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保守價值對話】——「甚麼是女人?」
∎ 我們對女人的定義
我發現保守派很喜歡問:「甚麼是女人」,對此我的回應是:
女人是一個生理事實,擁有女性染色體(XX)、女性生殖器官的人都是生理女性。
同時,女人也可以是一個社會經驗,是社會告訴你「女性應該是什麼樣子」,賦予女性的一系列期待、角色和行為標準。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取決於 Ta 的染色體和生殖器官,而社會性別則取決於 Ta 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現的行為、氣質和角色,Ta 的生理性別可以跟社會性別不一致。
∎ 從何而來的反彈情緒
以上框架對於解釋性別已是學術界共識,從上世紀中葉開始被廣泛應用在各個學科、相關範疇,並非當今左派的新發明。但為甚麼每逢討論到這個議題,部分人會像應激一樣開始輸出一些很情緒化的言論?又或者你一旦開始解釋「甚麼是女人/男人」,這些人就會「又來了又來了」,佔據一個「認真你就輸了」的態度但由始至終不理解甚麼是性別。
我會給出兩個解釋。
絕大部分的情況來源於情感性反彈。這類人的認知中,承認性別建構論是左派主張,但自己是右派,自自然然應該持反對意見。他們僅僅是對於各種性別議題例如 "The whole pronoun thing" 或「頭髮五顏六色的人們」有抵觸情緒,他們的印象中多元性別就是一群硬要矯正人家語言習慣又愛搞事的人,於是本能地排斥「多元性別」相關的所有主張。這種反彈更多是情感上的,且沒有了解過性別理論,而非真正否定此框架。
第二種情況是堅持性別本質論的人,認為性別角色、性格特質是生理決定的而非社會建構:因為你是生理女你有個陰道所以你天生就會喜歡育兒、具有「母性」、比較溫柔。這個觀點比較小眾,多由宗教背書,引用聖經文本所主張的「上帝所設計男性領導、女性服從的教義不能隨意改變」,但即使是明光社這麼保守的福音派組織也承認性別氣質有部分是後天塑造的。
∎ 我的回應
第一類人的常見言論是:「簡單複雜化成件事」、「左膠思想誤事」、「女人咪女人男人咪男人咯」,其實攻擊力很弱,我會稱為是平庸之惡,看了幾個保守派名嘴就把他們的發言當作偶像語錄在信奉,用來嘲諷多元性別,結果甚至連自己主張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另外一批人其實知道自己主張的是什麼,他們會以「甚麼是女人」來挑戰跨性別者(尤其跨女)的身份認同之合法性,通常就是說只有生理女性是女的,其餘狀況嚴格地被排除在女籍之外。我會說如果你真心關心「女性」權益和安全,也理解文首的理論,你應該會知道:擁有女性認同、女性表達、女性外貌及陰性特質的跨性別女性也是「社會女性」群體的一員,她們同樣面臨著性騷擾的威脅,同時這些議題牽扯的層面很多,可以另開文章討論。這裡我需要強調,無論是哪個立場都請不要預設對方的立場,別打稻草人,就事論事,會有效促進討論進度。
∎ 越基礎的東西越需要解釋
如果你受過社科訓練,肯定會疑惑為甚麼這種 SOCI 1000 的基礎觀念都要特別寫一篇文章解釋,但的確世界上有人沒有了解過其他立場的說法,而認知偏差就會導致偏見,這是「教育」的缺口也是社群分化的後果。很多人是因為政治因素、宗教價值等等因素而帶有保留的態度,同時新觀念挑戰了他們自己一貫的想法而引起了防衛機制,於是他們就會下意識想反駁對方,於是就直接跳過思考全盤否認。那麼這個想法就並非根據理性的邏輯思考而產生,而是根據情緒上的判斷,我覺得它很討厭所以我反對它,這對於理性的討論環境非常有害。
最後,我需要重申我並非指唯一的真理,而是所有人都需要在 get informed 後開始思考,最後再下定論,現在不妨查閱資料,重新想想⸺你反的到底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