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與窮人之間的差別真的只有金錢嗎?真正的窮人思維--區判:品味與美學的知識漫畫
區判:品味與美學的知識漫畫(La Distinction: Librement inspiré du livre de Pierre Bourdieu)改編自法國當代社會學大師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重量級著作《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一書。
有錢人與窮人之間的鴻溝真的只有金錢嗎?在現代講求平等的社會,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翻身致富的方法,好似有了錢之後,人人都可以致富後藉此翻身。這本漫畫用故事展示殘酷的事實,有錢人與窮人之間還有一道更大更難以突破的鴻溝----文化資本。
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從小地方就有所有差異,例如飲食、遊樂、穿著、打扮、購物等等,這些小地方的差異累積起來就成為巨大的文化資本差異,就算中產階級有了錢,依舊難以認知甚至了解比他更上層階級人的品味,更難以融入社群。
在漫畫原著Bourdieu的論點中,人類社會資本可以分成三種
經濟資本 economic capital:資產、收入
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知識、技能、品味、教育程度
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社會關係、人脈
漫畫中不只上述兩種階級的人對於飲食的強烈對比,也有經濟資本高但文化資本低的階級(「新興資產階級」或「新興富裕階層」),經濟資本低但文化資本高(教師、大學教授)等等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價值觀根深蒂固的差距。
這讓我想到我在研究所上文化管理的課程的時候,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測試,
請在以下三種音樂中選擇你喜歡的,你要聽多久都可以
1.Vivaldi: Concertos fantastiques | Amandine Beyer & Gli Incogniti
2.The Three Tenors in Concert 1994: Brindisi ("Libiamo ne' lieti calici") from La Traviata
3.Johann Strauss II - The Blue Danube Waltz
你的選擇會跟你成長的背景有所關連,自小生長在文化資本較高的環境,對於音樂的聆聽品味會較接近抽象,而非大眾或日常生活熟悉的樂句,而中產階級的喜好特別喜歡生命經驗中熟悉的作品;當然個體上還是有不同差異,但整體而言有這樣的趨勢。
但布赫迪厄的理論也不是全然沒有批評,部分較新的學者認為該理論對於文化產業等文化生產機構的理解不夠充分,使得在解釋一些當代文化形態的時候無法成立,例如一些藝術行動做為抵抗主流文化的次文化。後來有學者修正他的論點,稱為文化雜食者理論(Cultural Omnivore),將區判改為包容和廣度,而不再是排斥異己;以高文化資本的人來說,他們相對具有開放性、良好認知能力、世界觀較廣闊等;相對而言則是喜好較單一、狹隘。
最後書中隱約帶出這套體制是有機會改變的,不論是整體的改變或是個人的改變;之前研究所課堂中老師提到提升文化資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博物館,博物館各式的展覽能夠讓人的文化資本變得雜食寬廣,加上現在科技的演進,自主拓寬文化資本的累積才有辦法越過演算法追求同質性的資訊。就個人力量而言,文化資本的累積需要長時間不斷吸收各類資訊才有辦法累積出成果,沒有任何捷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