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評《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前川普顧問惠頓的歸因偏差與自我喜好投射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
充其量,這只是一位美國新右翼人士的自我投射,是認為他個人的價值觀就能代表前老闆的行事依據,再搬弄前老闆的名號嚇唬人——用一句台灣熟悉的成語來說,就是狐假虎威,僅此而已。

作者:謝達文

比起「這件事真的發生了嗎」,關於「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的討論經常更為眾說紛紜,也有更多天馬行空或預設立場的空間。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生病一定是因為沒有多喝溫開水,成績下滑一定是因為沒找名師補習,創業失敗一定是因為沒請「仙仔」排風水。畢竟,只要表面上講得通、也呼應某些既存預設,論者很容易自成一套說法,成為典型的歸因偏差。

近日,川普第一任期時曾任顧問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撰寫的一篇文章,在台灣引起廣泛討論,正是上述現象的具體案例:我早就說了吧!這個不好的結果之所以發生,一定是因為我一直很在意的「這個原因」!

在名為〈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的文章中,惠頓宣稱川普政府之所以對台灣祭出20%的關稅,是因為川普排斥台灣,而背後主因則是民進黨政府過度追求「覺醒」(woke)、進步派的社會價值,並且「無能理解、認同美國新右翼」,讓代表新右翼的川普無法接受。

然而,就如同每次生病未必都是因為沒有多喝溫開水,川普政府這次的關稅決策背後是否真的是因為不喜歡台灣?而即便真是如此,主因又是否出於川普對台灣政府採取的文化價值立場有意見?要將兩者的因果關係連結起來,不能那麼想當然耳,必須有實際的證據檢證。

惠頓的文章不僅徹底缺乏這些證據,也徹底無視其他國家所提供的反例,更禁不起邏輯一致性的檢驗。充其量,這只是一位美國新右翼人士的自我投射,是認為他個人的價值觀就能代表前老闆的行事依據,再搬弄前老闆的名號嚇唬人——用一句台灣熟悉的成語來說,就是狐假虎威,僅此而已......

全文閱讀:

貿易逆差與關稅的矛盾對決:川普十大經貿政策的目標與實現困境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追蹤社群 訊息不漏接:轉角FB轉角IG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