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不是壞掉而是需要更多的理解與喘息 致所有依舊勇敢生存的我們—《其實應該是壞掉了》

WencheWu
·
·
IPFS
·
「這個世界真是爛透了,爛透了。」呼應著書名,封面上的話看似消沈,經過其中故事的轉化,卻產生了不同的意義;或者可以說它們共同構成了後續的話語:「就算這樣我們還是要好好地、勇敢地活著;就算『壞掉』也沒關係的。」

好多年前,故事裡的眾主角們隱藏在城市一角掙扎活著,他們被逼視恐懼、回憶苦痛;陷於霸凌和反霸凌、家暴、傷害的反覆迴圈裡。他們說原諒容易,但忘記很困難;他們不怕不愛,只怕不懂得愛。

世代差異、教育普及,還有跟著網路飛快發展的科技與資訊傳遞,出生於1980、1990世代的人們,似乎正在面臨人歷史上最快速的變遷;而這樣的變化在帶來廣闊視野的同時,似乎也撕裂著我們與過去世代的關係。因為老一輩沒有經歷過,世代傳承的經驗將面臨挑戰,理應指引我們前進的人們成為了強大的阻礙,而我們也將注定在一片迷茫中跌跌撞撞地前行,嘗試走出自己的道路。也因為這樣的宿命,或許我們註定將成為「壞掉」的一代。

十則「壞掉」的短篇小說 也是你我的日常

《其實應該是壞掉了》當中寫的十則短篇小說,給人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內容擴及同婚、家庭關係、性觀念、城市歷史與荒誕的科幻情節,這些都是我們這一代多少經歷過的生命經驗,對於其中的掙扎也多少有些體會。儘管故事情節不太相同,情緒也有各自的悲歡離合,卻共同譜出了可以說是史上最自由的一代,所必須要面對的矛盾與自我質疑。在這十篇故事的另一個共通點,則是它們的結尾通常來得突然,卻又帶著一種特殊的、如同漣漪般的韻味。

老實說,或許是太過於日常,書中的情節在讀完之後並不會在讀者的腦海留下太多的印象,對我來說少數記得的,甚至是在〈轉彎,再轉彎〉裡,反覆對於廁所衛生紙是否直接丟垃圾桶的討論;但神奇的地方在於,就算是如此,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是會得到一種被理解的感覺,彷彿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傾訴、甚至經常不被其他世代所理解的想法與委屈,就像是封面所暗示地被好好接住了。

「這個世界真是爛透了」 但我們還是要好好活著

「這個世界真是爛透了,爛透了。」呼應著書名,封面上的話看似消沈,經過其中故事的轉化,卻產生了不同的意義;或者可以說它們共同構成了後續的話語:「就算這樣我們還是要好好地、勇敢地活著;就算『壞掉』也沒關係的。」藉由這些故事,作者高博倫擁抱了與眾不同的我們;那些曾經與整個體制、傳統社會對抗,為了理想中的生活奮鬥而遍體鱗傷的我們,這一路走來並不是毫無意義,甚至因為那些看似「壞掉」的傷疤,註定將讓我們成為最勇敢的一群。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