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U盤的時間
夜深了,桌面上躺著三支U盤。它們不發光,也不發聲,靜靜地躺著,像三枚被時間遺忘的徽章,在檯燈柔和的光暈裡投下淺淺的影子。
最上面的那支,是ThinkBook的銀灰色外殼,設計現代,質感冷峻。它曾經是我工作時的得力助手,存過無數文章、拷過重要資料,見證過無數個忙碌到天明的夜晚。可如今它像一位早逝的年輕人,壞得突然,無法格式化,連電腦都不再認得它。每一次插入,都是一次無聲的告別。
中間那支,是柯達的鮮黃外殼,紅字清晰地印著64GB。明知它是貼牌產品,明知它不會長久,我還是買了下來。只因為那個經典的紅黃配色,讓我想起膠片時代的柯達,想起北京胡同口那家老照相館,想起那個還願意用膠卷慢慢記錄生活的自己。它壞了,但我始終不捨得丟棄。它是情懷,是記憶的符號,而不是工具。
最下面那支,是2008年奧運會時買的聯想U盤。黑銀相間的配色,已經有些褪色,卻仍清晰可見“World Ducati Week”的字樣。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活著,完好如初。十七年光陰流逝,它見證了我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遷徙,見證了我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見證了我從不在意品牌到學會精挑細選。它像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兵,沉默但堅定,不炫技卻最可靠。
我凝視著它們,忽然覺得,人的一生也像這三支U盤。有些人光鮮亮麗,出場驚艷,卻很快崩塌;有些人充滿情懷,承載理想,但終究無法抵抗時間的沖刷;而有些人,默默無聞,不張揚不喧嘩,卻能陪你走過最長的路,成為生命中最可靠的依靠。
在這個追求速度與容量的時代,我們總是追逐著更大、更快、更閃耀的,卻忽略了真正珍貴的品質——持久、可靠、能經受時間考驗。我不想混吃等死,不想做轉瞬即逝的流星。我想成為那支老U盤——不一定最大,不一定最快,但一定最耐用。我想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做一個能留下痕跡的人。哪怕只是為後人留下一篇文章一盞燈,哪怕只是讓某個陌生人,在某個深夜,讀到這段文字時,能感受到一點點溫度和共鳴。
U盤壞了可以換,但記憶不能。數據可以遷移,但情感無法轉移。人生也許不能重啟,但可以被記住,被傳承,被賦予意義。
我願意被記住,不是因為我曾經多麼耀眼,而是因為我曾經真實地、努力地活過,因為在我有限的生命裡,留下了無限的記憶與溫度。就像那支老U盤,雖然容量不大,卻裝滿了最珍貴的時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