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 第三天

三日書(Third Day)-閱讀即覺知與思考

Lior
·
·
IPFS
·
儘管紙本書攜帶不便,但我才能因此「專心」與書本內容相處,感受作者傳達的知識與所看的世界,沒有主觀評論、無人侵擾的思緒,允許我去聆聽、判斷,或是接受新知。


目前的我,沒有特別認為某一本書給予我極大的印象與啟發,

但對我而言,閱讀本身會不斷給我啟發。


不過,為了符合這次的題目,還是想說一下最近讀的書是《語言如何誕生和進化》,內容是以語言研究論文形式,講述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國家如何看待語言發音與符號。

由於作者出身日本,作者看到的語言關係跟身在臺灣的我看見的世界也有所不同──書中反覆以「擬聲詞」,像是「咕嚕咕嚕」舉例──透過無意義的發音,聽在不同國籍與年齡層的人類耳裡,是否有同樣的想法,以及人類與動物(靈長類)學習語言的邏輯是否一致。

然而,閱讀這本書時,若有學過日文的人應該更能體會作者想傳達的觀點,因為在中文裡,我們較少有擬聲詞,因此,閱讀過程可能會有點一知半解,甚至許多疑問與好奇。不過,我想這就是閱讀的樂趣,不用真正地跟人對話,就已經在「對話」, 即使觀點跟所閱讀的不一樣,也覺得有趣,因為這才是激發健康「思考」的感覺吧!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網路資訊太發達,

我們不得不承認手機、平板與電腦占用一天最多的時間,倘若有一天,網路沒了,那我們還記得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以前的生活嗎?


我們曾經投入最多的興趣是什麼呢?


在這樣仰賴網路(手機)的時代,我投入在反覆接受新資訊的刺激所產生的多巴胺中,直到某一天,成就感與滿足感開始鮮少出現在我的日常裡。


我忘記上次替自己開心或驅動我好奇心是什麼時候?

可能是幾個月前,可能是很近的時間,

但快速的節奏讓我覺得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


在這樣的快節奏、追求效率的生活中,

我也在摸索如何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

除了前兩篇寫的,在清晨、在一頓飯之間,

閱讀也是我能獲得將時間慢下來的習慣。


我習慣讀紙本書,雖然真的攜帶不便,

但正是如此,我才能「專心」與書本內容相處,

感受作者傳達的知識與所看的世界,

沒有主觀評論、無人侵擾的思緒,

允許我去聆聽、判斷,或是接受新知。

。···。···。···。···。···。···。···。···。···。

我是Lior,這裡是Hiraeth World,能夠分享任何聲音的地方,

若對我的文字有所感受,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找到一絲喘息之地。

若喜歡我的文字,也歡迎來Instagram找我↓

hiraethworld__freetothink/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ior這裡是HiraethWorld。Hiraeth,源自威爾斯文化,無法直譯。融合了懷舊、想念與渴望,像是一場對熟悉又遙遠之地的追尋——孤獨卻安全的歸屬。任何想法都可以被聆聽。我想創造那樣的空間,在這裡可以聆聽我從生活碎片中,擷取的感受語故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三日書(Second Day)-肚子餓是幸福的感覺

三日書(First Day)-在清晨的灰白縫隙裡找到自己

七日書(Seventh Day)-正常地過完吧!每天都可能是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