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觉醒者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非常容易歪曲实际本质,抓不住核心问题,比如有名的人权威的人说过的话,其中一句话被单独摘抄出来就深信不疑.殊不知整体的内容和一句话的差别有多大,比如常被误解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人理解成“只要为自己就是天经地义”,却忽略了它完整原文的语境,其实它更接近“如果人不能自我修炼、修身立命,将难以立于天地之间”。断章取义是对语言和思想的双重背叛。看人也一样,大部分人在网络上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的人进行审判立人设。
社会更像一个巨大的养殖场,从幼时起,通过奖惩制度、名次排名、攀比优劣等方式,逐步在个体心中植入“阶层差异”的种子。成为日后内卷、竞争、焦虑的因,埋下了人与人之间比较、分化的种子。
随着时间推移与技术的发展,人性的摒弃(灵魂),依附于随着发展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直到自己离不开它,甘愿沦为这场游戏的棋子追名逐利,深陷其中。但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
我们早已陷入这场名为“文明”的游戏之中。
每一个被主流推动的社会力量,其实都是某种形式的剧本,摆脱它并不容易,甚至是痛苦的。以我为例就是足够叛逆,足够不听话,保持质疑,更多的时候保持沉默以观察者视角注视着身边目之所及。
有时我觉得“不合时宜”反而是一种清醒,就像庄子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只需要忠于自己的思考。
理解这场游戏规则之后我就下定决心开始改变,利用学习看书旅行去揭开我的疑问寻找属于我的答案,做到“反者道之动”

事实也是如此,我可以回到过去重新找回、重新开始、做我想做。写到这里觉得还是挺耗费精力的,我想是我还不够专注不够耐心。
最后我相信,因果不只存在于过去,更存在于现在与未来,表达是一种释放,记录是一种前行,哪怕没人看到,对我来说它就是进步的痕迹。
这篇短文或许也蕴藏着改变的力量,没人在意这都很正常,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希望可以做到能超越现实价值(想不出什么好词)而不仅仅是成为某种“被定义的人”
有人愿意顺应时代的洪流,有人则愿意走出洪流完成自我。无论哪种选择,都来自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内在的觉知。对我来说,我选择反思、观察、旅行、创作,这是我的游戏理解。是人塑造环境,还是环境改造人?也许答案因人而异,但我愿意相信,能影响环境的人,终究更接近自由。
若这是一场游戏,
我选择带着觉知地玩
若无法逃脱
那就不如看清、看透、看淡
然后,走出自己的路
你是否也曾在生活中感到自己像是被操控的棋子?你又是如何走向“觉醒”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