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來的回顧

暖洋洋的羊妞
·
(修改过)
·
IPFS
·

熊孩子的小學六年,對媽媽來說就是一段自我成長的慘痛經歷,從自信滿滿到備受打擊,再來深刻自我檢討,到自我懷疑,最後掉入自我懷疑憂鬱的谷底,從谷底爬出來的路程很辛苦,我甚至覺得比我離婚前那段時間還煎熬,起碼離婚前的煎熬,我還知道做錯事情的不是我,但是在熊孩子這裡,我甚至不確定錯的到底是不是我?

他在團體裡面特別,我們在他上中班以後就知道,從那個時候,我跟另一半就很積極的想要知道他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在各種管道之中,意外接觸了皮紋測試,也確認我家孩子不是亞斯那種(但其實他有亞斯某些特質)但也一樣不好處理的逆向思考。(將四種大類補充貼上)

furen.life/blog/piwe... (請參考)

(一、逆向思考型:特質是「逆向思考」,所以思維方式很與眾不同,容易讓人誤會為「故意唱反調」。但其實這類型特質的人是有很獨特的思考能力、行事作風,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創意,或者跳脫框架的解決方案,是很有挑戰性的一種特質,也很有獨特性,都常都是難得的人才。

二、反應制約型:「情緒容易影響學習」是最大的特點。對於「讓寶寶不開心」的學習環境,會呈現「關機」狀態,不想學。但「寶寶很開心」的項目、情境,會呈現海綿式學習,快速、大量吸收。因此,學習情緒管理是這類特質的人的重要人生功課,才能避免因為情緒而影響了工作、學習、生活,

三、認知學習型:思考方式較為主觀,不容易接受別人意見,溝通時,重視完整的邏輯、細節。重視朋友,容易受朋友影響,爸媽如果能以朋友的方式與這類特質的孩子溝通,較能維持良好親子關係,孩子也比較能接受爸媽的建議。

四、模仿學習型:遵守道德規範、保守,也重視父母的意見。學習時,會選擇自己認同的「偶像」,用模仿的方式習得能力。充滿彈性,可塑性也強,因此,「環境」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

但是當時不知道原來老師影響更大,低年級老師是個新老師,年輕可愛漂亮,但是沒有帶低年級經驗,只有帶過高年級三年,就因為戀愛對象是台中人來到台中(我記得他說自己是基隆人)熊孩子情緒掌控能力不好,情緒一上頭,很難自己控制下來,但是在團體生活裡面,老師很難容忍這樣的個體,所以我也扮演中間橋樑,好好的跟孩子溝通,甚至要找尋讓他也可以認同的說法來說服他讓他心甘情願的願意配合團體的活動或是班上的規矩。

不過後面我才知道,這個老師多次做了類似在班上公開要全班表決要不要讓XXX(熊孩子)繼續留在我們班這種事情,事情發生的當下,鈍感力滿滿的熊孩子只有不解,他的受傷反而是在三年級開始大量閱讀以後,才爆發出來,他不瞭解當時的導師,為什麼可以對他做出那樣的事情?而我不解的是,為什麼每天回家跟我吱吱喳喳講一堆,沒有講到這些事情呢?

低年級這個導師帶不動熊孩子,就常常把他往學務處推,或是往輔導室推,通常是學務處居多,偏偏學務處主任是個自我意識很高的人(我的話是:剛愎自用),講的東西明明是為了自己方便,但是都包裝成為了孩子好的標籤。跟孩子說:什麼都可以講,直白的熊孩子就真的都會講,後果就是一次次被叫下去重複爬樓梯訓練或是倒垃圾訓練,一直到他自己發現,講了沒用,還會一直被重複罰才停止講出他心裡的不滿或是疑問,我一開始也是相信這個主任是為孩子好的,不過後面能力開展以後,就發現,事實根本不是憨人想的那樣啊,要是能力沒有開展(識別謊言的能力)在誠懇的表情與包裝過的語言下,沒經驗的家長應該會被帶著走。畢竟在養育哥哥的過程中,我從來沒跟這種學務處的老師打交道過。

三四年級換了一個覺得自己很優秀要帶孩子一起優秀的老師,比起低年級與後來的高年級導師,我對這個導師的評語就是:真的很有教學熱忱的一個老師。我學會拍片簡單剪片都是拜這個老師所賜,因為他都會要求自製影片啊,我們兩年來拍過自我介紹,兩支教煮食的影片,還有旅遊介紹兩支吧?至於書面報告更是多份,煮食的影片還真的有派上用場,教了阿公怎麼一個人煮麻油蛋麵線(使用者說簡單好懂易學,一次就上手)。但是熊孩子真的沒有這個老師的眼緣,同學的告狀,關於熊孩子的部分全盤接受,也不一定會聽熊孩子的說法,講多了都是狡辯。最嚴重的應該是疫情上課時,我們全程讓小孩開擴音,而且我們是在家工作者,所以老師大概不知道我們全程都至少有一個人聽著上課內容,連偶爾聽上課內容的客人都會疑問:這老師對你兒子很有意見啊?是的,沒開喇叭,只是笑,也會單獨被老師點名出來罵,諸如此類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要說老師對熊孩子沒意見,我跟爸爸聽了一段時間網課都不相信的。我還曾經FB發表過一句話:網課就是老師的照妖鏡。到四年級下學期,熊孩子已經不太願意去上學,直言想要自學,但是這個時候我已經無力帶他自學了,資源時間都不允許。我只能配合在熊孩子身心俱疲時直接請假讓他休息在家,請假原因明講:小孩不想上學。

到了四年級快結束的那個六月初,老師再度找我談,我去了,也帶了錄音筆,直接跟老師槓上,我明著告訴老師,這個孩子沒有你的眼緣,所以你看他處處不順眼,但是你做這些事情時候,你是不是忘了他只有十歲這個事實?你用你老師的權力來壓榨損害一個孩子自尊,你有比較偉大還是高尚?老師的回應是:熊孩子做事沒有界線感,所以要給他劃一條界線。我笑:所以他上課笑一下都有罪?網課那段時間我家不是一個人聽著就是兩三個人聽著,老師你知道嗎?還要不要再講些理由?老師當然有試圖再講些別的,我只有淡淡表示,你心裡過的去就好,其他的交給時間驗證。那兩年熊孩子抄課文的簿子厚厚一疊(重點是我還要自費,大約30本吧)好處?熊孩子寫字速度變快,三四年級的字記得比較牢,打字速度變的比較快,這算是那兩年的收穫。

之後就是長達快半年的心理諮商,因為熊孩子心裡有著巨大的憤怒。接手的高年級導師比較慘,因為他碰上了覺醒的熊孩子,就是突然知道自己不該這樣被誣賴背黑鍋還要默默忍耐,醒過來的熊孩子變成對學校老師都豎起尖尖的刺,覺醒還有另一層的意思,就是他已經可以分辨誰是真的(真心)對他好,那些是嘴巴(假的)講講的,對於偽好心偽好意,熊孩子不但不領情,還會翻桌翻臉的那種,但是對於想當(裝)好人的導師來說,這是不對的也無法忍受的行為。但是要說熊孩子沒問題,又太冤枉老師了,熊孩子的確不屑也不想跟裝好人的老師溝通,但是他對老師的態度也真的是差勁,為了他的態度這件事情,我沒少罵甚至也動用家法過,只能說要裝好人的導師遇到我家這種熊孩子也要破功。媽媽也是很遜,一直到六年級才發現老師口不對心的部分。這個高年級觸怒到熊孩子的點就是常常就拿手機對著他拍,理由是要跟媽媽告狀,偏偏我到六年級上學期才在朋友提醒下發現,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我可以告老師的。這時候的熊孩子已經到了老師拿手機對他拍,就耍爛耍費加上口不擇言,就單行為來看,大家都會覺得是熊孩子的問題(這就是導師的目的),她不試圖引導孩子的情緒,而是不斷的去塑造熊孩子惡的形象,再扮演接受這樣小孩的『好』老師。

我本來都還好好並耐心的跟老師溝通並處理所有事情,一直到我去輔導室跟導師談熊孩子的行為問題,我提出請老師不要再拿手機對著熊孩子拍,熊孩子已經對手機拍攝有應激反應,對所有的手機都是,無論原因是什麼,拿手機拍他他就會直接發怒。但是我發現參與會談的其他兩個輔導室老師對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反應(似乎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後面又發生了跳健康操熊孩子去碰到別人的事情,因為導師定義為熊孩子打了那個孩子,所以對方母親炸了,六年級上學期,熊孩子玩到去弄到這個同學眼睛,致使同學受傷,讓對方家長很憤怒,我也不知道導師是怎麼跟對方家長說的,總之對方也揚言要提告,最後還要求熊孩子在班上道歉,總之,導師完全處於漠視狀態(她說有請對方家長不要提告什麼的,我個人覺得沒有啦!什麼都沒做,只是興致盎然的看戲)在班上道歉時,發生更讓人無言的事情,尷尬的熊孩子竟然笑了,因為太緊張所以笑出來,之後穿著厚外套帽子又因為他鞠躬戴到他頭上,也被對方認為沒誠意,導師還信誓旦旦的說:她看到熊孩子自己把外套的帽子戴到頭上去的。我就知道沒救了,這個導師沒救了,說謊貶低孩子到這種程度,他說的話再也沒有可信度。

後面健康操事件,老師又定義為無緣無故打同學,我就整個怒了,我也不想再跟老師講什麼了,就差一個多月就畢業了,對方家長寫了一張很不公平(上面還寫公平自願的字眼,真諷刺)的協議書來要我們簽,那段時間我很煎熬,又很憤怒老師的行為又想去舉發他針對熊孩子攝影的事情(跟教育局申訴)。最後我自己開了阿卡西紀錄來詢問,也請朋友開我的紀錄來詢問一些事情,事關自己,我怕自己不夠客觀,兩次都讓我安心,作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做出決定就好,一切都會沒事。

我做了決定,就是斷開導師這個惡的能量圈,還有對方家長那個惡意能量圈(因為我後來發現班上有些家長有群組,所以熊孩子是這個群組的背鍋俠)。當我鄭重的下了這個決定,突然發現自己無比的輕鬆。之後我對導師的訊息已讀不回,該處理的我還是有處理,但是就不再回應任何訊息。這件事情讓熊孩子有很大的體悟,他一時置氣,因為他覺得他不是故意打到同學,而且他有道歉,所以導師要求他再道歉,他就不願意做,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導師,但是熊孩子沒料到後果在導師推波助瀾下會這麼嚴重。雖然我的律師朋友有幫我修改協議書,但是後來我就照著對方印的簽給他了,因為我只想斬斷這能量圈。但是我讓熊孩子去看清楚這份協議書的問題跟嚴重性在哪裡,還有不可行的地方在哪裡,也是一種學習。

我在熊孩子三年級時,直接DOWN到谷底,另一半很確定我有問題,我連早安有喜的難吃午餐都可以隨便打發,還吃不完,有沒有變瘦不知道,但是我沒食慾這件事情,讓另一半知道事情有點糟糕。有個晚上約我出去散步,散步時他說他覺得他兒子真好命,在學校遇到各種事情媽媽都會出面處理,他以前在學校出什麼事情,他媽只會說不乖就打沒關係,也不會問他想法,也不會問他事情經過,全部都丟給老師處理,所以他就是一直被打被冤枉也沒辦法,誰叫他成績差,不像兒子,成績還是被我一直穩住,在一個分數之上。我就開始一直哭,從啜泣到大哭,我說我不知道我做錯哪一點?是小時候帶他讓他太自由?想看什麼就任他看,想玩的時候就等他玩?沒有逼著他一定要照著我的意思,而是任由他自由自在的成長?所以今天他才會這樣難以融入群體?另一半很堅定的跟我說:我覺得你做得很好,你是一個好媽媽,他從小到大你都付出了很多愛,是他自己個性的問題,他必須自己去磨才會長大,不是你做錯什麼,而是他得磨練才會成長,我們只能在旁邊守護著。

那時候剛好認識的朋友問我要不要參加讀書會(其實也都是發現我的低落),問我要不要一起上瑜珈,我一開始都說要回去問老公,結果另一半二話不說就把我推出去上課,他要我重心不要全部放在兒子跟店裡,出去上課。就這樣,我從昆達里尼瑜珈,學習到冥想跟靜坐,開始另一段閱讀人生,也讓我原來的天賦更加敏銳,一步一步走上身心靈的圈子。

如果說這六年是熊孩子受苦受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對我也是,從一開始自我檢討到自我懷疑,一步一步走到自我肯定,發現因果業力的背後運作,對現實的放下,到能量圈脫離,一路走來有血有淚,但是更多的是感謝,沒有這些逆行菩薩,我怎會走上這樣的道路?一條可以療癒自己並療癒別人的路,天賦如何能得到開展?

熊孩子的部分,從小的經驗讓他磨練了自己的直覺,尤其對人的惡意會很明確的接受到,一路走來情緒也越來越穩定,他最終也發現只有父母哥哥永遠不計得失站在他身後護衛他,想要什麼就算老媽不知道,哥哥也會弄來給他,他很清楚自己是被愛的那個,而不是在學校裡面在一句句為你好的背後。滿滿的惡意。但是對很需要同儕力量的熊孩子來說,分辨哪些是可以深交的朋友,會是他未來最大的課題。

感謝這一路上對熊孩子釋出善意的所有人,感謝你們對他的包容,讓他不至於孤立無援。

感謝這一路上對熊孩子釋出惡意的所有人,你們的惡意讓他更加堅強茁壯,不再無條件信任每一個人,學會好好保護自己。

感謝上天給我機會帶這個孩子,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控制,看到自己的恐懼,也有機會去改變自己,也去直面自己的缺點,蛻變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更愛自己的自己。

一片藍的台南天空,讓人覺得好舒服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暖洋洋的羊妞從年輕時就愛寫東寫西來抒發自己的心情, 因為小兒子與眾不同~所以就學以來遭遇種種事情, 身為母親只好學習種種課程求理解並幫助自己的孩子, 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家族排列

選擇 VS 甘願

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