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46象:習近平軍權會先被張又俠取代、習皇在六中完全下台、之後會發生政變?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查資料、動腦玩推理。
3,若不喜內容,可以選擇按鍵離開本頁面,不需要還生氣動怒當噴火龍喔。
4,雖然數度試著精簡,但整個推理內容含資料,文章只有長和更長的差別。
———————————————————————————————————————————

【讖】
一,黯黯陰霾:
黯:深黑色。《說文解字.黑部》:「黯,深黑也。」
黯黯陰霾:顯示整片天空都呈現著深黑色,無光黯淡的樣子。
配合後一句「殺不用刀」,表示這整片天空下的人們在遭受著「殺不用刀」的生命威脅。
二,殺不用刀
殺:以刀或武器使人或禽獸等失去生命。
1,「殺不用刀」,使用「殺」這個字,是否意味此事是有人有意使其發生?
2,「殺不用刀」的方法:諸如口誅筆伐、殺人誅心、造謠抹黑、輿論壓力,也可能是環境污染、有毒物質、傳染疾病⋯⋯。
三,萬人不死
1,不死,不代表沒事,在「殺不用刀」的方式裡有一種是「病」,特別是高傳染高致死的傳染疾病。
2,「萬」+「病」 = 「癘」。
癘:瘟疫。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
「瘟疫(英語:Pandemic),也稱大流行,是指某種流行病的大範圍爆發,這種疾病往往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和致命性,可以在短時間內引起大規模的病例和死亡。」
萬人不死 = 癘 = 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的流行性急性傳染病。
四,一人難逃
一人難逃:人無法逃離某空間、某場域,亦即被囚禁或被困住了。
一人難逃 = 一人被關在某空間(口)裡 = 囚。
五,與現實對照
1,COVID-19全球大流行疫情(2019年12月~2023年5月)
COVID-19又名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該疾病在2019年12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首次爆發,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逐漸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是目前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
2,中國「清零政策」下的「封控」
在清零政策下,中國各地視情況實施不同程度的「封控」,封省、封城、封區、封大樓,管制人員的進出。
———————————————————————————————————————————
【頌】
一,有一軍人身帶弓
(一)拆組成「一人身帶弓,有軍」
1,「一人身帶弓,有軍」 = 「大身帶弓,有軍」
= 名字有大,姓氏帶弓,擁有軍階、軍隊或軍權的人。
2,符合線索(軍權身分、名字、姓氏)的人物,目前指向:張又俠。
張又俠,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上將軍階。
(二)拆組成「一人弓,身帶有軍(有軍、身帶)」
1,一人弓 = 夷。夷:(1)誅殺、鏟滅。(2)使平坦。
夷,因為它誅殺、鏟滅的意思蠻明顯的,作筆名或字號是有的;但若作為平常的名字,以「平」替「夷」的可能性較高。《說文解字.大部》:「夷,平也。」
推測:一人弓的「夷」應該是名字,可能表示此人名字裡有「夷」或「平」字。
2,身帶有軍
帶:帶領、率領、領導。
「身帶有軍」比「有軍」多加「身帶」二字,突顯該人在帶領、領導軍隊上的權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階。」
3,「一人弓,身帶有軍」
= 名字有夷/平的人,率領中國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人。
4,符合線索(軍權身分、名字,尚缺姓氏)的人物,目前指向:習近平。
習近平,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無軍階。
———————————————————————————————————————————
二,我是白頭翁
(一)白(頭)翁 = 習
1,白頭翁的特色是頭上長著一叢白羽。白+羽 = 習。
2,「白、翁」二字猜字可取「白、羽 」 ,白+羽 = 習。
頭為姓氏,此人姓氏為「習」。
前面名字「一人弓(夷/平)」所缺的姓氏在此,姓氏:習。
3,對應現實,已經明確可知:
「一人弓,身帶有軍」 = 習近平,率領全國軍隊(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人。
(二)白頭(翁) = 皇
1,頭,可指首領、王。「頭」的平替字可為「王」。
白+ 王 = 皇。
2,對應現實:
習近平身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五代最高領導人,身上的職位有:中央黨書記、中央軍委主席,以及國家主席。中央黨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在原本的設計上就沒有任期的限制,惟「國家主席」在原本憲法的規定是不得連任超過兩屆,然而該限制在2018年被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得以終身制,習近平也因此而被戲稱為「習皇」。
(三)整理以上,「我是白頭翁」的可能解:
1,我的姓氏 = 習。
2,我是習皇。
三,只言
(一)只言 = 只說。
只言我是白頭翁 = 只說道:「我是習皇」。
(二)「只言」 = 「唁」
1,「只言」 二字猜字可取「口、言」,「口 + 言」 = 「唁」。
查「唁」的意思:
(1)對遭遇喪事的人的慰問;慰問死者的家屬。如:慰唁家屬、發函致唁。
(2)安慰;對遭遇非常變故者的安慰。如:「為有司所劾削階,朋友唁之。」
四,唁我是白頭翁(唁我是習皇)
(一)慰唁習皇,習皇因為何事而被慰唁?
1,習皇遭遇至親喪事,習皇作為家屬而被慰唁?
2,習近平在「習皇」之外的其它身份職位上遭遇變故打擊,因此被慰唁?
習皇身上的職位有:國家主席、中央黨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被慰唁時,習近平依然還可説「我是習皇」,表示他在「國家主席(國家元首)」的職位上並未改變。那麼會是「黨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職位發生異動、被解職嗎?
(二)慰唁習皇的人是誰?
1,出現在這裡去慰唁習皇的人物必然不會是個與事件不相干的人物。
本象人物除了習近平,還有張又俠,推測很有可能是張又俠對習皇表達慰唁之意。
2,那麼張又俠又是以什麼身分去表達慰唁?
很有可能是以繼任者的身份,畢竟除此之外其它身份的人出現在這裡並沒有什麼意義。
3,推測:張又俠會取代習近平在軍事上的權力和身份,成為新任的「中央軍委主席」。
(三)如果習皇的「中央軍委主席」被張又俠取代,那麼習皇的「黨書記」一職呢?
1,「國家主席」相當於「虛位國家元首」,代表國家進行國事活動和外交,但沒有實質的決策權。「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才是真正擁有實權的最高領導人,是掌控黨、政、軍實際核心權力的角色。
2,按照中共慣例,槍桿子都是握在黨最高領導人手上;除了鄧小平手握槍桿,但黨中央的最高領導人是胡耀邦—趙紫陽,只不過在重大決策上他們還是要請示鄧小平這位真正掌握實權的最高領導人。
3,如果解除習皇「中央軍委主席」這個有實權的職位,沒道理還保留另一個有實權的「中央黨書記」職位給習,除非是保留該職位而實權掌握在他人手上的情況。
目前的推測為:
(1)習皇「中央軍委主席」的職位會被解除,改由張又俠接任。
(2)習皇還會繼續擔任「國家主席」這個沒有實質決策權的「國家元首」。
(3)「中央黨書記」一職,或被解除,或保留職位而實權握在他人手上。
———————————————————————————————————————————
四,東邊門裡
(一)何謂「東」?
1,地理區域:指中國境內經濟發展較好的東部沿海區域。
2,「東」是否有意涵著時間?方位東 = 神獸青龍。
若是「東」要與時間做關聯的話,有「青龍年」這樣的年份,青龍年即甲辰年。
青龍年為60年一次,接近現在的是:1964、2024年、2084年。
1964年是中共四清運動期間 ,2084在59年後。
2024年是距今最近的青龍年。
(二)「東」字的「邊」,以及「門裡」
1,「東」字的「邊」:
「東」字,中間為「申」,若取上下邊,去掉中間「申」,可為「六」。
2,「門裡」:
(1)若「東邊」是東字取邊,那麼「門裡」應該是在「門」找字,但「門」裡無字。
「門裡」的意思是:屋內、屋裡、屋中。「門裡」的相關字有:「內、裡、中」。
(2)到「東邊」尋找「門裡」的線索:
「東」的中間為「申」,「申」字與上面「內、裡、中」相同的有「中」。
「門裡」探得的字指向:「中」。
3,結論
「東邊」解出「六」,「門裡」解出「中」,「東邊門裡」 = 「六中」。
「六中」會想到的是六中全會。
(三)與「東邊門」有關的「東門」典故
1,東門黃犬、東門逐兔:
這兩個成語都出自《史記·李斯列傳》,典故源於秦朝丞相李斯被趙高誣陷謀反,臨刑前與其子訣別時的感嘆。這兩句成語都用來比喻身居高位,享受權勢,但最終卻遭到不幸,追悔莫及。
2,東門行、拔劍東門去:
「拔劍東門去」出自《東漢.樂府詩集.東門行》。表達的是:底層人民在絕境中,因貧困而被迫拔劍反抗的故事。 詩中呈現了社會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以及他們的反抗精神。
3,若是用上述二則典故來解「東邊門裡」,表現出來的是:
身居高位的官員面臨著被異己藉端鬥爭清洗掉的風險,底層百姓在社會不公、謀生不易的困境中的掙扎與反抗。
官與民都處在不安的狀態,如果壓力超過臨界點的話,或許可能被逼得反抗吧?
———————————————————————————————————————————
五,伏金劍
(一)金劍
劍:武器,兩面有刃,中間有脊,下有握柄。因具有雙刃的特性,因此也用雙刃劍來形容事情之具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既可傷敵,亦可傷己。
1,金劍 = 金錢之劍
金錢可涉及的範圍,如:金融、財金、經濟、貿易⋯⋯。(以下皆以「經濟」作為代稱)
經濟問題的處理是一把「雙刃劍」,若處理得當則問題迎刃而解,處理不當恐被反噬。
2,金劍 = (政治)改革之劍
「改革」之意出自「金曰從革」 :(1)金具有改革、變革的特性。(2)經由變革的過程才能得到金。
改革皆源自於對現狀的不滿,謀求對既定的改變。
不滿見諸「東門」典故,有高官在遭遇鬥爭時的不安、後悔與追懷,有底層百姓在困境中掙扎的絕望、憤怒與反抗。
3,結論
金劍,指經濟與政治改革的問題。若處理得當,則困難可迎刃而解;若處理不當,則恐被反噬。
(二)伏金劍
「伏金劍」的二種可能性:
1,伏金劍 = 蟄伏著金劍
蟄伏,表示問題雖然存在,但尚未在檯面上引爆開來,處於潛藏的狀態。
若是一直保持蟄伏狀態,表示問題影響不大或終會解決,但若是沒有發生異動、變化也就不會書寫在此,因此未來可能的發展是:蟄伏的問題終將浮出檯面、引爆開來。
推測:蟄伏的經濟與改革問題,終究會嚴重到成為執政當局難以挽回的大型災難。
2,伏金劍 = 伏於金劍之下
習皇最終會因經濟與改革問題的惡化而失勢下台。
(三)是否有「伏劍」的意思呢?
伏劍:以劍自刎,是一種自殺的方式。如:「遂伏劍而死」、「引身伏劍」。
現代用劍者幾希已,若是用武器自殺的話,槍比劍方便,譬如希特勒用槍射擊太陽穴自殺。會如此猜測,是因為在「東邊門」有「東門」的典故,「伏金劍」這裡也有「伏劍」一詞,二邊存在一種對稱感;但作者的意思裡是否有包含「伏劍」的意思?有待觀察。
———————————————————————————————————————————
六,「東邊門裡伏金劍」整句解
(一)東邊門裡 * 伏金劍
1,個別所得:
「東邊門裡」帶出來的時間有二:(1)2024年。(2)六中。
「伏金劍」帶出來的事件有二:(2)潛伏著經濟與改革的問題。(2)主角伏於金劍之下。
2,「東邊門裡 * 伏金劍」的組合:
(1)「六中」 * 「伏於金劍之下(習皇下台)」= 六中全會時決議:習皇下台。
(2)「2024年」 * 「蟄伏經濟與改革問題」
= 在2024年之前已經蟄伏的經濟與改革問題,在2024年之後問題開始浮出檯面、引爆開來;2024年是重要的分水嶺、關鍵性的一年。
(二)「東邊門裡伏金劍」大整理
1,2024年之前經濟與改革問題還處於蟄伏狀態,2024年之就開始浮現、引爆。
2,因經濟與改革問題處理不當而導致習皇下台,時間在中共中央「六中」全會。
3,附加可能情境:
(1)東門黃犬(官員因派系利害鬥爭,面臨下台、拘禁、判刑、死亡的風險)。
(2)拔劍東門去(百姓面臨社會不公、謀生不易、生活困難的情況)。
(3)高官和百姓都處在不安的壓力狀態,超過臨界點,可能發生反抗的行動。
(4)習皇在六中全會否下台後伏劍(自殺)?
(三)關於習近平的下台
習皇若在六中下台,應該是指解除他黨、政、軍的全部職位,但是到六中開會時,他身上還有幾個職位可解除?推敲習近平的下台過程:
1,習皇的「中央軍委主席」職位會先被解除,改由張又俠接任。
2,習此時依然是習皇,繼續擔任「國家主席」這個沒有實質決策權的「國家元首」。
3,推測「中央黨書記」一職,或被解除,或保留職位而實權握在他人手上。
4,因此習近平在六中全會開會前還具備的身份,其可能性有:
(1)只有「國家主席」的身份,「中央軍委主席」和「中央總書記」的職位被解除。
(2)是「國家主席」,也是「中央總書記」,但總書記的權力控制在別人手上,習皇並沒有實權。
5,六中全會上,習近平將被解除剩下的全部職位。
———————————————————————————————————————————
七,勇士後門入帝宮
(一)勇士、後門、帝宮
1,勇士:
(1)指敢於抗爭的人民群體。
敢於抗爭的人民群體可能集會抗爭,頂多可以做到霸佔政府機關的層次,但要進入到中央權力機構掌權或分權,可能性就不大了,持有武力的軍隊和武警不是手無寸鐵的人民能持續抗衡的。
(2)勇士,包括武官和文官。勇 = 武官。士 = 文官。
能「入帝宮」做到在中央權力機構掌權或分權層次的「勇士」,應該是中央軍委、中央政治局委員、高階將領、高階文官這個等級的武官和文官。
2,後門:指不正當的途徑。如:走後門。
3,帝宮:古代國君居住的宮殿。放在現代是指官邸,再擴大範圍可以是中南海核心區。
(二)「勇士後門入帝宮」解
中共國是以黨領政、以黨領軍,凡是黨所不同意的行徑都是不正當的、非法的行徑。
推測:
1,後門 = 不正當的途徑 = 黨不同意的非法行徑 。
2,用黨所不允許的行徑「入帝宮」,形同政變、造反。
3,勇士後門入帝宮 = 文武官員聯合起來對當時的執政者發動政變。
(三)「勇士後門入帝宮」,政變的結果可能是什麼?
嘗試推敲政變可能的結果:
1,如果政變失敗,該政變完全被執政當局所撲滅,那麼不過是一場小插曲,大局依舊。而大局若沒有改變,也就沒必要在記載變化的預言書《推背圖》裡記上一筆,因此對政變失敗、大局依舊的可能性,先予以排除了。
2,以「入帝宮」來作爲通篇的結尾,很容易讓人認為這場政變是成功的、原有執政當局被政變團體取代、政治在擺盪後又回歸平穩,這很符合人們對故事結尾的美好期待。
3,但是,「入帝宮」能直接代表奪權成功嗎?
「入」只是「進入」,並不保證一定登頂、完全取代原有政權;從「入帝宮」到「登大位」,中間還是有不容小覷的距離和難度存在。
4,如果這場政變在成敗之間,雖未完全奪權成功,但嚴重打擊到執政當局,削弱或分割其部份政權,則此次政變就代表這二派的勢力已經完全地、正式地決裂了,而在雙方誰也無法完全克勝對方的情況下將會形成二座山頭的對抗。
若是按此推測,那麼本象故事結尾則變成是在預告中國的下一個新篇章將是:分裂的開始。
5,《推背圖》46象的故事結尾到底是走向哪種模式的結局與展開?
是政變成功,然後⋯⋯?還是分裂為二,然後⋯⋯?
———————————————————————————————————————————
【卦象:風水渙】
渙:離散、分散。這是「渙」字最原始的含義,表示原本聚集在一起的事物分散開來。
《說文》:「渙,流散也。」
《雜卦》:「渙,離也。」
渙卦卦象是風行水上。風可推波助瀾,風若大則水不平靜,波紋激盪、波濤起。
推測渙卦可能意指:中共政權動盪、渙散的局勢。
———————————————————————————————————————————
【看圖畫,腦洞大開】
一,畫中人物的眼睛
畫中人物應該是習皇。
1,上下眼皮似乎是合著,眼睛閉著嗎?
閉著眼睛代表什麼意思?為什麼不睜開眼睛看?是不想還是不能?
若是不能,代表的是:被控制、不自由。
2,人物兩眼下方各有一小點,是痣嗎?這個有代表什麼意思嗎?
二,人物的雙手握拳在胸
左手握拳的方式是手背向外、掌心向內側握,似乎是在面對什麼的防禦姿態。
右手握拳的方式是手背向內、掌心向外側握,似乎是在抵抗阻止來自外側的什麼。
習皇在防禦、抵抗什麼?黨中央勢力?軍方勢力?其它的可能呢?
三,圖畫中有三處大小不一的純草叢,另有一處有草叢、也有竹子。
草、竹子代表什麼?草綠軍服嗎?草綠代表軍隊?竹子會是火箭軍嗎?其它可能性呢?
———————————————————————————————————————————
*註1:(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軍事上相關的一些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第十五條,「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第十六條,「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
3,《中國共產黨章程》:
第二十三條,「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由中央委員會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
4,《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階條例》:
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銜。
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註2:
1,「中共中央軍委會」和「國家中央軍委會」統稱「中央軍事委員會」。二個軍事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基本相同,實際上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維基:中央軍事委員會 )
2,「多數情況下,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由一人同時兼任。」(維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