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切片人
旧城区的凌晨四点,总有一种湿漉漉的寂静。
雾气沿着砖缝和排水口往外爬,像是整座城市的呼吸。
林晓沿着巷道走到尽头,推开一扇半掩的铁门。
门后是一条窄长廊,天花板上吊着一盏昏黄的灯,光线在水渍斑驳的墙面上跳动。
长廊尽头的金属门上挂着一块磨损的牌子——“仓储 7-β”。
她敲了两下,等了很久,门才在轻微的齿轮声中缓缓滑开。
里面的男人戴着宽边防护眼镜,脸色苍白得像是常年不见阳光,头发有些油腻却整齐向后梳。
他没有自报姓名,只用一声短促的“进”把她引进来。
仓库中央堆着一排排带编号的金属箱,冷气机嗡嗡作响,空气里带着一股陈旧的金属味。
男人蹲在其中一个箱子前,拆开封条,露出整齐码放的塑封纸袋——
每个纸袋里只有一段文字、几秒钟的影像、或一个声音样本,像是从某个更大的世界里被精准切割下来。
林晓打量着这些碎片,开门见山地问:“这就是你做的?”
男人低下头,手里的动作没停:“切片。我们只处理片段,不负责拼图。”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打扰什么,也像是怕被谁听见。
“你知道这些片段会被拼成什么吗?”
男人苦笑了一下,嘴角几乎没什么弧度:“不知道,也不能知道。每个人只看自己那一格,不然就会被‘静音’。”
“静音?”林晓皱起眉。
“你不想知道。”男人的手顿了顿,眼镜后的目光有一瞬的空洞,随即又恢复麻木。
他换了个话题,像是在丢出一块诱饵:“有些片段在到我这儿时,已经被‘多重标记’。”
林晓捕捉到那个生涩的词:“多重标记?”
男人缓缓抬起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确认她能不能承受这个信息:“同一段素材,来自不同源头,却有相同的时间戳——像是有人同时在多个地方拍下同一个瞬间。”
她的心里蓦地一紧。
广播层里,那一帧闪现的影像——不同角度、不同清晰度,却指向同一刻——这就是“多源锚定”。
她正想继续追问,男人的眼睛忽然又空了一瞬,像是被某个看不见的开关切断了供电。
下一秒,他抬起手,机械地把那袋影像重新封进金属箱,动作干净利落。
“我该走了。”
他的声音平板、没有情绪起伏,像是完全丢掉了思考的能力。
林晓意识到,这是“静音”——有人远程切断了他的自主回应。
空气的温度似乎下降了一度,冷气机的嗡鸣声变得格外刺耳。
她没有再逼问,只是默默记住了箱体上的编号:β-412。
走出仓库时,天色微亮,雾气正在褪去,街边的广告屏闪过一帧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形——
0.12 秒,频率比上次略高,像是在逼近某个临界点。
林晓停下脚步,背脊一阵发凉。
她在心里默默记下:
第二钥匙,β-412,多源锚定……
这些词开始在她的脑海里,拼出一副尚未成形的图——一副可能决定她现实与记忆真假界限的图。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