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時間:虎鯨的饋贈
賞鯨船搭載遊客前往花蓮外海,海浪翻湧,忽然,遠方一群虎鯨浮現,黑白身影切開浪面。
緩慢開向這群虎鯨,其中最大的虎鯨長度將近8公尺,幾乎有船身的一半長度。紛紛游近船身,輪流跳躍式露出背鰭,讓船上的遊客興奮,有些虎鯨還會刻意從船底下游過去,好像是在跟船身玩遊戲。
各地流傳著虎鯨贈予人類「禮物」的案例,通常是動物屍體。有隻虎鯨再次浮出水面,但牠嘴裡不是蝠鱝,也不是海豹,而是一支老舊的提琴。木頭泡得發白,琴弦卻在風中顫動,發出詭異的嗡鳴聲。
「牠不可能⋯⋯是要我們演奏吧?」一名音樂系學生顫聲說。
果然,虎鯨在海面打了個水花,像是拍手催促。學生戰戰兢兢拉了一段旋律,沒想到虎鯨竟然和聲,用低沉的聲波回應,整片海水都在顫抖。
接著,虎鯨送來的,是一台打字機,佈滿藤壺。按鍵還會自動敲打,譜出一行行濕漉漉的詩句:
「請回答我,我已等待千年。」
遊客們驚恐,覺得是惡作劇,但詩人心裡明白,這是海神的暗號。
接下來的幾隻虎鯨,送來的禮物越來越怪異,詩人卻默默記下:
一面破鏡,映照出的不是遊客,而是陌生的臉孔,來自大洪水之前的年代。
一件懷錶,指針倒轉,船上的冰咖啡瞬間變回熱氣蒸騰,時間在船艙裡重煮昨日的早晨。
一隻鞋子,只有左腳,據說一名船員穿上後便開始夢遊,夜裡走到甲板與海對話,潮聲與心跳的交換。
科學家急著把這些「贈禮」搬上甲板,但每次只要一離開海面,物件就瞬間化為水,留下一攤鹹味的泡沫。只有在虎鯨注視下,這些東西才保持真實。
無論如何,船上的人都逐漸明白:這些禮物既不是交易,也不是友好,而是另一種溝通——某種荒誕卻真切的語言。
有人目擊虎鯨媽媽背負著夭折幼鯨,這頭小鯨魚重136公斤,為了不讓幼鯨屍體被海浪捲走,必須不斷將牠撈回,時而用身體頂著,時而咬住牠的小鰭,護屍行為長達17天之久。
來進行海葬的民眾,隨著虎鯨伴遊,默默灑下骨灰,浪潮翻攪悲傷,海洋揹負著每個懂得愛與告別的靈魂,那不是終結,而是一場漫長的哀悼。
或者,虎鯨其實是海洋記憶的搬運者,正嘗試把某種訊息交給人類。也可能,牠只是在玩一場龐大的惡作劇。
至於大海真正想說什麼,沒有人能翻譯。或許答案藏在會自己發言的打字機裡,只是我們還不敢把最後一頁讀下去。
「自從人類自掘墳墓,一場緩慢而漫長的哀悼,我已等待千年。」
補給時間:
有一位先知叫 以利亞。有一天,他奉上帝的差派,去告訴當時以色列亞哈王一個壞消息:「接下來好幾年,不會下雨,也不會有露水,除非我向上帝禱告!」
這是一場大旱災,因為人們離棄了上帝。
以利亞剛剛公開宣告大旱災,亞哈王和耶洗別王后把他視為「禍根」,想要抓他、殺他。上帝要他躲在基立溪,保護他的生命。
上帝對以利亞說:「你要離開這裡,到約旦河東邊的 基立溪 躲起來。你可以喝溪水,我會派烏鴉每天送食物給你!」
以利亞照著去做。每天早晨和傍晚,烏鴉就會叼著餅和肉來給他,他也喝溪水,安然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因為雨水一直不下,溪水也慢慢乾涸。
(參考《聖經.舊約.列王紀上》17章)
參考新聞:
不捨夭折幼鯨「揹屍游17天」!虎鯨媽又失去寶寶 心碎1幕重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