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 第三天

第三天 終於躺平

快樂卡皮巴拉
·
(修改过)
·
IPFS
·
永遠都要有救自己於水火的勇氣-INFP

"永遠都要有救自己於水火的勇氣"

這大概是我這兩年聽到關於INFP的最好的形容,又脆又難殺。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真的缺乏真誠,而是被本能和慾望牽著走。」

許多觸手可及的幸福與美好,往往不被看見。

成長讓慾望膨脹,也滋養了無數不能言說的情緒。
好的、壞的;新的、舊的——甚至陽光下,也可能孕育著腐爛,在角落裡靜靜發芽或凋零。


時代的風景

社會生存困難,極少數的倖存者宣揚著努力就會有成果的旗幟,試圖向世人展示這一美好願景,人們為了所謂"面子"把自己的生活掏空,用物質代替心與心的連結以此為樂,攀比著外貌、工作、有車有房..等等之類這些無關乎個人本質的東西。

依稀記得很久以前聽過

「外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在。」

或許科技進步的代價也讓這句話逐漸會成為過去式。

這些微小的心境,最後都會被放進一個更大的背景裡:時代的風景。


現今在這個每天睜開眼就被訊息精神轟炸的時代,許多騎車通勤的普通人在車流裡穿梭,唯一的小確幸居然可以是停紅燈時,短暫的找到樹蔭遮一下刺眼的陽光,六十秒足以喘口氣。

每個人都在努力抓住生活中的片刻安寧。

而這些片刻,其實只是更大考驗裡短暫的縫隙。

人們正在經歷一場集體考驗,為了生存奔波在大街小巷,僅僅為了生存早已透支精力,物質貧窮並不一定會是打垮人的考驗,但心窮就真的很難爬起來,我相信大多數人一生都在與某種沼澤拉扯,浮浮沉沉幾十載依然拼了命的爬出來。

或許一生總有一個契機,是能看見自己的那一刻

「只要你看見了,就不算太晚。」

「而我希望你看見」

「或許我的感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角,但這些小碎片,連起來卻好像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樣子。」


定格

我是一個很喜歡熬夜的人,所以總能看到天亮前雲彩的變化,

天空每天都不一樣,但在這無窮循環裡,我彷彿看見了恆常的律動。

唯一沒什麼變化的,是早上的通勤的車流、

太陽升起路燈漸暗、雨棚上飛來的小鳥每個早晨都在叫、對面的樓頂總是曬著被子、遛狗的阿伯牽著年邁的柴犬,晨起散步那些熟面孔。

我無法跟你們形容這畫面對我來說有多震撼,

像是兩個分隔的世界,定格與變化交織的一副奇異畫面。

然而,靜止不會永遠存在,有時風暴會突然闖入。


颱風

天色很暗,狂風暴雨拍打窗戶,鐵皮在空中飛舞、車道被倒下的路樹遮蔽、破碎的路燈依舊亮著、雨棚的小鳥叼著孩子去了別處。

街上沒有了人,這個世界彷彿只剩下我。

街上散落著零碎的廣告招牌,少數人群開始整理門口東倒西歪的盆栽,這種感覺很悲涼,除了能真實看到的災後證據提醒我,昨夜剛經歷了一場颱風,不然就像一切都沒發生那樣。

災後重建很有秩序,短短幾週就恢復了大部分市容,人們又開始平凡充實的生活,

我也繼續像往常那樣,維持每天透過窗外看日出,看世界甦醒的習慣。

這次不一樣的是⋯⋯

遛狗的阿伯,只剩阿伯。鄰居換了新的被子,散步的人群少了幾個熟面孔,取代小鳥的是幾隻胖斑鳩,傻傻的樣子非常可愛。


看著這些變化,我意識到颱風不只是自然現象。

精神颱風也是一種風暴

很多時候我深陷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困擾,如同上一篇第二天,我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家庭背景複雜,高敏感、懈怠、躺平聖體、且極度好吃懶做的加持下,基本上能活到至今我已經非常感謝自己苦苦堅持(/ω\)。

畢竟上班真的會讓我短命

上班是最恐怖的事情

三分鐘熱度的我,已經開始幻想從事自媒體職業養活自己 ,於是嘗試了眾多賽道。

每天學習各種新鮮的事情,玩著玩著發現其實我喜歡做事,只是不能接受身體被綁訂在公司,我可以半夜邊拿著手機邊自學電腦剪輯,連續幾週一天只睡5小時還是精力充沛,非常有幹勁,也可以為了讓ai呈現我腦海裡的天馬行空,與GPT進行了無數次的對話。

但我就是 ,不能上班,一上班就不想活


平常總是會看一些網路上正能量,積極向上的影片想督促自己也要努力,

什麼五點起床自律的一天、一週學習30個單字、如何在100天內養生健身..等等之類的。

但某天我突然就在想 : 負能量的我呢?」。

「我想,我就是在那時候看見自己的。」
「如果一切都會消失,那麼這世界上有什麼比我還重要?」
「在我消失之前,我還能做些什麼?」

於是這次我不再對抗那些曾經困擾我的

在這個被訊息轟炸的時代,我唯一能確信的就是:我有躺平的權利。


只想逃跑
回到屬於我的躺平王國


請容許我躺平,也感謝包容這種很散的文字結構,畢竟我還只是一個剛學會說話的水豚。

「請你也好好休息」


9/3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謝謝你讓我在躺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