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從未張嘴,歷史偏愛笑話:這都甚麼年代了誰還罪己啊,外耗啊!

歷史不由人所書
·
·
IPFS
·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省己身的人也不能成為好明君

  說到罪己詔,想必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最為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畢竟某小說網中的歷史題材,總是將這個場景寫為「被五姓七望迫權,被士族脅迫,屈辱地寫下」。

  但,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歷代寫罪己詔(明君限定)的皇帝不少。除卻唐太宗「因玄武門之變觸犯天怒導致災害連年」的代表作之外,還有耳熟能詳的東南枝哥(崇禎),自責天下災難不止的漢文帝。

  要是有人看古代宮斗片,估計還能再說一個康熙(原因:地震)。

  為何堂堂皇帝居然會甘願自污帝威,寫下各種罪己之書?原因就在皇帝的另一個稱呼中——天子。

  天子是甚麼?天之子,老天爺的親兒子。

  天道之於他們無異另一個爹,所以在天子們的治下如若出現世道混亂的情況,他們就會想:啊,老爹怎麼又生氣了啊?我……不對,朕做錯了甚麼?

  生怕天道在夢裏把他們壓在膝蓋上打屁股,不少在位時有天災發生的皇帝,就會選擇連夜寫檢討,火速滑跪——爹我錯了!

  但,罪己詔又不止罪己,天子們還會順便頒佈國策。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天降異象,某位漢朝皇帝立即開始謹言慎行,三省己身,甚至定制各種諸如減稅和節約糧食一類的制度,寫在罪己詔中連同愧疚一同頒佈出來。

  甚至連自己在政事上有錯,他們也會寫下罪己詔(明君限定)。

  約等於他們對黎民百姓說「朕錯了balabala……為了補救我希望眾民配合我balabala……眾致一心抵抗天罰」。

  潛台詞:天道老爹我不僅道歉,我還想到了這麽多補救方法,快收了神通吧……甚麼?我都道歉了你還生氣?那我就……

  繼續寫。

  我檢討了我改過了,你可以不原諒,但你還蠻不講理胡攪蠻纏,把這過錯讓天下承擔,就是你有病!朕讓讓神經病怎麼了?

  咳。

  總的來說,罪己詔作用很多,安撫民心、道 · 把自己放在道德高位 · 歉、施行新政、自省己身……

  所以,當時五姓七望別說迫唐太宗寫罪己詔了,估計他們還生怕自己被唐太宗寫進去,第一條新政就是代天推平他們吧(笑)。

  總之全套 combo 打下來後,誰還敢說天子道歉沒誠意?

  反正比不寫檢討的傻逼上司有誠意多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