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考訓練 - 每日一問(#013)
IPFS
🔹 第一層:生活感受
外婆九十幾歲了,身體再好也需要照顧。她有四個小孩,但只有小舅偶爾去機構探望,因為其他三位年紀大、身體狀況差,反而需要別人照顧。你小舅的付出在旁人眼裡「只是看看、帶她辦事」,但在他太太眼中已經是很大的負擔。
🔸 第二層:心理反應
對付出的一方來說,常會覺得「這不是我想選的,是被逼的」。對旁觀者來說,卻能看到這些限制並非天生,而是由價值觀、情感和人際期待造成的。有人覺得請外人幫忙是「不孝」,有人覺得家人是「唯一可靠的」,這些信念直接決定了責任落在哪裡。
⚫ 第三層:哲學思辨
「沒有選擇」很少是真正的無路可走,而是因為我們自己或周遭的價值觀,把可行的選項一一排除。拒絕請外人照顧,是價值選擇;願意犧牲個人生活去探望,是情感選擇;甚至什麼都不做,也是選擇。所謂的「沒有選擇」,其實是活在「被自己或社會劃掉的地圖」裡。
🔍 小結
生活中的「沒有選擇」往往是我們主觀上認為的唯一解,背後其實藏著被我們忽略或拒絕的可能性。承認自己是在有限條件中做出選擇,比說「我沒辦法」更能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