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note]後疫情經濟與通脹風險
一、 後疫情經濟:新常態與舊模式的失效
吉姆·比安科的核心觀點是,新冠疫情的停擺和經濟重啟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經濟事件」。他認為,這場危機比金融危機、911事件或1980年代初期的通脹都來得更為深遠。比安科批評許多人(包括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仍執著於經濟將「正常化」或回歸疫情前水平的觀點,但他堅稱這是一個「舊週期」的思維,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後疫情經濟」。這意味著,過去用來理解和預測經濟的「舊劇本」已不再適用,新的規則仍在撰寫中。
二、 聯準會降息的潛在風險與通脹問題
關於聯準會降息這個市場熱點話題,比安科提出了與普遍預期相悖的觀點。
傳統預期與反常現象:市場普遍預期降息會導致長期利率下降。然而,他指出,去年聯準會降息100個基點後,長期利率反而上升了100個基點。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降息後,也出現了類似的長期利率上升現象。
通脹擔憂是主因:比安科解釋,這種反常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市場仍擔心我們處於「更高通脹的世界」。降息被視為一種刺激性措施,如果通脹已經很高,降息只會「刺激更多的通脹」。當前核心通脹率為3.1%,這在疫情前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水平,但現在卻被一些人輕描淡寫地稱為「沒有通脹」。
中性利率的再定義:比安科認為,如果通脹率在3%到4%之間,那麼約4%的利率才是「中性」水平。聯準會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為4.25%。如果他們按照疫情前的模型來判斷當前是「溫和限制性」並開始降息,實際上將會「過於寬鬆」,從而「引發通脹擔憂」。
川普政府的通脹觀:比安科提到,川普政府不認為通脹是問題,並呼籲將利率降至接近零。他諷刺地指出,向房地產從業者詢問利率意見是「最糟糕的選擇」,因為他們總是認為利率應該是零。在通脹背景下強推降息,可能導致「長期利率走高」,產生與預期相反的效果。
三、 就業報告、人口結構與移民政策的影響
比安科詳細闡述了美國就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因素及其與移民政策的緊密聯繫。
就業增長兩大支柱:一個國家的就業增長主要由兩個因素驅動:經濟生產力和勞動力供給(人口增長)。
人口增長停滯:美國的生育率已處於數十年來的「歷史最低水平」。因此,所有的人口增長幾乎都來自移民。
移民政策的衝擊:在過去約四個月(回溯至2025年4月或5月),由於邊境關閉和對無證工人的逮捕,美國可能經歷了「一百年來首次的淨負移民」——離開美國的人數多於進入的人數。
就業需求的新常態:在沒有人口增長的情況下,就業增長只能依賴生產力。有研究指出,到2026年,美國經濟每月只需創造「0到1萬個工作崗位」就足夠了。
政府與聯準會的誤判:川普總統曾批評勞工統計局(BLS)的就業數據過低。而聯準會一些官員(如克里斯·沃勒)仍認為經濟應每月創造「10萬以上」的工作崗位。比安科警告,若在沒有人口增長的情況下強行刺激經濟達到如此高的就業增長,只會導致「工資通脹」,進而引發「整體通脹」。目前的失業率穩定在4.2%,表明勞動力需求尚可,但「供給嚴重不足」。
四、 川普政府對全球金融體系的重塑願景
比安科還談到了川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內,可能對聯準會和全球金融體系發起的「震撼與敬畏」(shock and awe)行動。
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挑戰:川普曾公開批評聯準會,並聲稱美國作為「最熱門的國家」應享有接近零的利率。比安科解釋,主權國家的利率並非由「信用風險」決定,而是由經濟增長、通脹預期和供給狀況決定。他認為,川普的這一論點存在根本性錯誤。
聯準會人事布局:比安科預測,如果川普成功罷免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他將有機會任命四名理事(共七名)。此外,2026年2月,所有12位聯準會地區銀行行長的任期都將到期。如果川普擁有四名理事的絕對多數,他們可以拒絕重新任命那些不符合其政策目標的「鷹派」行長,從而「重塑」聯準會。比安科坦言,聯準會過去的一些政策行為(例如在選舉年9月降息50個基點)已損害其獨立性形象,使得市場對其未來變革持開放態度。
數字貨幣與穩定幣戰略:川普政府的目標之一是用「穩定幣回收系統」取代「石油美元回收系統」。
支付新基建:透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放鬆對支付系統的監管,以穩定幣作為「支付軌道」(rails),促進全球範圍內的電子支付。
目標市場:主要面向銀行體系不穩定、貨幣頻繁貶值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與美元一對一掛鉤的數字化穩定幣,由美國國債支持,儲存於去中心化、無需許可的區塊鏈平台(比安科傾向於以太坊或 Tron 區塊鏈而非比特幣區塊鏈)。這旨在吸引這些國家的財富,並增加對美國國債的需求。
比安科的疑慮:他對此戰略的規模和影響力持保留意見。他認為,對於發達國家的投資者來說,這只是將資金從一種國債支持的工具轉移到另一種,並不會產生新的國債需求。對於發展中國家,他質疑是否有「數萬億美元」的財富等待以這種方式存放。
理想的支付系統:比安科認為,理想的數字支付系統應該像電子郵件或簡訊一樣,實現「即時、免費、無限次」的點對點支付。他設想,未來人們應該可以每秒鐘領取工資,也可以每秒鐘支付房租,甚至對流媒體服務和新聞文章進行「微支付」(sub-penny payments),即按使用量付費,而非按月訂閱。
稅收政策的「震撼與敬畏」:比安科預測,川普政府下一個可能發起「震撼與敬畏」行動的領域將是「稅收」。川普曾提出以「外部稅務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取代「內部稅務局」(IRS),通過徵收關稅來大幅降低甚至取消所得稅。比安科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關稅收入難以彌補 IRS 每年數萬億美元的稅收,但可能帶來部分減稅。
五、 市場技術分析與交易策略 (派翠克·瑟雷茲納)
節目聯合主持人派翠克·瑟雷茲納分享了當前的市場技術分析和具體的交易策略。
標普500指數:在達到6448點後,市場在重要的就業數據公布前顯得「沉重」。儘管從4月低點反彈已超過150天未見5%修正,但8月已出現「分銷和見頂形態」。若就業數據後市場下跌,可能開啟「更大更深的修正」。如果能迅速經歷5%修正(例如跌至6200點)並得到買盤支撐,則對多頭有利;反之,若跌幅超過5%且未能反彈,則可能引發系統性交易者賣出,導致更大幅度的修正。
美元指數 (DXY):已在98點位附近橫向盤整了約四個月。儘管長期看跌,但美元對其他貨幣(歐元、英鎊、日圓、加元)的表現顯示可能出現短期的「反趨勢反彈」。
WTI原油:在63.97點交易,未能守住突破。原油在60美元左右找到「堅實支撐」,但現貨溢價(backwardation)的緩和令人擔憂,可能預示結構性轉向期貨溢價(contango),這對油價不利。儘管短期面臨下行壓力,但能源股的「積累」跡象顯示潛在的看漲前景,預計油價可能在10月築底回升。
黃金:成功突破歷史新高至3635點。預計將進一步上漲至3750或3900點,甚至可能在年底達到4000點。但目前市場極度超買,可能會有回調。
鈾 (U3O8):在經過一個月的盤整後,U3O8顯示出「活躍跡象」,交易在76.40點。9月至2月是鈾的季節性強勢期,世界核協會會議也常是催化劑。SPUT(Sprott Physical Uranium Trust)的溢價狀況也預示著其可能開始大規模購買實物鈾,形成「良性循環」。儘管市場對鈾價上漲的預期普遍存在,這可能意味著交易過於擁擠,存在短線回調風險。
銅:儘管最近有所反彈,但走勢仍顯疲軟,遠低於200日移動平均線。銅礦股票持續受到資金流入,這預示著銅價可能接近底部,下行空間有限。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4.21%左右交易,接近數月低點。收益率整個夏天呈「連續走低」的趨勢,若進一步跌破技術支撐位,可能跌破4%。這可能為長期國債創造更好的買入機會。
交易策略建議:派翠克·瑟雷茲納提出一個交易策略來表達吉姆·比安科的觀點,即降息可能導致通脹,進而推高長期收益率,這預示著收益率曲線將會「趨陡」(steepener)。他建議進行5年期/30年期國債利差交易,即做多5年期國債期貨並做空30年期國債期貨。他建議將兩種期貨合約以約4:1的比例進行配對,以平衡久期風險。對於散戶投資者,可以考慮使用哈雷·巴斯曼(Harley Bassman)的 Simplify 短期國債期貨ETF,並搭配 iShares 20+年期國債ETF(TLT)的期權來實現類似的敞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