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曖昧都得恰如其分
那段日子,我在美食街某間櫃位上班,每天下午兩點才喘得過氣來。午餐時段忙得像戰場,後場油煙、櫃檯結帳、外送單、客訴、打掃,手一刻都沒停過。
我最怕的是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半那段空檔,客人不多,但人也開始虛。又得盤點,換零用金。
站著站著,就開始頭昏,眼皮垂,肚子餓得咕嚕叫,卻不能離開。
他是其中一位股東,不常來,但每次出現總是輕聲細語,動作俐落,穿著整齊,說話溫柔情緒穩定。
我們不是朋友,也不是曖昧對象,從沒單獨聊天過五分鐘以上。但他總能在恰好的時候出現。救了我好幾回。
有一回我撐得快不行,他遞給我一杯美式咖啡,淡淡地說:「你下午會累,這杯幫你提一下。」
咖啡他買的理所當然;我也會回請。我不喜歡欠人情。
還有一次,我孩子突然發燒,我正忙得抽不開,打給婆婆請她幫忙。她接了,卻在電話那頭劈頭罵我:「妳怎麼當媽媽的?只顧工作,孩子燒成這樣才說!工作就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在電話前啞口無言,眼眶一熱,想哭又不敢掉淚。我不工作誰給我錢?
他那天剛好在場。沒多說一句話,只輕聲對我說:
「兩點後人少了,妳先去接孩子,這邊我幫妳顧著。」
我說不出感謝,只點了點頭。
我們從未講過心事,也從未對彼此有過明確的表示。那一絲曖昧,淺得幾乎難以察覺。
是好感嗎?
或許是。
是喜歡嗎?
可能不是。
是生活裡某種被看見、被體諒的片刻,讓人想記住,卻不會貪心。
我們都是成年人,知道分寸,我對介入別人婚姻沒有興趣。
不是每個體貼,都非得兌現成愛情。
有時,一杯咖啡、一句「妳先去接孩子」,就足以填補慾望與愛之間,那一小段日常裡的空白。
他沒有愛我,但他曾溫柔地理解我。
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