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是迷戀權力的方式:東亞斯德哥爾摩式浪漫與工業悲劇》
當他越有錢,對你的控制就越嚴重,奴役越深。他的高樓大廈、家財萬貫,都是給你看的樣板房;偶爾給你看看高科技,但你只有臨時使用權。一旦你提出分手,就會被非人道地毀滅。
你還認為你和他是「自己人」嗎?只能單方面被打殺、社會性死亡,說每句話都要深思熟慮、還要996、下班後繼續努力的、月薪三千的他者們——你們真的以為自己是「自己人」嗎?
你沒有生產資料,只有快要報廢的身體和一身債;你看著他燈紅酒綠,還一直幻想有一天他會賞你一些邊角料。又或者,因為你「沒功勞也有苦勞」,就讓你去管理一批人,奴役他們來實現你對他的忠心资本喃?
最近有些爭執是很有趣的,有人在認真的討論這些光榮偉大、超前的技術,和強大的宏大敘事中的自己是如何的與有榮焉。可是這些跟你們有什麼關係喃?和月薪3000還要996甚至超12小時工作的你有什麼關係喃?你男友再光鮮,再強大,有再多財富高科技給你看,和你這活在破棚爛屋裡的被他奴役管控的你有什麼關係喃?你有真的是他的家人嗎?還是這只是已經被斯德哥爾摩後的幻想喃?
最近有個甘肅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在本地醫院檢查,一概跟你說你的數值沒有問題,你帶著孩子去外地檢查,說你添亂,是不是「出軌」了。孩子已經毀了,跟你說是廚師做吃的放了工業顏料。再多的不合理,你只有相信這一個選項。畢竟跟你說不好使,別的辦法多得是。蓋棺定論後,誰反駁誰就是「出軌」要被浸豬籠。
話又說回來,為啥這個電汽車製造全球第一喃?無外乎兩個原因,1人多,工價低。2人家都怕污染,這裡不怕。雖然這次天水幼兒園的集體鉛中毒事件跟汽車不相干,但是天水作為重要的鉛礦開採,是和鋰電池污染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當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不受歡迎,中下層製造業工人視 Tesla 為「削弱工人權益的代表」。馬斯克本人被追著罵的同時,這的電車成了這些生活在污染源中的人的驕傲。
猶記得當初特斯拉在中國裁員1.4萬人,被員工稱讚,說馬斯克是好人。
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員工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或許會被裁員,但特斯拉的賠償讓我極其滿意,也希望特斯拉越做越好」,顯示出他們無論是能留下,還是會被裁員,都對特斯拉充滿感激。)
nev.ofweek.com/2024-...
那麼話又說回來,為什麼馬斯克在中國員工眼裡是好人,在美國民眾眼裡是壞人喃?
巴西索賠比亞迪3.26億,並要求賠償中國職工
其實比亞迪事件和特斯拉事件都是特別有意思的事情。有意思在,巴西認為比亞迪對待中國職工近似奴役,所以必須賠款給中國職工。我並沒有關注後續,但是和特斯拉的事一起看,就真的很耐人尋味了。

巴西目前==在全球GDP排名中位列第十==。在全球範圍內,巴西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也是美洲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第二大經濟體也看不下去第二大經濟體對待自己的員工近似奴役了。
馬斯克雖然在簡中環境被很多人崇拜,但他不止一次地公開反諷過簡中,還被很多簡中人當作誇獎。
“The people in China are so dedicated, I heard they’re holding meetings at 3 a.m.”
(我聽說中國人凌晨三點還在開會,真是太敬業了。)
“China is like a well-oiled machine. Everything moves very fast.”
“Chinese workers are hungry. Americans are entitled.”(這句是很有意思的,因為一邊是資本製造飢餓來榨取價值,而製造飢餓榨取價值也並不只有資本一種方式,我另一篇文章裡談到的《新商君書》比資本還要好用。)
“Chinese people are very sophisticated in terms of human relations. They are extremely skilled at navigating complex social interactions.”
而Tim Clissold,一個1990年代在中國投資的英國商人也說到:「在中國工作,發現中國人對外國人很禮貌,但對自己人非常苛刻,尤其是上下級之間。」
日本管理者在中資廠發言:「中國人怕外國人、管中國人、鬥中國人。」
「怕上級、管下屬、鬥同事。」實際上這個廣為流傳的點評也不定是那個知乎兒或者天涯兒杜撰出來的。畢竟這種文化東亞都有,中國並不是一枝獨秀。
作為電車第一生產大國,鋰電池第一生產大國:
第一 vs 第二大電池生產國家:產量差距:
產量占比:截至 2023 年,中國電池製造產能約 900 GWh,幾乎佔全球總量的 77% Wikipedia+15Visual Capitalist+15Carnegie Endowment+15。而整體全球產能約為 2,600 GWh,仍有超過一半集中在中國 BloombergNEF
對比第二名:2023 年全球最大電池生產廠商 CATL(中國)產量為 260 GWh,BYD 第二為 111 GWh,合計中國企業產量遠超任何其他國家 rsilpak.org+15Wikipedia+15Reddit+15。
國際份額:中國供應了全球約 80% 的電池單體和近 60% 的電動車電池市場 Wikipedia。從產量和供應鏈位置整體看,中國與第二位存在 2–3 倍以上的巨大差距。
電池產業帶來的污染類型:
原材料開採
鋰、鈷、鎳的開採過程中,大量使用水資源、產生有毒廢氣。例如在中國藏區曾發生「死魚事件」,調查發現氯化物污染洩漏至河流 Carnegie Endowment+5ScienceDirect+5Wikipedia+5。
硬岩與鹽湖開採模式分別造成高水消耗與空氣污染。
製造過程污染
電池材料提煉、電極製造等過程會排放大量 CO₂ 及其他污染物。
最新研究(2025)顯示中國電池製造每公斤產生約 17.6 kg CO₂ 等價排放;且碳排強度與電網結構關係密切 arXiv。
廢料與廢水危害
製造產線的化學廢物,電解液等若處理不當,會污染水體與土壤;
廢棄電池若未有效回收,重金屬(鎘、鉛、鋰)會滲入環境,傷害生態系統。
水資源壓力
單噸電池使用的鋰開採就需消耗百萬噸級水資源。
三 回收責任制度
歐盟要求:7 月 2024 起,所有出口至歐盟的動力電池需提供碳足跡數據,並計畫至 2027 年實施「電池護照」制度,推動生產者承擔回收責任 ScienceDirect+4woodyinternational....+4Wikipedia+4。
中國國內:中國自 2012 年實施 EPR(生產者責任延伸),並於 2025 年推動「黑質」回收進口政策改革,但鋰電回收體系仍在完善中 bdlaw.com+2Wikipedia+2news.metal.com+2。
國際回收責任:出口電池至歐盟和部分高標準發達國家,普遍需要遵循嚴格回收規定,中國電池企業在出口時須配合這些規定。歐盟以外國家如美國也多有相關法規,要求生產者負責電池的回收。
產量差距:中國是第二名的 2–3 倍以上,全球無出其右者。
污染類型:包括採礦排放、水污染、CO₂ 排放與水資源消耗,全部鏈條的環境代價巨大。
♻️ 回收汽車電池過程中的污染類型
一、重金屬污染(最核心)
來源:廢舊電池中的鈷、鎳、鋰、錳、鉛等金屬
風險:在破碎、分離過程中,如果防護不當,會:
污染土壤與地下水(滲透性極強)
被人體攝入後,可能造成腎功能障礙、神經系統損傷、致癌風險增加
比如鈷粉和鎳粉的微顆粒若吸入,具強烈毒性
二、有機溶劑與電解液污染
來源:三元鋰電池的電解液中常含有碳酸酯類有機溶劑(如DMC、EC),及氟化鋰鹽(LiPF₆)
風險:
LiPF₆ 與水反應生成 HF(氫氟酸),極度腐蝕、致命,對處理人員與環境都極具危險性
易燃易爆、產生刺激性氣體,威脅空氣與人體健康
三、酸鹼廢液污染
來源:在電池拆解、金屬提取過程中需使用酸鹼浸泡(如硫酸、鹽酸、氫氧化鈉)
風險:
若廢液未達標處理,可能嚴重污染水源,引發生態系統崩潰
酸霧排放還可能影響空氣品質,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四、粉塵與氣體污染
來源:電池破碎、研磨階段會釋放大量微小粉塵和有毒氣體
風險:
含錳、鎳、鈷的微粉塵若未密封收集,將嚴重污染工人健康與周邊空氣
可造成肺部損傷、慢性中毒等問題
五、火災與爆炸風險(屬於物理污染 + 安全隱患)
廢舊電池若充放電狀態未完全清零或結構受損,極易在回收過程中起火甚至爆炸
尤其是含高能密度的鋰電池,在遇高溫、水、金屬粉時極不穩定
一旦發生火災,會釋放大量有毒煙霧(二噁英、氟氣等)
回收主要存在的問題
非正規小廠回收:監管不到位、環保不合規,容易造成嚴重污染
「高溫熔煉」法問題多:雖可回收鈷、鎳,但效率低、排放高、能耗大
全國尚未建立統一回收追蹤體系:大量退役電池流入灰色市場,難以監控去向與處理過程
多數只關注「金屬提取率」,忽視環境代價:導致「回收 ≠ 綠色」
鉛酸電池的回收與製造過程確實是全球重要的鉛暴露源:
鉛酸電池含有大量鉛、二氧化鉛和硫酸,回收拆解時若管理不當,會產生鉛粉塵、酸性廢液和重金屬滲漏,污染土壤、水源與空氣 Wikipedia。
全球僅鉛酸電池一年就可能產生40,000 噸以上的鉛污染排入垃圾填埋,在回收拆解中若防控缺失,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風險 The Paper+7Wikipedia+7Wikipedia+7。
污染與產業負擔:中國承擔了別人不願承擔的「代價」
⚠️ 1. 電池製造污染:是核心阻力
鋰、鈷、鎳的開採和提煉極其污染土地與水源(重金屬+酸性廢液)
歐洲對環保標準極高,開採鋰礦可能要 10 年以上審批
中國在西部、非洲、南美建立了「污染外包+資源輸入+工業處理」模式,這不是其他國家可以承受的代價
⚠️ 2. 電池回收體系未完善
電池報廢回收具有爆炸性、腐蝕性與重金屬殘留,回收過程需要高能耗與環保處理
大多數發達國家尚未建立閉環體系,怕今後留下「綠色垃圾山」

於是他贏了天下榮華富貴、歌舞昇平,甚至是雄霸天下,在留下兩滴,来展示对你们的真爱。在風中揚了你們的骨灰和後代。而這些忠魂化作歷史上的正面案例,成為他的後宮幾億里的一個註腳。emmmm,也不對,也許他是愛在心口難開,就不用記錄了,一切都是花好月圓、花團錦簇。
但是這些月薪3000的他者真的相關嗎?也是相關的,畢竟現在要發現一個「出軌」的他者,比以前可容易多了。(他們收入低,但是管理費交得高、教的多啊。)而且去年真的做到了雖遠必誅。你跑到海外也能找到你。這又何嘗不是東亞女性喜歡的虐戀情深喃?我並不覺得東亞能有多少例外的不斯德哥爾摩的人。不管是紅叔的小寶貝們,還是深愛追妻火葬場的嬌妻東亞人屬性。都決定了,對於這種強者為尊的迷戀無關性別。儒毒,每日都給世界新的震撼。
儒毒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特別的那一個,雖然隨波逐流、助紂為虐,但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至於吃虧,再差也比身邊的人好。在這場無聲的屠殺裡,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不會被選中。他們跪著,但覺得自己跪得比別人高明;他們做幫兇,但覺得自己沒那麼狠毒;他們壓迫別人,但自認比起真正的壞人溫和許多。他們說自己是清醒的,但仍在毒霧中搶奪更好的防毒面罩,然後轉身告訴身後的人「只要夠努力够聪明,死的就是别人不是你。」
雖然鋰電池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斷子絕孫、凄慘病逝的買賣,但對於數錢的人而言,無所謂的——畢竟他在這裡賺錢,多的是安全又舒適的地方花錢。
鋰電池污染對周邊居民的危害:
- 重金屬中毒(如鉛、鎘、汞)
鋰電池在製造與回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重金屬,一旦處理不當,會滲入土壤與地下水,造成居民慢性中毒,導致腦神經損傷、腎功能衰退、骨骼病變等問題。、
揮發性有機物(VOCs)與致癌風險
電池生產會釋放苯、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長期吸入會導致呼吸道疾病,並增加患癌風險,特別是白血病與肺癌。
- 水源污染
含有電解液與金屬廢水若未妥善處理,會污染河川與地下水源,居民長期飲用後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崩潰、生殖能力下降、胎兒畸形。
- 土壤退化與農業失衡
土壤中的重金屬殘留會使作物吸收毒素,進而進入人體食物鏈,不僅影響農業產值,也影響整個社區的食物安全。
- 心理壓力與社區崩潰
長期暴露於高風險污染區,加上資訊不透明與企業避責,會造成居民焦慮、失眠、恐慌,甚至遷徙潮與社區瓦解。
1. - 锂电池中包含bis‑FASI等 PFAS 化合物,可通过空气、水、土壤长期蓄积 [theguardian.com](www.theguardian.com/...)
→ 形成远距离污染链,影响孩子胎盘与婴幼儿健康。
生态系统崩溃——“污染牺牲区”不断扩大**
- 矿区废水和尾矿导致当地植被凋零、水生生物灭绝
→ 形成“生态空心化”,居民迁离、文化社区瓦解、公共健康危机长期存在。
- - 生产1 kg 电池排放约17.6 kg CO₂ [arXiv](arxiv.org/abs/2506.0...)
→ 900 GWh ≈9e8 kWh,假设每kWh含0.3 kg电池,约2.7e8 kg电池 → CO₂ 排放达4.75百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