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困境:當個人的努力,被大環境的潮汐吞沒

Anne
·
·
IPFS
·

曾經的順風車:個人努力的黃金時代


在大時代的洪流中,個人的命運往往如同一葉扁舟,身不由己。有人乘風而起,也有人被暗流捲入。朋友的丈夫,就是一個令人深思的例子。

在 2005 年到 2018 年底這段期間,他和我一樣,在大陸搭上了經濟發展的順風車。他奮力工作,賺取了可觀的經濟紅利。這些紅利,不僅代表著個人的成就,也代表著對未來的期許——也許是更好的生活、更寬敞的房子,或是孩子優質的教育。


風向的轉變:回歸的代價與留守的困境


然而,時光走到 2018 年底,大環境的風向開始轉變。過去的寬鬆與開放,逐漸被習近平主政下的強力管制與封閉氛圍所取代。我當時因為無法忍受這種對個人自由的壓抑而選擇離開,這是出於一種個人價值觀的本能選擇,而非對經濟趨勢的預判。我並沒有預料到,這份直覺竟成了事後看來極其正確的「先見之明」。

我的朋友和她的丈夫,卻沒有離開。當時的我,並沒有他們那樣豐厚的經濟紅利。而他們,因為在大陸累積的資產,以及對未來仍抱持的樂觀,選擇了留下。

這正是這份經歷最令人心酸的部分。他過去的努力所換來的**「紅利」,如今卻成了他離開的「負擔」**。他被困在自己親手打造的黃金鳥籠裡,因為資產的沉沒成本,讓他捨不得也無法輕易割捨。


被吞噬的努力:大環境下的無力感


他還在持續努力工作,但已經很久沒有拿錢回家了。這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大環境的困境。過去,個人的努力可以被時代的紅利放大,讓奮鬥變得有回報。而現在,個人的努力,卻被大環境的潮汐無情地吞沒。他所賺取的金錢,可能被不斷貶值的資產、無法變現的房產,或是不可預測的政策風險所抵消。


時代的巨變:個人奮鬥的侷限性


這個故事,並非要論斷誰對誰錯,而是想點出一個殘酷的現實:**在時代的巨變面前,個人的奮鬥有其侷限性。**大環境的政策與走向,就像是一張無形的大網,它決定了我們能飛多高、走多遠。在一個鼓勵自由與開放的時代,個人的努力會得到豐厚的回報;而在一個走向封閉與管制的時代,個人的努力,可能只是為了在風暴中保持不被吞噬。


無形的財富:重新定義成功


不過,這份經歷也證明了,財富的累積不只存在於金錢。在大陸那段期間,我磨練了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對趨勢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在困境中重新開始的堅韌精神。這些無形的資產,讓我在回到台灣後,能夠重新定義自己的跑道。

僅僅五年的時間,我在台灣獲得的成就,就超越了我在大陸「最高光」時期的結果。這個對比讓我更深信,有時候,最珍貴的財富,不是存摺上的數字,而是那份不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地方,都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勇氣與實力。朋友丈夫的經歷,提醒我們,除了個人的努力與累積,對大環境趨勢的判斷與應變,同樣重要。


Made by Gemini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