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幹嘛一定要有行程:大阪!》正式上架!

後來我發現,與其把遊記放在平台網路上給人看,還不如做成書!我想,是因為現在的網路訊息太多加上廣告穿插,要好好地閱讀像是旅行的資訊/心得,容易被打斷,或也容易分心無法閱讀,於是本來旅行上會邊玩邊更新部落格的習慣,慢慢因為年紀變大、體力變差,再也不想要那樣「回到飯店還要整理照片、寫文章」如此即時,在工作有空閒之餘再來整理、書寫、設計,好像也不錯!
這本書記錄的是2024年11月的大阪旅行,相隔八年再到大阪,去了過去沒有去的地方,參加了以前不會參加的行程,深秋的日本對習慣熱得要死還可以不開冷氣的高雄人來說,有點太冷了!
姊姊問我:「你有ChatGPT為何不讓它幫你規劃行程呢?」
「蛤!」我答。
我的旅行向來不太愛排行程啊!《獨旅的浪漫》中的釜山行程,應該是我最認真安排行程的一次了。就連一個人去日本住三十天,我都沒有太多行程。
花了一個多星期寫完它,又花了兩個多星期找圖配圖寫圖說,最後做成電子書,中間大概卡了一個星期在工作,也沒想到原來把一本書寫完、做完那麼快!希望可以維持這樣的節奏來整理更多想弄成書的內容!
《旅行幹嘛一定要有行程:大阪!》購買連結:https://lihistatus.com/8sSrL(陸續更新中)
附上前言:
我的旅行沒有目的,也沒有意義!
有次母親說起我還在上學時參加校外教學的事,她說:「那時候家裡沒有錢,但覺得應該要讓你跟同學一起出去玩!」我驚慌回答她:「什麼,什麼!妳為什麼沒有跟我說?我沒有一定要去啊!」
除了學校的旅行、露營外,我幾乎沒有跟同學一起出遊過,別說三天兩夜,就連簡單的出門吃個飯、烤肉、唱歌⋯⋯二十年的校園生活,可能不到十次手指頭的次數!倒是不想回家的時候,我會窩在幾個也不能出去玩,又住在家裡附近的同學家!
關於「出去玩」與「旅行」在我的生命歷程裡是非必要的存在,也沒有特別的欲望或渴望,以致於我與群體又離得更遠,更想不出「要賦予什麼意義給旅行」。
還談戀愛的時候,我跟另一半四處去,去哪裡不是重點,是跟誰去;第一次一個人去東京自由行,我想要實驗「一個人出發」沒有很難,也想要證明「旅行不需要目的,也不需要行程」;第一次一個人去大阪住三十天,是想實踐曾經想過「可以邊玩邊工作」的日本生活!
唯有一次「想旅行」是為了逃跑!那時我覺得我再不暫離原來的生活,可能在某個瞬間炸裂自己。
後來的幾次旅行,我都本著去大阪住三十天那次的經驗:好懶得排行程啊,到處亂走就好了;這樣的旅行方式很容易浪費時間,都在迷路,都沒有認真找好吃的東西一直吃超商的炸雞、飯糰!甚至經常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裡一直在亂坐車、下車,年紀稍大後又不太耐走還經常不想再走就在路上亂走拍照!(還好我還喜歡拍照呢!)
如果路上有書店就去逛書店,有公園就走進去公園看看,有人潮的地方就湊上前去看看,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任何景點,覺得好奇新鮮就瞄一眼!或者還經常只是從A點到B點,覺得累就打道回府!
對於其他需要很豐富行程、玩回本的旅人來說,我這樣的旅行簡直是浪費時間和浪費錢;對於那些在網路上看盡無數的景點、美食都像要集好集滿蓋章打卡的人來說,我的行程更是無聊透頂:你都去了為什麼沒有去吃什麼?你都去了怎麼沒有買什麼?你怎麼都不去A?你怎麼都不想要看看別人看過的風景?(我還特別不喜歡去人多被朝聖的景點!)
❖
出發前往大阪就是趟付錢、放空、當導航的行程!去哪裡?隨便!想吃什麼?沒想法!住哪裡?不要太貴都可以!
曾經做過一本小書《每一天醒來,都是一場旅行》,沒有行程的旅行大概就是這種概念:每一天醒來都是一場旅行!於是「旅行」就不需要太多的目的、太多的意義,只是換個地方,過幾天跟一般日常不同的日子!
如果幸運的話,有可以一起出遊的旅伴,路上所有的風景都會替不同的旅行,留下不同的記憶!
我想,這樣就是一種意義了!
《旅行幹嘛一定要有行程:大阪!》購買連結:https://lihistatus.com/8sSrL (陸續更新中)
圖:新書的封面改成的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