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Back -驀然回首-》:給過去的輓歌

FilmBurns 電影薪火
·
·
IPFS
·
不得不說,《Look Back -驀然回首-》在許多方面都讓我感到十分驚喜。首先是藤本樹這名字總是與「鬼才」和「狂人」等形容詞掛勾,而《Look Back》裡揪心動人的情節,與他在《鏈鋸人》和《炎拳》裡劍走偏鋒、奇幻瘋狂的風格完全扯不上半點關係。看畢電影後,我更是訝異於他對夢想、掙扎與失去的細膩刻劃,和兩個女主角之間複雜又真摯的情感描繪,也讓我看到了藤本樹截然不同的感性一面。



原文刊載於電影薪火

文|黃言丹

不得不說,《Look Back -驀然回首-》在許多方面都讓我感到十分驚喜。首先是藤本樹這名字總是與「鬼才」和「狂人」等形容詞掛勾,而《Look Back》裡揪心動人的情節,與他在《鏈鋸人》和《炎拳》裡劍走偏鋒、奇幻瘋狂的風格完全扯不上半點關係。看畢電影後,我更是訝異於他對夢想、掙扎與失去的細膩刻劃,和兩個女主角之間複雜又真摯的情感描繪,也讓我看到了藤本樹截然不同的感性一面。

小四生藤野熱愛漫畫,最自豪的便是為年級新聞畫四格漫畫,因異想天開的畫風廣受同學讚賞和歡迎。可當她發現同儕京本的畫技竟在她之上,自尊心嚴重受挫的她便發奮要超越京本,但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畫得比京本好。兩人在小學畢業那天偶然相遇,藤野才發現原來京本一直是自己的狂熱粉絲,更視自己為漫畫創作的偶像,兩人冰釋前嫌,從此成為創作漫畫的夥伴。

原著漫畫名字「Look back」取得非常巧妙,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意象。電影在開首便給了主角藤野的背面一個長鏡頭,沒有加插對白或情節,只有她孤身一人坐在桌前埋頭作畫的背影。如同其他在創作路上踽踽而行的漫畫家,藤野的家人和朋友始終無法理解她對漫畫的熱情,和她在背後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即便後來創作之路漸上軌道,藤野的生活也沒有絲毫變化,窗外日月如梭、四季更迭,但她依舊每天坐在同一位置上孤獨地畫。除了呈現創作人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藤野努力畫畫的背影也象徵著她和京本深厚複雜的友情。京本雖有超卓的畫畫天份,但藤野一直是她追逐的目標,也是藤野帶她離開房間、跟她做朋友、鼓勵她往前行;反觀藤野心底裡也一直視京本為惺惺相惜的對手和戰友,若沒有京本的支持與陪伴、互補長短,或許藤野早已放棄成為漫畫家的夢想,最終變成沒有夢想、每天營營役役的成年人。

藤野和京本的聯名連載漫畫《Shark Kick》(明顯是呼應《鏈鋸人》)獲得空前成功,但兩人卻在此時出現分歧;藤野想繼續畫連載漫畫,京本想上大學深造畫技,一對密友從此各散東西,卻沒料到一別便是永恆。事實上電影的主題曲〈Light Song〉早已為電影定調,濃烈的聖歌風格不只是預示故事結局,更是悼念所有在現實悲劇中的遇難者——故事裡發生在美術大學的慘劇明顯暗指於 2019 年發生的「京都動畫縱火案」,事件造成 36 名動畫工作者身亡,也成為了日本近代傷亡最慘重的縱火案之一。

在電影裡,藤野在慘劇發生後回到第一次與京本相遇的地方,昔日牽起兩人情誼的四格漫畫變成扭轉時空的契機。倘若那天京本沒有踏出房門、兩人沒有相遇、藤野放棄了漫畫夢而變成了空手道高手,她能否阻止慘劇發生、改變結局呢?如果畫畫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那到底為何要畫?創作到底有何意義?我想這也是所有創作人一直自我拷問的問題。藤野剛開始畫漫畫是為了得到同學的讚賞與崇拜,而在京本離開後,她便明白了漫畫對她的真正意義——她畫畫是為了看到京本臉上的笑容、為了那些一起創作的美好時光、為了繼續成為京本仰望的背影。世界固然充滿悲劇與痛苦,但創作和虛構的力量在於以想像轉換時空、以故事製造希望,給所有依然存在於世上的人一個釋懷的機會,而《Look Back》溫柔地提醒我們:你可以回頭,但驀然回首後,還是要牢記初心,好好走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畫面質感與其他動漫電影非常不同,無論是藤野畫畫時的抖腿,或是京本初遇藤野時的興奮顫抖,都呈現出一種樸實粗糙的動感。翻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導演押山清高故意保留了原動畫上的筆觸和線條,不僅讓畫面更貼近漫畫的感覺,更希望讓觀眾看到畫師在每個畫面背後付出的心思和努力。這次看完了《Look Back》,我已經開始期待《再見繪梨》的電影版了。


電影薪火網站
電影薪火Instagram
電影薪火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ilmBurns 電影薪火電影媒體,以評論和專題文字為核心,讓光影蔓延。 網站: https://linktr.ee/filmburnshk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拿破崙》:此君非彼君

《爸爸》:沒有張揚的創傷

自發和影迷「自私睇」《赤裸裸》4K 修復版——專訪「自私放映」

《Look Back -驀然回首-》:給過去的輓歌

FilmBurns 電影薪火
·
·
IPFS
·
不得不說,《Look Back -驀然回首-》在許多方面都讓我感到十分驚喜。首先是藤本樹這名字總是與「鬼才」和「狂人」等形容詞掛勾,而《Look Back》裡揪心動人的情節,與他在《鏈鋸人》和《炎拳》裡劍走偏鋒、奇幻瘋狂的風格完全扯不上半點關係。看畢電影後,我更是訝異於他對夢想、掙扎與失去的細膩刻劃,和兩個女主角之間複雜又真摯的情感描繪,也讓我看到了藤本樹截然不同的感性一面。



原文刊載於電影薪火

文|黃言丹

不得不說,《Look Back -驀然回首-》在許多方面都讓我感到十分驚喜。首先是藤本樹這名字總是與「鬼才」和「狂人」等形容詞掛勾,而《Look Back》裡揪心動人的情節,與他在《鏈鋸人》和《炎拳》裡劍走偏鋒、奇幻瘋狂的風格完全扯不上半點關係。看畢電影後,我更是訝異於他對夢想、掙扎與失去的細膩刻劃,和兩個女主角之間複雜又真摯的情感描繪,也讓我看到了藤本樹截然不同的感性一面。

小四生藤野熱愛漫畫,最自豪的便是為年級新聞畫四格漫畫,因異想天開的畫風廣受同學讚賞和歡迎。可當她發現同儕京本的畫技竟在她之上,自尊心嚴重受挫的她便發奮要超越京本,但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畫得比京本好。兩人在小學畢業那天偶然相遇,藤野才發現原來京本一直是自己的狂熱粉絲,更視自己為漫畫創作的偶像,兩人冰釋前嫌,從此成為創作漫畫的夥伴。

原著漫畫名字「Look back」取得非常巧妙,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意象。電影在開首便給了主角藤野的背面一個長鏡頭,沒有加插對白或情節,只有她孤身一人坐在桌前埋頭作畫的背影。如同其他在創作路上踽踽而行的漫畫家,藤野的家人和朋友始終無法理解她對漫畫的熱情,和她在背後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即便後來創作之路漸上軌道,藤野的生活也沒有絲毫變化,窗外日月如梭、四季更迭,但她依舊每天坐在同一位置上孤獨地畫。除了呈現創作人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藤野努力畫畫的背影也象徵著她和京本深厚複雜的友情。京本雖有超卓的畫畫天份,但藤野一直是她追逐的目標,也是藤野帶她離開房間、跟她做朋友、鼓勵她往前行;反觀藤野心底裡也一直視京本為惺惺相惜的對手和戰友,若沒有京本的支持與陪伴、互補長短,或許藤野早已放棄成為漫畫家的夢想,最終變成沒有夢想、每天營營役役的成年人。

藤野和京本的聯名連載漫畫《Shark Kick》(明顯是呼應《鏈鋸人》)獲得空前成功,但兩人卻在此時出現分歧;藤野想繼續畫連載漫畫,京本想上大學深造畫技,一對密友從此各散東西,卻沒料到一別便是永恆。事實上電影的主題曲〈Light Song〉早已為電影定調,濃烈的聖歌風格不只是預示故事結局,更是悼念所有在現實悲劇中的遇難者——故事裡發生在美術大學的慘劇明顯暗指於 2019 年發生的「京都動畫縱火案」,事件造成 36 名動畫工作者身亡,也成為了日本近代傷亡最慘重的縱火案之一。

在電影裡,藤野在慘劇發生後回到第一次與京本相遇的地方,昔日牽起兩人情誼的四格漫畫變成扭轉時空的契機。倘若那天京本沒有踏出房門、兩人沒有相遇、藤野放棄了漫畫夢而變成了空手道高手,她能否阻止慘劇發生、改變結局呢?如果畫畫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那到底為何要畫?創作到底有何意義?我想這也是所有創作人一直自我拷問的問題。藤野剛開始畫漫畫是為了得到同學的讚賞與崇拜,而在京本離開後,她便明白了漫畫對她的真正意義——她畫畫是為了看到京本臉上的笑容、為了那些一起創作的美好時光、為了繼續成為京本仰望的背影。世界固然充滿悲劇與痛苦,但創作和虛構的力量在於以想像轉換時空、以故事製造希望,給所有依然存在於世上的人一個釋懷的機會,而《Look Back》溫柔地提醒我們:你可以回頭,但驀然回首後,還是要牢記初心,好好走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畫面質感與其他動漫電影非常不同,無論是藤野畫畫時的抖腿,或是京本初遇藤野時的興奮顫抖,都呈現出一種樸實粗糙的動感。翻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導演押山清高故意保留了原動畫上的筆觸和線條,不僅讓畫面更貼近漫畫的感覺,更希望讓觀眾看到畫師在每個畫面背後付出的心思和努力。這次看完了《Look Back》,我已經開始期待《再見繪梨》的電影版了。


電影薪火網站
電影薪火Instagram
電影薪火Facebook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