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十三偽簡《五音圖》證偽
清華簡十三偽簡《五音圖》證偽
2023年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三)》共刊佈《大夫食禮》《大夫食禮記》《五音圖》《樂風》《畏天用身》等五篇竹書。其中的《五音圖》,經核查了其造作的出處,及其誤解拼湊之跡,於是可以斷定了,一定是今人偽造的。而其偽造的參考,就是出自於先秦到漢初以來成文的中醫最早系統性著作的《黃帝內經‧靈樞》裡談到了有關配合了五行的五音以用針灸調理的內容,再加上了幾十年前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的學者研究的心得論著而拼出來的,公佈後,再加宣傳,認為是什麼音樂密碼或基本標音體系或樂音體系的呈現,由於在此三十五支竹簡中間畫了一幅五角星,又吹噓成屬伏羲先天易學。
原來,這幅畫與文字,從中間的五角星的五角,向右下(徵)、左下(角)、右上(羽)、左上(商),及向正上方(宮),各畫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的向上高八度的記符數個,整理如下:
宮:上宮、大宮、少宮
商:逝商、上商、右商、左商、少商
角:逝角、上角、大角、右角、左角、角反
徵:上徵、右徵、少徵、巽反
羽:上羽、大羽、左羽、終
因為,就在《黃帝內經》中出現了五音相關的:
宮:上宮、大宮、少宮、左宮、加宮
商:釱商、上商、右商、左商、少商
角:釱角、上角、大角、右角、判角
徵:上徵、右徵、少徵、判徵、質徵
羽:上羽、大羽、少羽、眾羽、桎羽
一看,就知道,偽清華簡十三裡的《五星圖》就是拿《黃帝內經‧靈樞》出現的五音相關的各音,大部份未出現在其他先秦的標音來當作底本,而且把它自我作主的系統化,成了一個八度體系的標音,也就是,弄成了一個從最低音八度標以“逝”,再高八度,標以“上”,再高八度標以“大” ,再高八度標以“右” ,再高八度標以“左” ,再高八度標以“少” ,再高八度標以“反”:
逝——上——大——右——左——少——反
一看之下,有七個八度,想想看,就和曾候乙編鐘,把所有各組鐘的所有正鼓音及側鼓音全部加在一起,可以弄出一個五個八度音階寬的音域,如今還再寬上兩個八度,幾乎到達今日鋼琴的音域寬度了。但是,此《五音圖》係偽造的證據就在這兒了。
作偽者誤以為《黃帝內經‧靈樞》裡這些五音的各種其前的添加字都代表了某個確定的音符了。吾人不從《黃帝內經‧靈樞》這些看起來像音符標示是不是音符,因為,自古到今,對於這些像音符的標示,從來中醫學者都不當作實打實的真正音符看,而是作為五行屬性判斷個性兼及針灸調法上來看的,即,徵表示火,宮表示土,商表示金,角表示木,羽表示水。從《黃帝內經‧靈樞》的〈陰陽二十五人〉篇可以看出,如“大角”型的人是在木形人的五類人中的一類,瞻前顧後的個性,比類之於左腳上半的少陽膽經(『大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所以要以針灸調治時,看〈五音五味〉篇即知是要針灸在『右足少陽下』(右脚的足少陽膽經的下部)。而少陽膽經屬木,而大角屬木,所以針灸此處即以木治木,但是大角是左脚型(左腳上半的少陽膽經),要針灸在右脚上部來調治這木形人裡的大角類型人的心身與病患。
這個屬中醫針灸調治上的用辭,似乎和音標系統無關。但是由於作偽者要拿這些五音的標示當成音符看,我們假定真是如此,則,立馬就可以證明《五音圖》今日作偽簡寫手這個門外漢的造偽不露饀的功夫還差遠了。
我們試問,這醫書《黃帝內經‧靈樞》是中醫的診斷書,當中醫走方看診時,如果他要隨身帶樂器,以便用音樂的五音的各種聲音治病,那麼他肯定帶不了整個編鐘樂隊,那是國君及貴族的專利,所以如果這《黃帝內經‧靈樞》裡的三十個左右的音可以橫跨了七個八度,到底他要使用什麼樂器呢?最有可能的,應是瑟了,瑟有很多型制,但二十五絃最常見。
但二十五絃,乃五聲音階(唐代己少有人聞,後世仿制的則改用十二律具全),古人因中間一弦最清不使用,使用的只有二十四絃,若要用到變聲,則曲中即時用指調整去發出變聲。其絃到了後世,也只有五均,即以十二律的角度,以某律為宮之下,共成五個鄰近音階,作移調之用。也就是說,不具有跨幾個八度的能力,況且,以瑟絃而言,跨二三個八度,則逐漸因著絃緊而斷裂,何能為。所以,《黃帝內經‧靈樞》這三十個五音系的仿音標示,即使是真音符標示,其音域至多兩三個八度,看一看,《五音圖》拿了《黃帝內經‧靈樞》最多佔兩三個八度內的音,竟然搞出了七個八度,還夢想出一個各個八度的屬名:
逝——上——大——右——左——少——反
豈不正是今人不明先秦音標系統下用醫書去拼出來的假貨。所以清華簡十三《五音圖》就是澈頭澈尾的一篇今人偽造的偽竹簡。(劉有恒,2025,9,7)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