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鮮亮麗的童星演員背後,其實是母親的監控與虐待:《我很高興我媽死了》

當我們稱讚一位小童星有著爐火純青的精湛演技時,可曾想過他們是出自於內心對表演的熱愛,抑或受到父母的支配?
《我很高興我媽死了》這本書的作者珍妮特是童星演員,從六歲開始便穿梭在各大試鏡及表演場合,只因為媽媽的夢想是成為演員,而珍妮特年幼懵懂的心理即便對表演不怎麼感興趣,仍舊為了罹患乳癌又情緒陰晴不定的母親而使盡全力。
可想而知,各式各樣的才藝培訓課程必定不能少,但珍妮特的母親卻為了讓女兒能拉長兒童演員的年限而嚴格實施飲食管控,即使醫生指出珍妮有罹患厭食症的風險也不屑一顧,完全不關心女兒的身體健康,只想著如何能把女兒推向成名的道路。
其實童星演員作為家庭的經濟收入來源已經不足為奇,但卻鮮少有人關注到童星所接演的角色也可能危害到身心狀況,比如珍妮特所飾演的角色有遭受到虐待及侵害的劇情,或是愚蠢搞笑的傻白甜形象,都會讓他們原本純淨的心靈受到創傷,同時也會被周遭的人所嘲笑,這或許比被父母當成提款機的影響更加深遠。
雖然珍妮特如母親所願成為了大明星,但她所承受的是徹底擊潰她的「暴食症」,因為她對於食物有著不健康的想法,總害怕吃進去的食物會讓她發胖,但飢餓過度的結果便是迎來暴飲暴食,接著便是多次的催吐收場,直到珍妮特的母親去世,也一直無法逃離恐怖的惡性循環。
或許眾人眼中的大明星光環很令人稱羨,在說哭就哭的動人演技背後,珍妮特所承受的是母親長年的監控與過度期待,就好比母親發現珍妮特開始寫作,便想確認女兒不會喜歡寫作多過於表演,這種把自己的夢想構築在女兒身上的作法,完全扼殺了身為一個人的主體性,更稱不上是對女兒的愛,但對於一位小女孩而言,希冀母親的肯定卻是真實且矛盾的。
這本書的書名或許乍看覺得聳動,但真的了解珍妮特的人生故事之後,會深刻感受到倘若一個人不能好好處理自己的情緒及人生課題,就不可能擁有正確教育孩子的能力,更可能對於孩子的人生有著強大的破壞力,讓原本未來有著無限可能的孩子,必須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重新找回自己,以及耗費許多時間、精力、金錢去治癒生養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珍妮特很高興自己的母親死了,我認為不是一種詛咒或幸災樂禍,反而代表的是母女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終於可以放下,重新好好梳理及檢視自己過去到底失去了些什麼?並且用全然屬於自己的方式詮釋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