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 6

都說
·
·
IPFS
·

我們沿著出口往餐廳走,她邊走邊把這這幾年的事,快速帶過一遍。結婚的早,對象是同學,婚後才發現對方是個媽寶,很多事不動手,責任感不強,最後只能離婚收場。她講得很平,好像在說一個流程。比較難的那段是離婚後得自己撐起生活,照顧三歲女兒,有份欠缺沒特別強調,但我聽得出還在。

她接著丟幾條提醒,像臨時塞給我要背的重點:
– 大姊知道她離婚了,但今天不要講那些細節。
– 工作被問她自己會說「還順」,生活過得去。
– 關係如果被追問,用那種「最近有一起出去」的模糊句子就好。
整套沒排練,先求有再求好。

「這頓飯不簡單啊。」我小聲講。她嗯一聲,人已經望進餐廳。

大姊一家先到:大姊、她先生,還有一個兒童坐椅上的五歲小孩。她很節制地幫我介紹完就坐下。我向來挺會逗小孩,立刻用幾個簡單小把戲把焦點轉去小孩,先擋掉那些不好回答的開場問題。

大姊聽到我是台灣來的,翻菜單,把原本那組濃油赤醬的上海菜裡,插進兩道清爽一點的,說讓我比較好入口。用餐時,她先生夾一片剛切好的「台灣香腸」到我碟裡:「試試,道不道地?」外觀、斜切角度、油亮都像。咬下去那股自帶蜂蜜甜味也差不多。

我就簡單說:「做得很好。」大姊眼角明顯鬆一下。

聊天內容除了敘舊,多半與近來生活有關,她回答得穩,不拖泥也不表演堅強,就是把該給的交出去。而這個「帶個可能對象來」的念頭其實不難看出,大姊應該懂,但就不知是認同,還是配合,沒去拆穿。

她在提到放在重慶老家的女兒,語氣中有些不捨,時而停半拍又收回。
該我講時,我就補些安全碎句:「前幾天一起看的那個展人很多」之類的空話,不特別坐實也不否認。我的任務其實很簡單:逗小孩、轉換焦點、別多說,也別顯得太防備。

整桌像慢慢推的一盤棋,她顧她那條穩線,我守住空隙。
最後那盅湯撤掉,大姊放下紙巾,像隨口:「等會一起回宿舍?」

我愣一下:「宿舍?」這題不在事前的提示裡。

她馬上接:「他住飯店,臨時過來,宿舍那邊他可能不習慣。」語氣平平,就把後面延伸問題擋掉。

飯局結束前我有一絲絲的不祥感,暫時只能佯裝鎮定。出門時,大姊繞過來輕拍我肩:「今天謝謝你。」聲音只給我。那語氣不是對熟朋友,也不是純客套,像對一個幫忙演出的臨時人員致意。我心裡閃過一句:以我這種不怎麼專業的演法,大概拿不到任何獎項。

我們說要出去吹風、看一下江面再回去,這理由聽來很合理。大姊點頭,視線在她臉上停一瞬,確認場面還穩,才把那點擔心收回。

走出餐廳燈帶,人聲往後退,我們並肩又刻意往前多走幾步,留一個距離,好讓剛剛在飯桌上的人可以想像:這場戲還有續集,不會草草結束。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都說『都說』這裡有些故事要與你分享, 『都會傳說』相關的大大小小事情,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看看就好。 https://vocus.cc/LastFall/home 聯絡: [email protected]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