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将中国资本主义带入“日本化”泥淖

chinaworker / 中國勞工論壇
·
·
IPFS
北京坚决以鸵鸟政策、强迫本地经济学者更乐观或停止公布尴尬的数据等来应对这个信心危机,而这又可能使其低估危机犯下更多错误。对于工人阶级的层面来说,通货紧缩代表未来工资下跌,失业上升,房贷债务的成本上升,他们宁愿提早还贷也不愿意消费。可以总结,中国未来经济展望是多处火头的危机。

https://chinaworker.info/zh-hans/2025/08/18/47665/
中国劳工论坛的telegram链接:https://t.me/chinaworkerISA
中国劳工论坛的Twitter链接:https://x.com/ORevolution1917/
如果有兴趣订阅《社会主义者》杂志,可发电邮至:ch[email protected]

“多处火头”的经济危机正在侵蚀中共统治

2025年2月举行的国际社会主义道路(ISA)中港台支部大会上,最重要的讨论之一便是对于中国及中国经济展望。以下是Peter Chan对此讨论的开场发言。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历史性的日本式经济危机。这个危机是自改革开放,也就是资本主义复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的经济危机。术语“日本化”源自1990年代初日本由债务驱动的金融及房产泡沫爆破,随之而来的是经济长期的停滞与通货紧缩。债务负担加重,庞大债务的利息消耗了政府税收。如今,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都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日本化。

比日本还“日本”

高盛在2023年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在“日本化指数”上超过了日本。巴克莱银行在2024年11月的报告,也得出相同结论。最新的GDP官方数据就是,2024年全年增长5%,成功保五。那么这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高善文,去年底11月底公开质疑中国过去3年的GDP增长率被高估。他自己估算过去两三年,实际数字增长平均可能只有2%,而中国的官方数字是接近5%,而如果两三年都是这一种程度的话,中国整体至少被高估了10%。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习近平下定调查并且处分禁言高善文。中国体制内的一些有一定地位的经济学家公开的做出对GDP数据的质疑,对于官方统计数据存在不信任。

我们相信,中国过去几年的GDP最现实的情况就是零增长,如果不是负增长的话。最后官方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5.4%。就算当中的确有反弹,第四季的增长较强的对美出口带动,但这正是由于企业担心中美贸易战升级,因此选择在特朗普接任前增加大批订单。另一个因素是2024年9月的有限度刺激方案的短期效果。

中国政府无法同时满足地方债务、股市表现、汇率这3个主要指标。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地方政府的表内债务47万亿人民币,还有60万亿表外债务。去年年底,中央政府增加了地方政府可发行新债的额度,从而让他们偿还旧的地方债务、避免财务破产。中国的经济前景被看淡的情况下,大量的资金都从股市跑去政府债券市场去避险。

人民币贬值

央行没有进一步出手提升流动性去刺激经济,也没有履行他们之前曾经预告过会在去年最后一季降息降准,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住人民币的汇率。现在看来,习近平下达指令要求保住人民币的汇率,不能够对美元跌破7.4-7.5。

我们之前讨论过人民币贬值的问题,如果要进行大规模量化宽松则必须要大幅印钞,人民币相对美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将会贬值。但是金融市场和股市承受巨大压力,不断需要央行注入更多流动性。

今年年初,为了保住股市,中共宣布今年开始每年保险和退休基金的部分供款将会被强制投资在A股市场,实际上就是巨大赌注。被延后退休年龄的工人们,到真正退休的时候又可能发现自己的退休金都被拿来在股市中输清光了。

至于为什么要保住汇率,部分原因是为了保住人民币的国际化努力,在帝国主义冲突中加强北京的影响力。一旦大幅贬值,原本而选择人民币作为储备的国家将会蒙受损失,并且打击中国企图拉拢全球南方去抗衡美国的尝试。

“通缩有啥不好?”

另一方面,就是习近平对于日本化和通缩问题看似不以为意。官方数字显示通货紧缩(物价下跌)正在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去年12月,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只上涨了0.1%,对于全年而言已经低得危险。真实情况没准更糟。通缩是“日本化”的病症之一。然而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据报习近平曾表示:“通缩有啥不好?大家难道不喜欢物价更便宜吗?”

至于消费增长,2023年是4.3%, 2024只有3.5%。这增长率比总体GDP的(官方)增长率要低,也就是说消费占比总体产值在下跌。

消费不足是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是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至于过去的经济支柱房地产的市场,施工面积,新开工的面积,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额去年全部都录得双位数的下跌。受房地产危机影响,私营部门的总体投资额下跌了10%,需要由国企来填补投资空隙这代表了未来就业岗位,工资水平将会下滑。

虽然最新2024官方失业率是5.1%,比2023年减少了0.1%,但这只计算城市人口,没有计算中国大量的农民工(将近3亿人),许多在城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被迫回去农村。更不用说青年失业率的双位数高企,当局已经自去年以来就修改了计算方式。而且,习近平并不打算去拯救这个房地产市场。 因为他认为找到的新的经济支柱——新质生产力,但是这个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电动车等一系列些产业的出口推动。

虽然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但电动车出口增长同样在减缓,中国乘用车市场资讯联席会预期2025年电动车出口料录零增长。甚至部分全球南方国家针对中国产品也开始了保护主义,比如去年年底巴西政府就当地比亚迪工厂违反劳动法而展开调查。中国比较突出的出口产业,如电动车、光伏板,也是依靠对劳动者的剥削,毕竟中国工人的工资比西方要低超过一半。

总而言之,依靠剥削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出口,未来将遭受更大打击,难以依赖这一点拯救经济。

早在2012年,资产阶级学者和媒体还在沉浸于中国崛起的幻想。而我们在评论2008年底北京实施庞大的刺激方案时,就警告“这会走向日本的情况──公共债务在未来几年会膨涨,负担会落在工人阶级。”

十年前我们2015党大会的《中国展望》文件其中一个章节是“走向日本化”。当中叙述:

“如果中国经济准备跟随这轨道,或者从过去的10%经济增长跌至大约3%的经济增长并持续数年”

“债务庞大的累积、中国历来未见过的产能过剩,以及‘僵尸化’的公司、银行甚至是需要依赖政府‘吊命’支撑的‘僵尸化’股市,这一切就如未来经济发展的梦魇。”

10年后的应验

如今(10年后),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机构对于“日本化”的结论跟马克思主义者趋同。

正如《金融时报》所称,北京坚决以鸵鸟政策、强迫本地经济学者更乐观或停止公布尴尬的数据等来应对这个信心危机,而这又可能使其低估危机犯下更多错误。

对于工人阶级的层面来说,通货紧缩代表未来工资下跌,失业上升,房贷债务的成本上升,他们宁愿提早还贷也不愿意消费。可以总结,中国未来经济展望是多处火头的危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hinaworker / 中國勞工論壇中国劳工论坛新账号 中国劳工论坛简介:https://chinaworker.info/zh-hans/%e6%88%91%e4%bb%ac%e6%98%af%e8%b0%81/ 如果有兴趣订阅《社会主义者》杂志,可发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绿营726罢免失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危机正在深化

尼日利亚群众抗议一周年:专访Daniel Akande

比亚迪在巴西被控“近似奴役”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