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

舒嫚
·
·
IPFS
·


本書為作者擔任《文訊》雜誌總編輯,於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

每月一期所撰寫「編輯室報告」文章結集,計五十四篇,

《我們種字,你收書》第一篇是2014年7月封總編與工作夥伴的「關懷列車」第一站

前往龍潭拜訪文壇耆老鍾肇政的〈魯冰花正盛開〉,

文化總會策劃「為台灣文學朗讀」廣播節目,也帶著工作人員在現場錄音。

聽了前輩作家親自念一段長篇小說〈魯冰花〉。

封總編關心八十、九十高齡的的作家,親自去安慰寂寞的老文人,

噓寒問暖,雪中送炭,替他們整理資料,免得一生的努力消失無蹤。

每年九九重陽節舉辦「文藝雅集」,邀請資深作家前來餐聚,

大約四十桌,許多很多年沒見面的老朋友,特別開心,

話匣子停不下來,散會時臨別依依難捨,願歲歲常相見。

編輯室報告除了寫文壇現況,有對雜誌專題的綜合描述,也有對前輩作家的問候與關懷,

既描繪過往的文學歷史,也對當代的多元文化現象有所觀察。

有作家的子女在《文訊》資料室看到母親寫給自己的手稿,

也有作家後人補上家中其他書籍,讓《文訊》作家全集收藏更完整。

封總編最難過的就是她長年記掛,時常問候的老病作家過世,

除了不捨緬懷文字外,《文訊》會主動辦理追思會,親送最後一程。

曾有作家半開玩笑地對封總編說:

《文訊》堪稱台灣文學界最佳「禮儀公司」或「生命事業」,

雖是笑談,其實正曝露出各級文化主管機關長期以來的失職與失能。

《我們種字,你收書》從2014年7月到2018年12月,

提到遠行的作家蕭白、阮囊、羅葉、金載憙、匡若霞、羅蘭、鄭清文、

畢璞、羅門、剛過九十歲生日隔日過世的張拓蕪,李永平。

讓封總編放心不下的事很多,無後的作家她代子女之勞,清寒的作家幫忙申請急難補助。

2003年國民黨決定停止刊《文訊》雜誌,她不只挺住了,沒讓這本文學刊物停刊,

還擴大版圖,成立紀州庵文學森林館,

文藝資料研究服務中心,《文訊》雜誌也歡慶創刊三十五週年。

寫了二十年,245期的編輯室報告,交棒給新任副總編輯執筆,讓文學花園繼續發光發亮。


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

作者:封德屏

出版社:爾雅

出版日期:2019/01/10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舒嫚對生活隨意就好。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舒嫚愛看戲《2》
53 篇作品

浴火之路

舒嫚愛讀書2
15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