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ying Cha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理直氣壯地愛與失落: 蕭詒徽《蘇菲旋轉》​

Jying Chang
·
·
中文字如方塊,有稜有角。有時我想像書寫是將肚腹裡的淤積捏成一塊塊磚之後再砌成什麼的工程,也像是一場拼圖的嘗試,試著找到能夠彼此對接的字,把它們拼成一幅在開始之前還看不清輪廓的地圖,祈禱有人按圖索驥,找到藏在字裡行間渴望被保存、被發現的,破碎的自己。

中文字如方塊,有稜有角。有時我想像書寫是將肚腹裡的淤積捏成一塊塊磚之後再砌成什麼的工程,也像是一場拼圖的嘗試,試著找到能夠彼此對接的字,把它們拼成一幅在開始之前還看不清輪廓的地圖,祈禱有人按圖索驥,找到藏在字裡行間渴望被保存、被發現的,破碎的自己。


直率。我會這樣描述閱讀蕭詒徽的感受,不論是之前的《一千七百種靠近》或是重新再版的《蘇菲旋轉》。我其實更喜歡《蘇菲旋轉》。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對渴望的拉扯、對微光的細膩觀察、對感受的每個肌理都近乎貪心的直率。我想像書寫者對於觀看與被觀看,那界線充滿模糊的美感。因為模糊,創造出一個可以直率任性的空間,得以在文字裡理直氣壯地愛與失落,我認為這是一種幸福。

同樣的模糊,在日子的循環中劃出了一道視閾,包容探照與印刻的企圖。有些作者讀起來需要摸石過河,有些讀起來像在觀看拍立得的再現。我認為《蘇菲旋轉》是後者,用日常再現日日夜夜的欲望與貪嗔,把你的我的恚與癡都切下來仔細攤平做成標本,窺看血與肉傷與痛,多麽微小多麽普通,但卻是你與我都認得的傷口。


偶爾我羨慕那樣地活,可以表達所愛與渴望,彷彿理應如此地活。那是一種可愛啊,其實。


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取代〉裡最後一句,「太空人相信太空船,我們相信太空人。對沒有去過的我來說,銀河是我們的信任製造出來的喔,就算它真的是真的。」這世界的一切、我們的一切,都是靠著信念在維持的,不是嗎?所以才會一次次嘗試接近彼此、嘗試靠近。

旋轉的時候我們必須捨棄一切,讓自己成為中心。蘇菲神秘教派的旋轉舞,是種渴望接近神的企圖。神要我們捨棄身而為人的一切,放棄愛憎貪痴與慾念,放下戰爭與遺忘,連自己都要捨棄。可是就是捨棄不了啊。捨棄不了,才會在這裡用文字搬磚砸腳、才會不斷迷路、不斷重新導航自己。任何一個對自己全然誠實的人,都沒辦法不去懷疑,要子民放棄一切的神,會怎麼指引眼前這世界的舉目瘡痍?

捨棄不了的人、停不下來的自轉與公轉。倘若每個星球之間,都可以用除了文字以外的方式靠近彼此,這樣多好,不是嗎?但不旋轉,就不能夠接近了吧。都理解彼此之後,意圖與嘗試,還有需要存在的可能嗎?

正是因為選擇靠著信念維持彼此的嘗試,我由衷感謝著這些一塊塊的方型文字,讓我能夠感受地圖映照出來的他方。


最後我想到,班雅明說,唯一知曉他人的方法,是不帶希望地愛他們。

哎但,班雅明死了,我們卻還活著。而我就是想要帶著希望愛著你,愛著我們之間按圖索驥的曲折。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