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柔軟瞬間
吃完午餐,邊吃水果,Y低頭滑手機,眼睛盯著螢幕,突然像看到什麼要與我分享那樣唸出「與爸爸最難忘的回憶......」
「你有嗎?」他抬頭問我。
我想了想,回憶如夢境,極瑣碎的片段、凝結畫面快速地閃過幾個,思緒仍懸在半空,還沒能說出什麼。
「我有。」他接著說。
「該不會是爸爸去釣魚不讓你跟之類的?」我笑著想起他曾跟我說過的往事。
「不是,是爸爸牽我的手。」他說。
牽手?我驚訝地問「幾歲的時候?」
「國中畢業的時候。」
「這麼大了?是在什麼情境之下?」我繼續驚訝。
「是阿。國中畢業那時一直在幫家裡工作,忙了一整天,到晚上大家都還沒吃晚餐,就在去麵攤吃麵的路上,爸爸牽我的手。」
「還有其他人在嗎?」
「有,媽媽跟哥哥。」他繼續說。「我印象很深刻,爸爸的手很大很厚實,就像我現在的手一樣,但我的手沒他的粗糙,我記得他手上粗粗的感覺,因為我當時的手還很嫩,碰上爸爸大大粗粗的手,我記憶很深,就像粗粗厚厚的紙板。」
我對他以厚紙板來形容感到困惑,但我更想知道他當時內心的感受。
「那你內心是什麼感覺?」
「沒有什麼感覺。」
怎麼可能沒感覺?這麼印象深刻卻只有皮膚上的感受?
「沒有感覺『爸爸是愛我的』,還是什麼其他?」我繼續追問。
「那時候在家工作很忙,就一直在忙工作。爸爸非常嚴格,也從來不會有什麼鼓勵的話。」說到父親的愛,他感覺像是距離非常遙遠、從來沒有的東西。
「也沒有在那一刻覺得『我終究是爸爸的孩子』的那種感受?」
「我一直都是爸爸的孩子阿。」他似乎沒有聽懂我的問題。難道他內心的覺受感官從小就沒打開嗎?怎麼可能沒有屬於內心的、細膩的觸動?是只有Y這樣,還是普遍男性都是如此?不想感覺、不能感覺、不需要感覺、以為自己沒感覺?
「以你現在長大,一個成年男性來看待這件事情呢?難道不是一個嚴格的爸爸軟化下來的一瞬間嗎?」我又換了一個問法。也許是長長的父子時光中,那千分之一秒的柔軟父愛,造就千分之一秒的幸福兒子。我想,再怎麼嚴格、不懂如何為人父的人總應有這麼樣的瞬間。
他想了想說「大概吧。」
我的天!
其實Y每每提到父母總是不太開心的感覺,帶著埋怨。這次的故事是難得的柔軟。不連貫的描述與不精準的表達,我始終拼湊不出他家庭的樣貌,只知道他不開心、不舒服,早早逃離了那個家。我無法說什麼,只一再告訴他,他已經長大了,且長成一個很棒的人了,希望他能放掉與原生家庭的宿命。
「那你呢?」洗碗的時候,Y追問。
我腦海裡閃過一兩個畫面,跟爸爸的回憶還真是少,比較多是長大後的最近幾年,以成年之姿陪伴爸爸、重新認識爸爸的畫面倒是比較多。在脫口「一時之間想不太到什麼特別的回憶」的前半秒,一個遙遠的罩著朦朧光暈的畫面瞬間跳了出來,像夢的開始那般突然。
那是在老家,時間應該就是在國小之前吧。在客廳,只有我跟爸爸兩人,爸爸輕鬆地靠坐在椅子上,兩腿還伸直放在另一張椅子上,陽光從爸爸背後的窗戶灑進來,背光讓爸爸的樣子暗暗的、看不清。我拿著一本故事書,預備著被拒絕的心情問爸爸「爸爸,你可以唸故事給我聽嗎?」
爸爸竟然答應了,我又驚又喜。但並不是我預期的會有一些口語的變化或增加一些戲劇性的其他,爸爸照著書上的字句把故事唸完。雖然不甚滿意,但想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我要求爸爸再唸一次,但爸爸這次拒絕了「你自己看啦!」
聽完我的回憶,Y也很驚訝。「你竟然敢叫爸爸唸書給你聽!」我想這也是家庭地位高且嚴肅、被塑造成嚴厲家規的爸爸難得的柔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