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的艰难对话
昨天和伴侣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对谈。我们从对理想关系的建模出发,反省我们关系里面的各种问题,对齐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结束以后,我们并排躺在地毯上,想象自己在小木屋里,听着窗外潺潺的雨声,这个画面我可能会记很久。
alignment cost怎么样才能减小或者克服?
我们一开始的分歧点在于,怎样才能弭平注定不同的两个人之间的沟通协调的障碍。我认为,找到完美伴侣,不需要沟通协调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的。那就需要love来帮助我们smooth out alignment cost,因为相爱的两个人,总是能够达到utility远大于cost的程度的。
而他认为,还是先要找到mindset大致相同的两个人,因为改变自己适应他人毕竟是会痛苦的,那如果mindset大致相同,可以把沟通协调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可以说是典型的一个相信主观能动性,一个交给命运了。究竟谁更理想主义?这样看起来,似乎我更加理想主义一些,我理想主义的相信爱的力量。但是我反过来又觉得找到mindset完全一致的人是不容易的,何况怎么定义mindset,在多大的scope上定义,也是一个问题,这样看,他也未必不理想主义。
什么是爱具体的人?
另一个焦灼的问题是,如果仅仅用mindset来描述一个人和自己的契合程度,又似乎过于没有人情味了。具体的人应该是irreplaceable的。除了思想,理念,三观上的契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些具体的细节。女人的感性可能在这个时候展现了出来。虽然我一直以来以理性自居,可是如果人仅仅是TA理念的集合体,未免无情。情之一字啊,一言难尽,很难定义,最近看张爱玲,余秀华,重看爱在三部曲,这迟来多年的情感体验,在初老的年龄,给我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具体的人,是他头发的硬度,他说话的方式,他的眼睛的形状,他的生动表情,甚至生气时候欲言又止的样子,是在一起的历史,感受,和回忆。虽然很多的层面看似都是physical的,而非精神上的,但是在我看来,它们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能不能把对方当作NPC?
感情里面适当的互相物化,互当NPC,是可以的吗?我们都受着社会时钟的左右,他也许把我当作可以一起生养孩子的搭档,我也把他当作是应付父母的挡箭牌。可是,被迫和主动终究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可以追求爱情更美好的样态,又何必退而求其次呢?拒绝当NPC,也许也是我理想主义的一部分体现。
当我们不把对方当NPC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看见”彼此。当我们聊情绪性格,当我们理解对方的处境,当我们暴露自己的伤痛,分享vulnerability,我们就更加确定对方是独一无二的。
Piecewise mindset?
退一步说,我们又如何能够说清楚,自己是在被什么样的mindset而左右,在亲身经历过事情之后,会不会有所改变。有多少是从父母那里不假思索继承而来,又有多少是自己真实想要的?伴侣说,他想要拥有traveller的mindset,想要成为intellect,想要稳定的家庭,又向往过当苦心孤诣的苦行僧。前两个是自己想要的,后两个更多来自父母的影响。他很矛盾。男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依然可能没有拥有一个稳定的mindset。这方面我其实要想的更早一些。我想当一个快乐的杂家,做一些帮助人的事情,仅此而已,不要辜负自己的时间和才能就好。
我们最不match的mindset在哪里?
我们各自写下我们心目中觉得mindset有差异的地方,这个部分是我收获最多的部分。
他的list:
来自父母的影响,他对家庭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也渴望一个稳定的环境
但是出于对父母的叛逆,他也很享受一些在生活方式上小小的对父母的背叛,他想过relaxed,authentic的生活,没有过多的规矩
希望通过共同的经历,兴趣和ideology和他人建立联结
主动向外寻求good experience,而不是局限在两个人的关系中
Enjoy nature in a playful way
对未来有想象,比如和孩子成为朋友,一起去玩,而不是只关注学习/成绩
我的list:
和女性经验相关话题,男性应该更尊重女性自己的想法,谨慎发言
要负责任的去过生活,relax不应该是第一priority
要更多的想as a couple的未来,而不是过分强调边界感
适当做planning,不要温水煮青蛙
适当谈钱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我们列了一个表,发现未来真的有很多不确定。在哪里落脚,要异地多久,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这次我们说好,要plan as a couple。哪怕最坏的情形,我们也可以携手去做志愿者,或者回国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想想,也并不是太糟。
Random followup questions:
爱我的人 vs 我爱的人: 我选了爱我的人,他选了我爱的人。
关于自由:他觉得我可以再自我一些,执着追求一些不世俗的东西,鼓励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太被他人的评价和社会期待束缚。他会一直support我,这一点很有安全感。
理解的家的氛围:他想要烟火气的家,想要有生活感的空间,想要养猫,甚至想要那种家里有宠物的味道。
关于结婚
我一直想不明白结婚有啥意义,现代社会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最近的想法是,这至少是个有意思的人生实验,这个有点子浪漫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情节,结婚并不意味着前面什么问题都没有,或者一定会幸福,但是是一种对合作信任相爱的关系的相信。
纵身一跃的勇气和冒险感,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回一些激情。
关于人生的hopeful
以前是不管什么事,总是觉得还是很hopeful,现在就觉得多多少少有那种成年人的挫败和无奈感,那种感觉就是,啊我终于被生活锤打成了一个合格的成年人。
其实还是hopeful,但是以前的hopeful不是intrinsic的,是别人或者外部给的,现在的hopeful是自己给的。也是从一个被mentor的人变成了mentor别人的人。
关于最不能忍受的点
我是否太实际,生活需要一些浪漫幻想和仪式感
我是否不够真诚
我是否没有关注到他人的情绪,神经太大条
更多爱的语言
更多的肯定
更多的礼物
更多为他人服务
平常心与安全感
我们需要两种东西支撑我们:安全感和爱,在一起不能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应该是基于快乐和爱,在一起不应该时时有不安全的感觉,应该放心在这段关系里面不会受到伤害。
我们丢失了刚来美国时候commit的勇气和平常心。可能是因为年龄,可能是因为由奢入俭难,可能是因为结婚,相对于独身,并不是一个super superior的选择。平常心意味着,我们可以坦然接受最坏的结果,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惧怕未来路上的波折和考验。接受冲突和内耗可能会一直存在。
平常心也意味着不要总考虑巨大的成功和失败而忽略了每一条路都是由很多具体的小事情组成的,把看似很大的困难拆开来看,一点一点去克服和处理小的事情,可以从中获得心流,而避免over thinking带来的畏难情绪。哪怕最后失败了,一路上的经历依然可以使你获得很多。
我们的未来会好好的吗?
未来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对于“好好的”的信心又有多少呢?
他说,有85%,其实非常让我惊讶。以他的犹豫程度,我猜只有60-70%。果然一段时间后,他说只有60-70%。 男人啊,上头的方式就那么几种。
他说,我们的共同点之一是都向往一种private的relationship,却同时觉得自己不得不fit in一种social norm中。我表示赞同。这确实是一个我们共同感到矛盾的点。他说这就是认知失调。心理学上讲,当行为不能完全被认知解释,出现mismatch的时候,认知失调会产生。这个时候,要不改变认知,要不改变行为。改变认知有很多方式,包括,否定关联,寻找其他动因,降低矛盾的重要性,增加符合行为的认知。很显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周末漫步,阅读和对谈
周末一大收获是在山上散步,在二手书店捡到好书,以及和伴侣进行了七个多小时的对谈。散步的经历之后再写。书却可以说一说。《美食祈祷爱》的作者在印尼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之后,却要面对必须结婚才能办理移民的尴尬处境。已经有一段婚姻并且对婚姻很怀疑的她,写了一本《committed》。书里对婚姻的看法是很有agency的。
她说:人们总是想要创造自己的privacy空间,长期一起生活的可能。不管什么宗教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人们总是想拥有privacy的长期的在一起。婚姻不过是体制发明了一个标签,来管理这种行为。因此,婚姻是人们发明的,离婚也是。这些都是规则也是标签。体制不能强迫人在一起,也没法控制人们要分开。所以,我们play this game,but go home and do whatever we want.
伴侣说,在这句话里面,他更有共鸣的是conforming的过程,而我却觉得,我更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在take this label之后,体制能否empower在其中的人,更好的过他们的生活,do whatever they want. 说实话这一点我比较悲观。
后来我们又聊到了我们的现状。我很生气和不满,我很少这么直接的表达情绪和对TA的失望。我谈到我变得没办法面对父母,开始担忧觉得母亲要得抑郁症。同时他是如何take a pessimistic approach to deal with our relationship.当错位出现,他没能很好的沟通,我也不够敏感。因此我需要主动的花很大的力气事后来沟通,我觉得疲惫不堪,也觉得我们的关系应该有两个人一起来经营,导向更积极的走向,而不是总由我来灭火和调整方向。他的不作为和害怕冲突,他的缺乏情感温度和回馈,他的摆烂和拖延,都让我对婚姻没有任何期待。婚姻仅仅是一个工具,一个短期解决我们焦虑的工具吗?
最后,我们同意接受对方的一些缺点,承认不满,但是一起manage it. 我要接受男性不可能完全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没有生育器官,没有女性荷尔蒙的催化,他们上头的方式很直接,有时候认准了某种观念也会很执拗。他也要接受我不能够共情他的一些想法,很多时候大而化之,不能feel the moment.
总体来说,我认为的一些小事情,在他这里很重要(是否合群,conforming,注重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主观的体验,需要一起in the moment而不是总在planning)。而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些东西,他理解不了(女性的情感需求,亲密需求,困难处境,社会家庭里不公平的待遇,家庭里面需要得到的support,男性的特权)。
短期来看,我们可以在婚姻中获得一些好处,功利的来看,我们都处在人生中相对艰难的阶段, 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a stable and committed relationship to flourish ourselves, 而不是被不确定性和焦虑所消耗,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相当aligned的点。尽管仅仅因为这个而结婚不那么符合我们对最“ideal”的关系的想象。长期来看,我觉得一直不断的学习,平等的沟通,多点理解,保证尊重,加深信任,我认为我们也许可以做好 (尽管有时我可能需要不断的 be aware我们的关系的状态并且不断提醒对方不要偷懒不要不沟通!!)。
谈话到最后,有很多情绪的东西我写不出,那种疲惫和困倦,从身到心,那种对自己的审视,照出荒谬的处境。最近的播客里面说,你会又爱你的老公又恨他,又爱你的孩子又恨TA。爱恨交杂的心态,让你觉得我不自由了不自在了,但是更充盈了,因为你没有选择躲避,所有的难都可以被克服了。也许最后每个女人真是百炼成钢,内心的惊涛骇浪不足为人道,才最终孕育出生活的珍珠。
待续未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