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鏈》作品介紹|時間的沉澱

c2x3|區塊鏈藝術媒體
·
(修改过)
·
IPFS
·
新事物的表面是光滑、平整、帶有工廠的味道。經過歲月的流轉,留下的是斑駁、鏽蝕、褪色。你是否曾經感受過肌理的變化,帶給人的微小震撼?本次台灣島。鏈作品中,《時間的沉澱》透過快門捕捉了時光留下的痕跡,邀請您一起用駐足來感受這件作品,並且聽聽創作者的故事!
創作者袁惠璘 YHL。(照片來源:袁惠璘)

袁惠璘,目前就讀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的手法以影、錄像、聲音、互動為主,尤其攝影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對袁惠璘而言,攝影不僅是紀錄的工具,更是一種觀看與詮釋的方式,透過鏡頭紀錄日常與海景、海岸線,捕捉那些微小卻深刻的瞬間,並以獨特的觀看方式與拍攝視角。


製作這次的作品,最開心的事是可以慢悠悠地走在好幾條巷弄中可以思索這麼多的事,可以探討及發現日常中所忽略及沒有想到的事情,在過程中享受拍攝及思考的當下及享受當下周遭的人事時地物。


這次的創作,袁惠璘主要採用攝影蒐集素材,工具包含手機、相機、DJI Osmo Pocket 3。她也透露,創作的工具也會間接影響觀看的視角,進而影響帶給觀眾的感受。信步在台北条通街區,在創作者的走走與停停之間,駐足近看與蹲下觀察之間,為觀眾捕捉的時間的切片。


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在思考什麼是會讓人感興趣的及可以探究更多事物的內容,想要讓平平無奇的小事物可以詮釋的很有內容及故事,這是我所探索的。


大理石的肌理、鐵鏽的味道、電線的交雜,這些元素構築了条通街區,也構築了《時間的沉澱》這件作品。如幻燈片的遞換中,觀眾也被帶入了条通街區,遙想那華燈初上的街頭故事。


很感謝有這次的機會讓我認識到了台北條通的歷史文化,讓我更了解到其中帶給我的創作意義及內涵,在此能夠啟發我對台灣自然環境及歷史文化的探索及深究。

觀看完整作品請至https://www.akaswap.com/akaobj/26417

結語:《時間的沉澱》是一個靜謐的作品,像是時空的流轉中按下暫停鍵,凝視它在城市中留下的蛛絲馬跡。作者對於微小之物的感受敏銳,用快門捕捉當下所感受到的片刻。堆疊的肌理,對於斑駁的探究,構成這件作品的獨特之處。


  • 作者名稱:時間的沉澱

  • 創作者:袁惠璘 (YHL)

  • 作品論述:時間的流逝在空間中留下痕跡,而這些痕跡成為歷史的見證。我的藝術創作聚焦於「時間的沉澱」,透過斑駁、破舊、廢墟等意象,探索時間如何在物質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鏽蝕的金屬、木板的痕跡、殘破的建築結構作為創作的元素。 透過肌理與自然變化,試圖營造出具有「時間感」的畫面。裂痕、剝落的色彩、鏽蝕的斑駁紋理,都是時間留下的記號。這些視覺元素不僅是物質的變化,更是歷史的紀錄,見證一個地區的興衰與人類活動的痕跡。希望透過作品中的斑駁與殘破表現,引發觀者對於時間、記憶、歷史的思考。

  • 作品連結:www.akaswap.com/akao...


2025 台灣島。鏈

我們鑄造時間,我們收集回憶,

我們找尋在這片土地上新鮮的創作血液。

新銳藝術家獎助計畫希望帶來更多創作的可能性。

欣賞其他作品:https://www.akaswap.com/event/islandchaintw2025

我們預計於 2025 年 10 月 1 日進行台灣島。鏈作品線上展,

屆時將邀請五位參展藝術家進行線上導覽,

歡迎大家一同報名參與:forms.gle/nyLSrFrWX7...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