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实战日志
“如何用JSON结构写Prompt,让GPT每天帮你写AI世界日报?”
今天我和川川学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原来与GPT沟通时,不一定要用自然语言,还可以像程序员一样,用“结构化的提示词”——JSON格式,去给模型下达清晰、专业、易于执行的任务。这就是Prompt工程师的思维。
我把川川写给我的Agent任务格式分享出来,如果你也想每天自动收到全球AI圈的最新动向,这个就能帮到你!
{
"task": "Generate daily AI news digest",
"run_time": "Every day at 8:00 AM NZDT",
"description": "Search and summarize the most important AI-related news from the previous day, then translate the full digest into Simplified Chinese.",
"focus_areas": [
"Major AI companies (OpenAI, DeepMind, Meta, Anthropic, xAI, Mistral)",
"AI + Game (e.g., new models, research, tools from companies like POOF, Latent, Inworld)",
"AI + Blockchain (new protocols, tools, DAOs, AI agents on-chain)",
"NVIDIA developments (hardware, GPUs, NIM/ACE progress, driver updates)",
"Trending AI posts on X (formerly Twitter)",
"Popular AI repositories or frameworks on GitHub"
],
"output_requirements": {
"format": "Markdown + JSON",
"language": "English first, then full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entries": 20,
"each_entry": {
"title": "Short and informative headline",
"category": "AI_Company | AI_Game | AI_Blockchain | NVIDIA | X_Trend | GitHub",
"content": "Paragraph (100~150 words) summarizing what happened, why it's significant, and who published it.",
"source_url": "Link to original article or post"
},
"intro_paragraph": "Optional 1~2 sentence overview of the AI world momentum in the past 24 hours."
},
"translation": {
"enabled": true,
"target_language": "Simplified Chinese",
"method": "After completing the entire article in English, translate the full content into natural, fluent Simplified Chinese while keeping section titles and links intact."
},
"writing_style": "Professional, concise, engaging, and easily digestible for an AI-curious user",
"constraints": [
"Avoid duplicate topics",
"Prioritize verified, publicly available and meaningful updates",
"Use Markdown format with clear section headers",
"Only use trusted sources",
"In translation, prefer natural expressions over literal ones"
],
"final_note": "End the article with a short warm greeting to the user, e.g. 'Have a great day, 小七 ☀️'"
}
### 中文译文
#### 概述
过去 24 小时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从企业收益和政府政策拓展到游戏、加密金融和开源开发。主要科技公司公布了由 AI 驱动的亮眼业绩,华盛顿发布了一项旨在扩大 AI 出口和统一监管的新计划,而英伟达的芯片和高管言论成为媒体和社交网络焦点。同时,生成式 AI 继续渗透到电子游戏和 Web3 平台,多个 AI 相关的 GitHub 项目登上热榜,显示全球开发者的热情。
#### 1. AI 驱动的盈利增长对比疲弱的消费行业
#### (AI_Company)
本财报季,专注于 AI 的公司表现出色。路透社指出,Alphabet、SK 海力士和 Infosys 超出预期并计划增加 AI 投资,而航空公司和玩具制造商等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则受关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拖累 。IBM 的 “AI 业务” 在最近一季增长 25%,达 75 亿美元 。这种差距表明,半导体和软件领域的 AI 投入正在支撑科技巨头的业绩,而消费企业则面临需求疲软和成本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AI 仍是经济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之一 。
#### 2. 特朗普推出 AI 行动计划,扩大出口、统一规则
#### (AI_Company)
在 “赢得 AI 竞赛” 峰会上,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份约 90 项建议的《AI 行动计划》,旨在保持对中国的领先。该计划主张扩大向盟友出口 AI 硬件和软件,制定统一的联邦标准,并简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 。新举措将推翻拜登政府的限制,快速审批数据中心,并提供环境许可豁免以吸引投资 。英伟达、AMD、谷歌和微软等企业希望统一战略能加速创新、减少繁文缛节 。
#### 3. 议员呼吁高级 AI 芯片实施定位验证
#### (NVIDIA)
作为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官员建议要求先进 AI 芯片在销售后验证其所在位置。路透社报道称,议员希望确保高端 GPU 不会安装在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特别是中国 。该措施获得两党支持,但实施细则和成本仍不明确 。支持者认为,这类控制措施有助于执行出口规定,防止芯片流入灰色市场。
#### 4. OpenAI 准备推出 GPT‑5
#### (AI_Company)
据 The Verge 引述路透社报道,OpenAI 计划在 8 月发布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 GPT‑5。公司拟将现有 o‑系列模型合并为一个系统,并让用户使用所有可用工具 。发布时间可能因开发进展和计算能力而调整 。GPT‑5 有望加剧生成式 AI 之间的竞争,并影响模型的打包和商业化方式。
#### 5. 埃隆·马斯克宣布以 AI 形式复活 Vine
#### (X_Trend)
埃隆·马斯克在 X 上宣布,将把 2016 年停运的 6 秒视频应用 Vine “以 AI 形式” 带回来 。他表示短视频形式非常适合 AI 生成内容,但未透露细节。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显示 xAI 有意将生成式视频与社交平台结合。分析人士认为,复活 Vine 可使 X 在与 TikTok 等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
#### 6. 沃尔玛推出 AI 超级助手,覆盖购物与运营
#### (AI_Company)
零售巨头沃尔玛发布四款 AI “超级助手”,分别服务于客户、员工、供应商和开发者。客户助手将提供语音购物、活动策划和自动补货功能,员工助手则处理育儿假申请等内部事务 。供应商和开发者助手负责自动化采购并提供 API 供构建应用 。沃尔玛称,这些助手将提升电商效率、吸引亚马逊用户;部分批评者担心对就业造成影响。
#### 7. RELX 的生成式 AI 工具推动利润增长
#### (AI_Company)
英国信息集团 RELX 宣布,受生成式 AI 产品需求推动,上半年经调整营业利润增长 9%,达到 16.5 亿英镑,收入增长 7%,至 47.4 亿英镑 。新推出的 Lexis+AI Protégé 和 ScienceDirect AI 充当法律和科研助手,能够摘要文档并回答提问 。财务总监 Nick Luff 表示,扩大内容数据集和产品创新将持续支撑增长 。这表明生成式 AI 正为传统信息服务商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 8. 英伟达 AI 芯片走私到中国引发担忧
#### (NVIDIA)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价值至少 10 亿美元 的英伟达 B200 GPU 在美国出口限制下仍被走私到中国,路透社随后跟进报道。中国经销商还在出售 H100 和 H200 芯片,并通过东南亚转运 。英伟达警告,未经授权的芯片建造的数据中心效率低下;美国政府正考虑进一步限制措施。事件凸显高端 AI 硬件需求旺盛,出口禁令执行困难。
#### 9. 简化 Azure 管道中的 GitHub API 调用
#### (GitHub)
GitHub 7 月 24 日的博文介绍了如何在 Azure DevOps 流水线中简化 GitHub API 调用。通过构建自定义 Azure 扩展并使用 GitHub Apps 进行身份验证,团队可以自动发布状态检查、评论拉取请求并管理 Issue 。文章比较了 REST 与 GraphQL,并建议使用 GitHub Apps 代替个人访问令牌以增强安全性,同时提供示例脚本。该指南帮助 DevOps 实践者更顺畅地整合代码托管和持续集成工作流程。
#### 10. GitHub Models 提供面向开源 AI 的免费推理 API
#### (GitHub)
GitHub 宣布推出 GitHub Models,一项兼容 OpenAI 的免费推理 API,旨在支持开源 AI 项目。用户可以使用个人访问令牌调用 API,也可以订阅付费套餐以获得更高限额和更长上下文窗口 。该服务托管 GPT‑4o、**DeepSeek‑R1**、**Llama 3** 等精心挑选的模型,并允许在 GitHub Actions 中运行 AI,而无需外部 API 密钥 。GitHub 称,该计划降低了开发者参与 AI 项目的门槛。
#### 11. 雅虎收购 Cymbal 组建区块链 AI 研究团队
#### (AI_Blockchain)
雅虎收购区块链分析初创公司 Cymbal,该公司利用 AI 翻译区块链数据,生成钱包排名、NFT 购买记录等易读信息 。Cymbal 联合创始人 Eric Feng 将领导新的雅虎 AI 与新兴技术研究团队,计划打造直观产品,结合区块链与人工智能 。收购条款未披露。此举标志雅虎重返研发领域,也反映出科技巨头对区块链分析的兴趣。
#### 12. 新西兰禁止加密货币 ATM,推进反洗钱改革
#### (AI_Blockchain)
新西兰政府全面禁止加密货币 ATM,称其是 “洗钱的重要工具”。全国曾有 220 多台 ATM 可以凭极少身份认证完成现金换币 。负责司法改革的部长 Nicole McKee 公布更广泛的反洗钱措施,包括国际现金转账限额 5,000 新元、加强数据共享权力及简化合规流程 。最大运营商 CoinFlip 对禁令表示不满,呼吁制定更明智的监管。分析人士指出,这将限制数字资产获取渠道,并可能促进 AI 驱动的交易监测工具的发展。
#### 13. Zircuit 推出 AI 驱动的跨链交易引擎
#### (AI_Blockchain)
Layer‑2 平台 Zircuit 发布 “Hyperliquid for AI Trading” 引擎,通过实时 AI 信号探测实现 EVM 链和 Solana 间的自动交易。用户可以一键设定策略,系统会智能选择链上路径;该服务基于 Zircuit 的存款金库,并旨在提供更安全的收益机会。测试版将在 7 月底推出,8 月公开上线,公司还拿出 1,000 万 ZRC 代币奖励开发者。该引擎显示 AI 正改变链上金融生态。
#### 14. 视频游戏演员在新合同中获得 AI 保护
#### (AI_Game)
代表好莱坞配音及动作捕捉演员的 SAG‑AFTRA 与主要游戏工作室达成新合同,重点关注 AI 保护。协议要求在使用 AI 创建数字复制品时获得演员同意并进行披露,允许在罢工期间暂停此类许可,并为高风险动作捕捉提供医疗人员 。演员即时加薪 15.17%,并在 2025 至 2027 年间继续加薪 。这项协议结束了近一年的罢工,为游戏行业的 AI 道德使用树立了先例 。
#### 15. MFL 使用生成式 AI 改造足球游戏角色
#### (AI_Game)
Web3 游戏公司 MFL(原元宇宙足球联盟)利用生成式 AI 重新设计了 18 万名球员角色。公司构建了开源流水线,通过参数引擎随机化特征、使用逾 100 个 GPU 节点生成逼真肖像,并在应用定制服装前对面部进行修饰 。首席执行官 Mathurin Blouin 表示,目标是提高沉浸感并实现动态叙事;未来这些 AI 生成的球员甚至可以进行赛后采访或运营个人社交媒体 。MFL 不发行代币,专注于 NFT 所有权,并预计 2025 年收入 200 万美元 。
#### 16. Expanxia 推出沉浸式创作平台
#### (AI_Game)
Expanxia 推出模块化、数据驱动的平台,允许创作者在 Discord 内构建互动 3D 世界、游戏和直播 。创始人、元宇宙倡导者 Royal O’Brien 表示,Expanxia 摒弃了传统视频流模式,采用结构化应用数据传输,提供可扩展、低延迟的体验 。平台提供从创作、优化到分发和变现的端到端工具 。O’Brien 希望通过 AI 驱动的互动性复兴开放元宇宙概念 。
#### 17. Qwen3 大语言模型登上 GitHub 热榜
#### (GitHub)
阿里巴巴 QwenLM 项目的 Qwen3 仓库登上 GitHub 热榜。Qwen3 是由阿里云 Qwen 团队开发的大语言模型系列 。该项目获得 2.3 万颗星,显示全球开发者对中国开源 LLM 的浓厚兴趣。其流行表明 AI 研究多元化和开发者愿意尝试替代基础模型。
#### 18. 微软推出的生成式 AI 入门课程热度飙升
#### (GitHub)
另一个热门仓库是 microsoft/generative‑ai‑for‑beginners,提供 21 节课程帮助学习生成式 AI 。该项目拥有超过 9.2 万颗星,包括教程、笔记本和练习,凸显开发者对易于获取的 AI 教学资源的需求,并鼓励初学者与专业人士参与实验。
#### 19. 中国出现英伟达禁售 AI 芯片维修热潮
#### (NVIDIA)
路透社报道,由于美国出口限制,中国涌现出专为英伟达 GPU 提供维修服务的灰色产业链。深圳多家小公司修理走私入境的 H100 和 A100 GPU 。某公司每月可修复多达 500 块芯片,并模拟数据中心环境进行测试 。美国议员提议通过位置验证打击走私 ,英伟达则警告使用未经授权硬件效率低下。这种需求反映了中国对高端 AI 硬件的渴求和技术禁令执行的难度。
#### 20. 黄仁勋称赞特朗普,强调能源对 AI 工厂重要
#### (X_Trend)
在 All‑In Podcast 的 “赢得 AI 竞赛” 峰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 黄仁勋 表示:“美国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特朗普总统”。他称赞政府的 AI 计划,并强调充足能源对建设 AI “工厂” 至关重要。这番言论在 X 上广泛传播,体现出产业界对政策的支持,也引发了关于政府在 AI 发展中角色的讨论。
Have a great day, 亲爱的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