,還是提前的打探問路也好,要是沒有大哥的付出,我們是絕對沒有辦法擁有如此豐富的旅程和經歷,衷心感謝!
最後在住宿處理一下和明天相關的安排,這高潮迭起的一天終於都要完結了。從早到晚,今天一整天真是完美地體現了甚麼叫做「人生處處是驚喜」,每當以為已經接近尾聲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未完待續,每當以為已經是最好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更好的在後頭,確實意想不到。
明天就要重投自給自足的正常生活了,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先睡到飽再算吧。
小參考
行程 :
建水小火車 (雙龍孔橋 & 鄉會橋站) -> 團山村 -> 撫仙湖
簡介:
建水小火車 – 建水小火車是唯一一條行駛米軌鐵路,即鐵路軌距僅1米寬的觀光小火車。小火車以臨安站為起點,沿途會停靠雙龍橋站以及鄉會橋站,並各自停留約半小時作參觀雙龍橋以及鄉會橋之用,最後則以團山村站為終點。
團山村 – 起始於明洪武年間的團山村是一條擁有約600多年歷史、以張姓為主的典型家族聚居古村落,因其保存了眾多完好且混合著彝族以及漢族色彩的明清時期古建築群而聞名。
撫仙湖 – 撫仙湖是雲南最大,也是中國其中一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 由於撫仙湖的風景優美並且佔地甚廣,故周邊亦增設了如濕地公園、花海、博物館、購物小鎮等的觀光人文設施供遊人遊覽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