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月、樹海與鬼滅之刃

日本的お盆連休結束了,後天就進入農曆七月。飄月將至,兄弟們的普渡假期即將開門。鬼滅之刃劇場版也應景的搬上了院線,近日話題不斷。
來說點心靈的東西好了。
Threads上有網友請大家談談「去過最陰的地方」。

只有我覺得最陰的地方,其實不是陰風或陰氣重的空間,反而是陽氣重空間才最陰嗎?看看立法院有多陰。某個黨還叫得動陰間的同志們來連署呢!
所以,每次逛墓園或傳說中的心靈景點,都會都會覺得這種空間有夠寧靜致遠。

日本世界遺產富士山,與周邊的富士五湖 ( 山中湖、河口湖、西湖、本栖湖、精進湖 ),是國際享有盛名的觀光風景區,這裡有湖光、山色、建物、人群,甚麼景都給你來一點,例如河口湖區最美的風景就是「人」、「人」、「人」,到處都是人。
如果不想看人,想看「沒人」,搭上富士急巴士前往富嶽風穴的入口,風穴的旁邊就能走進「東海自然步道」,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青木原樹海」。

長年投入探訪心靈景點、廢墟跟懷舊街區的作家村田らむ,對充斥神秘與都市傳說的樹海情有獨鍾,話題著作都圍著樹海團團轉,有人稱他為「樹海探險家」。
曾在神保町古本屋翻過他在 2016 年出版的《樹海の写真集》,非常寫實的拍攝了森林深處盤根錯節的樹木、洞窟石碑、墓地、荒廢的道場、棄置的卡車,還有懸樑未久,與早已化成骨架的屍身,尤其後者令人頗為不適。

2018年,村田又出版了《樹海考》。這是他在 20 年間,走遍樹海各處共計百來回經驗,所累積的田野調查之作。書裡提供讀者各種樹海的知識鉤沉,舉凡深入探訪的須知與裝備、樹海與信仰的關聯、宗教道場之謎,與釐清「樹海村」、「指南針會失效」等都市傳說。此外,他也訪問了在樹海來來去去的人群,例如露營愛好者,或進入勸阻輕生的相關人士。
例如「進去再也出不來」、「指南針會失效」的說法,村田表示並不盡然。除了蓄意輕生者,進去就不打算出來之外,如果要避免迷路,還是有辦法可以克服,例如朝著太陽的方向走。
村田的《樹海考》是一本關於樹海與探險、宗教、死亡、澄清虛實傳聞的知識之譜。而去年出版的《樹海怪談》,則是關於樹海各種不思議故事的集結。

其實對不是要探秘的遊客來說,沒甚麼特殊體質,循著路標走走步道,做個森林浴,不要好奇走進叉路,尤其是圍起來的地方,幾乎不會有迷路的問題。記得把隨身物品顧好,例如車票,不然掉在地上可能會被撿走。
樹海過去曾有部分地界,屬於已經撤廢的山梨縣「上九一色村」,就是當年奧姆真理教的總部所在。富士山作為山岳信仰的一部分,周邊山林坐落各種宗教的道場,並隨著信眾的來去,盛衰有時,也不是甚麼難以理解的事。而大片原始的樹林,意味天然燃料的來源,過去也有製炭人在活動,裡面有人群的生活的痕跡也不奇怪。
《鬼滅之刃》故事裡的竈門炭治郎一家,住在地跨山梨、東京與埼玉縣之間的雲取山,以製炭、賣炭為業。經常在 NHK 大河劇幕後擔任歷史考證的小和田哲男教授,在《鬼滅的日本史》一書裡提到:
無論在哪個時代,鬼都是人視為「鬼」的「人」。
通過爬梳日本古典文獻裡頻繁出現的鬼故事,小和田將《鬼滅之刃》作品中的角色群像,放入歷史文化脈絡中解讀。古來不服從政府權力的集團、被排除於社會秩序之外的犯罪者,或是過著不屬於都市、村落生活的「牆外人」,其實都被視被鬼。
像炭治郎這樣家住山中,以燒炭、賣炭為業,營生方式迥異於村落互助共生的社會,即使與村落互通有無,但仍村民視為來自神魔的地盤,底細不明,非屬近鄰的「牆外人」。炭治郎之外,故事裡的鬼殺隊成員,都是沒有被編入城鄉群體的人群,經常成為大家輕蔑的對象。
其實「牆外人」並不是為非作歹,就只是過著不屬於都市或村落的生活,像是在山地狩獵的、製鐵、製炭、採集藥草的、表演藝能,浪跡各地的漂泊民,卻因為來自外部而受到差別。小和田認為,這是隱藏在《鬼滅之刃》故事裡,日本社會諱莫如深,以為避而不談就可以當作不存在的歷史。
我的Linktree:linktr.ee/cathytsai
臉書不努力的佛系粉專:「那些旅行史教我的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