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重構生活 · 第四天

七日書|重構生活|第四天|生為女身

Frances_若洋
·
(修改过)
·
IPFS
·
「我以女身感到驕傲,我可以堅強也可以柔軟。深深期許在人生百事前,我們都可以先是一個人。」

我覺得,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除了作為人類活著這件事之外,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和主流社會的大多數價值觀有所掛鉤。若要舉例的話,就是和生為女身有關。

懂事以來就隱約感受到在這副女性身軀裡,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好像要多花上一些力氣,即使僅僅是「成爲自己」這件事,也好像被一張無形的漁網罩住。當時年紀還小,沒有受過任何性別平等教育的啟蒙,卻似乎懂得自身有掙脫這隱形大網的必要,至少去嘗試。

於是,在小學,當老師要求幫忙搬動作業簿的時候,分配給男同學的分量較多,因爲他比較有力氣,而我總要較真,請老師給我一樣或更多的分量,然後再三步並作兩步地想要比男同學更快回到班上。我要証明些什麼呢?不過是我和你一樣,你能夠做到的事,我也可以而已。

然而在體育課的時候,老師依然經常點名男同學去搬動體育用具。女同學,你們都到樹蔭下,別曬傷了白皙皮膚。髒活累活兒讓男生來,他們天生就該那樣。和女同學站在一起的,還有那位體格較弱小、説話輕聲細語的男同學。不過他和其他男同學好像都合不來,因爲他們下課時的遊戲時間都不會叫上他。

在家裡,有天我也不再聽話,因爲突然發現身爲長女的我,比起小兩三歲的弟弟,分擔家務的時候經常都是我在負責,我就該學會洗碗曬衣添飯。我不滿爲什麼母親點名的總是我,而不是同樣也在緊追電視卡通劇情的弟弟。所以,我自主發起一個人的「不服從運動」,甘願冒着惹到母親青筋浮現吆喝的風險,來爭取要做家務的話,就得和弟弟一起。印象中這個家庭革命偶爾會成功。

中學時期,頂着應付繁重課業壓力的同時,也積極參加了很多的課外社團活動並擔任幹部。高中三畢業前夕,一位男同學在給我的畢業紀唸冊,薄薄的一張彩色紙上,祝福語的欄位,冩着這麼一句話:你是個很有能力的女生,但每天這麼忙,現在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將來肯定要花時間相親的。就這樣,得到了一句我沒有請他預測的預言式「祝福」。

其實,結合自身以及身邊友人的經驗,成長過程中多少遭遇過性別不平等的境遇,而這一切我還得要等到上了大學、唸了社會學後,才了解自身所經歷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像20世紀西蒙·德·波娃在其影響後世深遠的《第二性》裡被無數次引用的名句一樣:「女人並非生而爲女人,而是成爲女人。」

在這段還在持續「成爲」(becoming)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身爲女性的生活經驗,有時遭遇不舒服的境況,不是因爲我自身能力或先天身體的缺失或瑕疵,與此同時,我好像也因爲這樣的覺醒,而更懂得對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不合理要求感到憤怒,並且也越來越不願意輕易妥協。

相比小時候的自己,現時的我雖仍有疑惑,但不迷惘;仍有擔憂,但不畏懼,因爲我知道,走在這條趨向平等的道路上,我並不是一個人。我以女身感到驕傲,我可以堅強也可以柔軟。深深期許在人生百事前,我們都可以先是一個人。


(註:必須自首,這篇內容改寫自舊文章,不是採「自由寫」的創作方式,但是看著題目,當下僅想要表達「生為女身」一直都在父權體制下生活,日復一日每時每刻都需要面對「無法跟從主流」的境況。)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rances_若洋相信人具有能動性(agency) | 荒謬世界中嘗試書寫日常 | 尋找可以靈魂平等對話的同類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重構生活
4 篇作品

七日書|重構生活|第三天|回到呼吸

七日書|重構生活|第二天|為了去見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