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间轴上的游戏
我们思考这么一件事情, 山下的矿泉水是2元人民币一瓶。同样的一瓶水在同一时间,在山上则要5元人民币一瓶。 我们不考虑为什么山上的水贵,反正是个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我们现在假设你有哆啦A梦里的任意门,你可以把山下的水无穷尽无需成本的带到山上你不就挣大发了么。古代的行商其实就干着开辟新的商路来创造这种任意门的事情, 现实世界很多生意都是通过物品在不同空间下的价差来挣钱的。
现在回到证券交易市场, 这样的差价是否有存在的可能性呢? 毕竟证券交易市场都是在网络上交易的,所以假设我能找到某一个价差,并且瞬间完成无数单生意,分分钟富可敌国。 股票市场当中其实有些不太容易, 比如说A公司估价现在是100美金1股, B公司是50美金一股。你有100美金在一瞬间之内无论如果变换,还是1百美金。 这其中的一大原因所有的美国公司都有统一的度量衡,那就是美金,这些公司的股票都要用美金才能购买,数字化的货币是不存在差异,因此同时间之内是不可能争取利益的。
不过虽然,用美金换美股再换美金是不能套利的,但这不代表证券市场没有Bug 可以给你钻空子。 外汇交易是有可能存在1美金可以兑换7.3人民币, 1人民币可以兑换22 日币, 1日币可以兑换0.0064美金的, 看似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仔细给你算算我们先用以1日币=0.0064美金=0.04672人民币=1.02784 日币. 你看发现问题了没有啊,只要币种够多兑换一圈总是能够多出或者少出个几毛几厘的,这是由于几点造成的, 其一是因为货币是有最小单位的比如说1人民币可以兑换7美金,但是你1美金是无法兑换0. 0.14285714285714…之后无限循环的小数的人民币的。一定是要么多1点点要么少一点点的,不管是多是少只要不完全对等就一定有bug。顺带提一下外汇市场是有最小单位的那就是点(Pip),通常情况下一点是0.0001。不幸的是(可喜的是),外汇市场上是有点差(Spread)的,就是 点差=买入价-卖出价, 通常买入价是高于卖出价的,点差的钱最终会落入金融机构的兜里。
是不是失望了,别担心还有别的bug,由于货币市场上是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的,每毫秒每种货币的价格都可能在变化,总是有可能A国货币兑换B国的价格变换了,但A国货币兑换C国的价格还没来得及跟上,所以在这一刹那之间就有机可乘。诶是不是看到变成亿万富豪的曙光了,这生意也不是这么好做的,大家都有超级计算机,这些数据都是会在一刹那之间算出来的,所以最后比的就是算法,算力和网速。由于外汇交易挣的都是“蝇头小利”,所以杠杆率基本都很高,就是大家伙都是借钱融资出来玩的,是会产生利息的,这个叫隔夜利息(SWAP),这也是不能忽视的成本。
不要小瞧这些在证券市场上卡bug的套利者,其实对于市场来说,就是因为有着这一些卡bug的人存在,我们在交易的时候才会丝般顺滑,对于那些急需换钱的人来说,只需要把出售价比市价放低那么一个点,就有一堆“无脑”的机器人robot,把他一扫而空。 不但如此,这些高频交易其实还可以让市场更稳定,一旦有利差出现,卡bug的人多了,那么利差也会瞬间缩小,因此bug会被那些卡bug的人自动修复的。
股票市场中的瞬时套利机制:以伯克希尔A/B股为例
在股票市场中,通过瞬间交易"卡BUG"的套利方案也始终存在。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A类股(BRK.A)和B类股(BRK.B)为例,两类股票的价格比值理论上应严格维持1:1500,这是由B类股的设计初衷决定的——让小额投资者能以更低门槛(当前BRK.B约520美元/股)参与伯克希尔投资,而BRK.A则保持着78万美元/股的"天价"姿态。当市场剧烈波动时,这个黄金比例会出现短暂偏离。例如BRK.B因散户集中买入短期飙升至530美元/股,而BRK.A因交易量稀少(日均成交不足百股)仍停留在78万美元,此时价差便会产生。套利者可同步执行两个操作:
买入1股被低估的BRK.A
做多成本:78万美元(1×BRK.A买入价)
卖空或卖出1500股高估的BRK.B
做空收入:79.5万美元(530美元/股×1500股)
即时套利:79.5万 - 78万 = +1.5万美元
注:此计算未包含约0.3%的融券利息
待价格回归1:1500时平仓,理论上可锁定1.5万美元利润。
同理还有跨市场套利等方案,但是股票市场的大头,对于绝大部分投资or投机者来说都还是对未来市场的预测。为什么有人会买A公司的股票呢?是因为他笃定A公司的股票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一定高于现在的价格,说白了他会涨。既然有买就一定有卖,为什么有人会卖,那就意味着他认为A公司的股票要么会跌,更专业的讲他认为持有A股票的成本要比持有现金来的高。
现在假设突然来了一个上帝,他告诉你现在A公司的股票是100 美金,过了12个月这只股票也一定是100美金。请问,往后的12个月,这只股票的价格走势是怎么样的。有人在想,这不屁话么?应该永远保持在100美金啊,因为反正一年以后一定还是100美金,如果中途有人愿意以99美金卖出这只股票,那一定有人愿意接盘,但是要是有人想以101美金出售这只股票,一定也没那个傻逼愿意捏上个一年再亏掉1美金的。因此这1股A公司的股票应该与100美金是恒等的。
其实也不完全是,现世界里的一般等价物就是现金。 哪怕1盎司黄金价值是35美金的年代(参考:布雷顿体系),35美金和1盎司黄金也不是等价的,因为你无法通过黄金直接做交易。再说回来了,“上帝”只保证了我这份股票一年以后的价值,如今的市场也不轨他老人家管。 因此,此时股票的价格一定略低于100美金。
我们说钱是一般等价物, 这个等价物可以投资股票,也一定能拿去放贷产生利息。 放贷给个人或者企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我等白痴也很难去计算其利息是否能平衡风险。而把钱借给国家通常风险不高,这不是说国家一定守信,而是现在的货币制度是国家主权货币,国家享有货币的发行权也同时享有国债的发行权。 持有国国债的风险不会比持有其国的主权货币高多少。说白了就是, 还不上白条了,就超发货币,手上持有债券的还能有点利息,持有货币的其购买力就直接贬值了,反正尔等P民也拿国家没办法。
现在假设国债利率是1年3%,那么现在我只需要大概 97.1(97.1*1.03=100)美金不到捏上个一年也能从国家手里拿上个100美金,考虑到这点,当离截止期12个月的时候A公司的股票就不应该比97.1高才对。距离截止期越近公司的股价就应该越接近100美金。
此等事情也时有发生,当年微软宣布于2022年1月18日宣布,以95美金1股收购游戏巨头暴雪,消息宣布之前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ATVI)的股价在上个交易日为65美金上下,做为对比发布之后估价立马暴涨至82美金。你以为的是当消息放出的一刹间,暴雪的估价会飙升至95美金么?没有的事,其一,微软不是上帝,现实世界没有百分百的事,哪怕有99%的把握也照样不是百分百。其二,就是我刚刚提到的,由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钱是可以轻易产生利息的,所以持有任何一个投资品我们都必须要考虑到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再怎么低也不能低于银行利息吧。股票的走势也是结合这两点的,离收购完成期越近估价就约接近95美金,最终股价定格在了2023年10月12日的94.42美金上了。
这里要提一句就是在微软宣布收购的那一刻,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两个都是大公司,都官宣了一般不大会出啥幺蛾子。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和证监会审查等原因,具体是那一天能走完程序谁也说不清楚。这也就是为什么股价在22年1月18日和23年10月12日期间,一直有着不少的波动,但是期间没有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估价高于95美金,这你就能察觉到市场的理智了。
这篇文章是就着投资围绕着时间来讲的,我们就再假设一件事情。让我穿越到2022年1月18日的当天,此时的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场收购是会再23年10月12日达成的。此时的我又应该如何去最大化的去把握这场机遇呢?你以为我会把身家性命都投进去就为了整这个633天15%的收益么?这收益也太低了吧,年化利率折合下来也就7%,这不划算。此时的我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找一个融资渠道,只要最终的融资综合成本年化利息低于6%,这生意就有搞头。既然我能预知未来,事情对我就有着100%的确定性,当有极强确定性出现的时候,就应该靠利差获利。因为用我自己的金钱获利我的收益是很有限的,但如果靠利差获利,我的收益可以是几乎无限的。
你此生最大的梦想,不过只是他人的日常。这种用利差来挣钱的好事,有些机构天天在干,你想的没错那就是银行。此时你可能会反驳道, 银行放贷那也是有风险的好不好要是大家都不还钱银行不就亏本了么? 别人我不好说,但银行借给我的钱,我可是一秒都不敢拖拉的还,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我等牛马是要还房贷,还月供的。在银行眼里这可真是一笔“无风险”的买卖呢!你要是胆敢不按时还款,银行就可以依法没收你的房产。只要房价不跌对于银行来说这就是一笔无风险的买卖,其实就算跌了也不怕,只要跌去的房价大于你的Down payment(首付款)和已还款的Principal(本金)之合,银行这边就不慌。 不幸的是,哪怕这样低风险的事情,也会被银行一系列的骚操作给玩坏,详情请参考2008年的次贷危机。
所以这里就又要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一种投资,其收益比国债高,同时确定性也比国债高?这样的机会确实可能存在,但其规模一定是有限的,无法无限扩大。一旦这种机会成为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大量资本(热钱)就会迅速涌入,试图分享这块“蛋糕”。
以房地产为例,只要银行降低贷款门槛,就会有大量的人去购买房产。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不仅是中国人的执念。在初期,由于需求大于供给,房价会迅速上涨。这种上涨又进一步刺激更多人加入购房行列。当房价飙升时,市场上会出现两种利差:一种是银行的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另一种是个人贷款利率与房屋升值率之间的利差。
可惜的是,土地——至少是美国的土地,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稀缺。城市面积实际上只占陆地面积的3%。开发商会嗅到金钱的气味,巨量的资金和建材涌入房市,试图从中获取供需错配带来的利润差。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房屋,再次调整了供需失衡的状态。市场规律决定了,当供给逐渐超过需求时,房价终究会回归理性,之后便可能出现崩盘。看似坚不可摧的房屋,其市场价值实际上十分脆弱。毕竟,财富的最终承载者永远是人类,而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一个人无法同时睡在两张床上,当供求关系失衡时,支撑房屋的钢筋水泥并不能维系其价格的高位。届时,房价的“倒塌”将成为必然。
我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快速来钱的方案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小时我学习成绩特别不好,但我家有钱,我看上了学校的校花,可惜她看不上我。毕业了,到了相亲市场上一望,发现没有人关心你学生时代的成绩,她们关心的更多的是你兜里的钞票,而像我们校花这样的颜值比比皆是。通过嫁给我这种猥琐男去实现阶级跨越确实是苦你们,换个思路。
挖个坑就会吐黑油(原油)的地,在农业时代没有人会看得上,哪怕那时候的人也知道这黑油点燃了以后会冒出滚滚浓烟,放现在这地来的不是资本就是美军。因为技术革新的变迁,让曾经毫无价值的东西突然变得及其有价值了。农业社会这样的事情在其实挺罕见的,我能想到的无外乎就是从新大陆引进的土豆和玉米让本不适合耕种的瘦田变成了肥田。随着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在腾讯创立初期,那时的腾讯并不被外界看好,公司的财务状况也相当糟糕,账面上的存款,和留下的员工一样寥寥无几,办公室里仅有一堆破桌椅和老旧的电脑。面对这样的困境,马化腾甚至考虑将公司出售。当时,许多潜在的投资人来到腾讯,试图评估这家公司的价值。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座椅,板凳,电脑这些毫无吸引力的硬资产,在前互联网时代,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腾讯最宝贵的资产是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几百万个QQ用户。
你只要猜到未来什么会变得异常有价值,你现在就把其生产者或者拥有者的股票给囤积住你就能挣钱。放到现在的时间节点2025年,为什么特斯拉始终坚持自己是个AI企业,信息企业,能源企业,因为如果基于汽车销量,特斯拉的估值不比比亚迪强太多。
结合全文,未来如果进入AI时代,最具价值的资源将是算力、电力和数据。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应当及早布局,建立自己的底仓。当市场对这些资源的估值迅速上升时,你的底仓也将获得可观的增值,这将验证你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底仓作为保证金,进行融资以加大投入,参与相关股票的交易。然而,必须保持警觉,一旦发现算力、电力或数据的供给量已经达到滞销的程度,及时撤出所有资金,确保自身的资金安全。这时,可以选择享受生活,并耐心等待下一次投资机会的到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