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鋼哥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都是被西方偽造的文明?|西方偽史論在中國的興衰

鋼哥
·
·
「西方偽史論」是一股在中國互聯網上浮現並迅速蔓延的非主流歷史觀點,其核心主張具有強烈的反智主義色彩 。
「西方偽史論」是一股在 21 世紀中國互聯網上浮現並迅速蔓延的非主流歷史觀點。Photo by Chris Czermak on Unsplash

西方偽史論」是一股在 21 世紀中國互聯網上浮現並迅速蔓延的非主流歷史觀點,其核心主張具有強烈的反智主義色彩 。西方偽史論者堅稱:

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等傳統上被視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代文明,其歷史真實性存在根本性問題,甚至是被西方人在近代偽造出來的 。

進一步地,該論調聲稱近現代西方在自然科學、哲學、政治制度等領域的諸多突破和成就,並非其原創,而是實際上剽竊自中國,並將其據為己有 。


啟發自俄國的陰謀論

有論者宣稱,除了中國之外的任何民族都從未創造出任何文明,所有西方文明都是西方人在近代竊取《永樂大典》等中國典籍後編造的故事。這種「反向抄西方」的話術,本質上被視為一種換個方式進行的歷史虛無主義

西方偽史論的國際淵源,可以一路追溯到俄羅斯數學家 Anatoly Fomenko 《新編年史》(New Chronology)理論,該理論對世界歷史的時間線進行了顛覆性重構 。


Anatoly Fomenko 的《新編年史》套書。來源:維基百科

Fomenko 的新編年史理論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偽歷史(pseudohistorical)理論,它對我們普遍接受的世界歷史時間軸提出質疑,Fomenko 著名的核心主張如下:

歷史被嚴重壓縮

Fomenko 認為,我們目前所知的古羅馬、古希臘和古埃及等古老文明的歷史事件,實際上都發生在中世紀,比我們普遍認為的要晚了一千多年。

Fomenko 主張,公元 1600 年以前的大部分歷史是被大規模偽造的,以符合某些集團的利益,例如梵蒂岡、神聖羅馬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


重複的歷史與人物

Fomenko 認為許多「不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實際上是同一事件或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複記錄。

例如,Fomenko 就聲稱特洛伊戰爭和十字軍東征是同一個歷史事件;耶穌基督其實是生活在 12 世紀,被釘死在約書亞山;而成吉思汗和蒙古人實際上是俄羅斯人。


古代文獻是偽造的

Fomenko 聲稱,包括中國和日本在內的許多古代歷史文獻,其實是將歐洲歷史翻譯成當地語言後形成的,這些國家的歷史最長不超過一千年。

簡單來說,Fomenko的「新編年史」理論試圖用一種激進的方式重塑人類歷史,將絕大多數古代歷史縮減到中世紀時期,並主張俄羅斯文明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西方偽史論在中國發芽

在中國,這股思潮的興起則始於何新。

2013 年,中國學者何新出版了《希臘偽史考》一書,公開質疑古希臘文明的真實性,這標誌著「西方偽史論」在中文世界中的正式發跡。

隨後,諸玄識、董並生、黃河清等一批學者也陸續加入倡導行列,並出版了《虛構的西方文明史》、《包裝出來的西方文明》等相關著作,進一步擴大了該理論的影響力。

而「西方偽史論」在中國的傳播與互聯網的發展密不可分。

「西方偽史論」在中國的傳播與互聯網的發展密不可分。Photo by Alejandro Luengo on Unsplash

相關影片最早於 2019 年在 Bilibili 出現,其數量在 2021 年快速上升,並最終於 2022 年在這些平台流行開來。透過短影音、直播和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形式的傳播,使得西方偽史論能夠迅速從小眾討論走向大眾視野,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受眾。

西方偽史論不僅否定西方文明的原創性,更進一步主張「西學中源說」,即西方文明的諸多成就實際上源自中國,是被西方剽竊並據為己有的。這種論調認為:

中國是萬事萬物的源頭,是人類唯一的知識起點。

例如,有觀點聲稱,西方文明是在近代竊取了《永樂大典》等中國典籍後才編造出自己的故事,甚至大膽將《永樂大典》說成是「工業革命的理論藍本」。將兩個完全不同歷史階段和文化機制粗暴嫁接的說法,被視為對中國傳統文獻真正價值與特點的貶低。


《永樂大典》。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西方偽史論」的傳播者常打著「去西方中心論」或「打破殖民史觀」的旗號。然而,這與西方學術界中的歷史修正主義(historical revisionism)存在區別。

西方歷史修正主義是一種旨在重新審視和解釋歷史事件、人物或時期,挑戰既有敘事,糾正偏見的學術思潮,例如,指出殖民主義的隱形邏輯或「世界史」中過度歐洲中心的偏見。這種修正主義必須建立在史實和邏輯基礎上,通過論證建立真理。

例如,學術界中存在對「西方中心敘事」的反思和修正,如《黑色雅典娜》(Black Athena)一書主張希臘文明源自埃及和西亞,並被 19 世紀以來的西方學界刻意「白化」與去東方化,這是一種基於證據的學術探討。

然而,「西方偽史論」則將這種批判推向極端,全盤否定西方文明的存在,這被認為是對文明多樣性的粗暴踐踏。這種行為最終不會提升中國的實力,只會讓一部分人沉浸在歷史神話中無法自拔,導致認知的偏差,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


「學術義和團」的末路

史學界和古典學界要麼完全不同意「西方偽史論」,要麼根本不想耗費時間反駁這些說法,認為其主張荒謬且缺乏基本歷史事實的尊重和理性邏輯。

2013 年,《求是》雜誌刊發文章《「學術義和團」的勝利》,批評何新「不提供證據,不講道理」,指出其《希臘偽史考》缺乏證據和論證。針對具體論點,學術界也提供了有力的反駁:

金字塔的真實性

針對 Fomenko 和黃河清關於金字塔是混凝土偽造的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埃及進行考古工作的研究員郭子林在 2018 年解釋。

金字塔建築材料上出現的小空洞,實際上是其主要材料砂岩因風化而變軟,導致部分沙子流出所致,這與混凝土偽造的說法毫無根據。

古希臘雕塑與建築

黃河清曾言古希臘雕塑、建築過於精美,且當時不可能有鐵器進行雕刻的說法。

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高峰楓在 2024 年接受採訪時引用《雅典廣場的石匠》和《餵養民主》等學術著作,具體展示了古希臘雕刻和農業生產的條件,證明其主張缺乏事實依據。

金字塔建築材料上出現的小空洞,實際上是其主要材料砂岩因風化而變軟。Photo by Osama Elsayed on Unsplash

高峰楓還指出,「西方偽史論」的倡導者往往將舉證責任推卸給反對者,這不符合學術規範。

學術界指出,信奉「西方偽史論」,必然要否定層位學、類型學、碳 14 測年等現代歷史和考古學界普遍使用的科技手段。這些方法不僅是西方考古體系的基礎,也廣泛應用在中國自身的考古成果,例如三星堆青銅器和殷墟甲骨的斷代。

邏輯上來說,選擇性地承認或否定這些方法是不可行的。此外,敦煌出土的《後漢書.西域傳》明確記載了大秦(羅馬)國情,這與西方歷史文獻形成互證。若西方歷史全盤皆偽,則中國古籍中與他國互證的記載也需重估,這將導致中國史學研究的孤立化。


從謹慎觀望到出手干預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官方對「西方偽史論」的態度呈現出保守和謹慎的姿態,並未公開支持或直接揭批。這種謹慎被認為是多方面考量下的結果:

一方面,直接挑戰西方歷史敘事,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提升的背景下,可能被視為對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拳出擊」,過度刺激西方,不利於當前的國際格局和中國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官方若要給出顛覆性結論,需要系統性、整體性且具有說服力的學術成果,這是一個複雜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大量的考古挖掘、文獻研究和學術論證,並克服語言、文化和意識形態障礙,進行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此外,官方也擔憂,國內長期接受西方文明教育的人群可能難以接受這種顛覆性結論,甚至引發內部反彈。因此,中國的文教體系、學校和教材在西方歷史方面顯得「比較慫」,這被認為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這種觀望態度在 2025 年 6 月發生了轉變。

一批長期宣揚「西方偽史論」的自媒體帳號被平台集體封禁,包括微信公眾號「生民無疆」、「文行先生」和抖音帳號「北極觀物」等,其發布的內容均被屏蔽。

這波封禁潮集中在 6 月 17 日左右,官方對此類內容開始明確遏制。儘管黃河清等「偽史論」支持者將此歸因於「西方偽史的衛道士們有預謀、有組織的統一行動,並非官方行為」,但目前尚無確鑿證據支持這一說法。

此前,2023 年 11 月,中國與希臘共同舉辦了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時明確表示,兩千多年前,中國和希臘兩大文明在亞歐大陸兩端交相輝映,為人類文明演進作出了奠基性貢獻。習近平主席還呼籲學界擔負起古典學研究的使命,為促進文明傳承發展、推動文明交流互鑑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的表態被廣泛解讀為中國官方對「西方偽史論」的間接否定。如果官方認同西方文明是偽造的,便不會強調其與中華文明的「交相輝映」和「奠基性貢獻」,也不會共同舉辦古典學大會並展出希臘文物。

這表明中國官方認可西方文明的真實存在和其歷史價值,並倡導基於事實的文明交流與互鑑,而非貶低他者來抬高自己。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