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電影筆記】紅豬(紅の豚)
★飛ばねえ豚は、ただの豚だ。(不能飛的豬,就只是普通的豬。)

《F1 電影》——市井「哲學眼」如是觀
《F1》的魅力,恐怕不單是賽車場的血脈賁張,或者老畢過氣的俊帥長相,應該還有底層這個人生共情——此生有幸來個「第二次」。

金山女郎
《金门银光梦》观后感

【電影筆記】破墓(파묘)
★狐狸斬斷老虎腰。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死神來了6》中的死亡次序,是根據親緣譜系,由長及幼,也是一種時間性。從死亡次序上來説,知道死神會來,那是時間性;但當死神真的來了,那卻是空間性的。

中國電影的「移位敘事」
電影的故事背景一旦放在中國,涉及警方、司法、跨省組織犯罪的細節,就要面對複雜的審查——不能觸碰系統性腐敗,不能暗示公安失職,不能呼應現實中那些尚未解決的社會痛點。

🎓郭老師的講台,💼郭老闆的舞台|Uncle Guo’s Dreamworks🎬《老郭夢工廠》
他既在教室裡播種夢想✨,也在市場中收割現實🛠️。

風與歌一同飄向神的國度——紀錄片《曠野歌聲》觀影札記
我想帶大家一起走進陳東楠導演的紀錄片《曠野歌聲》,走進小水井的日常。和村中的兩位年輕人一起,看看他們如何嘗試在信仰、身份與現實之間,找到能繼續歌唱的方式。你可以在CathayPlay的官網搜索《曠野歌聲》,觀看這部影片。

《罪人們》:象徵、反基督與弱弱相殘
《罪》裡頭的吸血鬼群體,不僅是反基督的,也是被壓迫的群體,但他們也仍是迫害了黑人的群體,即便無論是吸血鬼群體或是黑人群體都是被這個更大的體制給壓迫著的。

【電影筆記】《與夢前行宮崎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宮崎駿と青サギと…~『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への道~)
★一切都很值得,不做就什麼都沒有了。

《不赦之罪》:擺渡者,無從渡己,何以渡人?
「咁我可以原諒晴晴啦…」一直被所有人認定為罪人的陳梓樂語出驚人,這句對白成為全劇最意想不到的轉折,不禁令人聯想莊梅岩筆下的《法吻》。到底誰該寬恕誰?到底誰該被寬恕?

Superman: No Longer a Hero
總體來說,電影在劇情安排和演員選擇上的問題不大,但是細節及設定方面的瑕疵卻不少。如果是一些不影響觀感的瑕疵在這裡就略過不談,我想要評論的是那些讓我覺得有些不舒服或者感到智商被侮辱的情節設定問題。

【電影筆記】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名探偵コナン 隻眼の残像)
★眠っていた記憶(じけん)が、目を覚ます―

《下流偷生族》:資本社會的荒謬、異化與孤獨
Aurora 看著其他員工看著輸送帶上的貨物,往上的輸送帶上的貨物卻一直往下翻滾,結果那個貨物就一直處在原地,呈現一種荒謬好笑的動態靜止的現象。顯然地那個貨物是主角的比喻,似乎一直在移動,卻一直沒有在移動。

1973年的电影版《豺狼的日子》到底好在哪里?
好在刺杀失败

夢與書寫——評《同夢奇緣之夢》
交談傾訴的喃喃細語,身體間若有若無的碰觸撫摸,甚至是梳化上隨意放置的物品位置,都是Johanne眼中指明方向的探照燈,證實一切正按照既定的航線,逐步駛近的是Johanna的內心,以及那虛幻而熱烈的夢中情境。

《不赦之罪》與「重蟹」——關於重量、罪愆與上帝
如果尋求「原諒」是為了「捨去重量」,恐怕這本身就是一種衍生的罪愆、「一種推卸責任」。因此,完全的贖罪就是「完全的不贖罪」——作出的所有行動都不指望原諒、「捨去重量」——修補的是自我或他人,而不是間乎兩者之間的罪愆。

《辩护人》观后感
个人理解,观看次数:1,后续视情况可能会有进一步感悟。

《黑箱日誌》觀後感:創傷的意義與政治
在我們用「受害者」來稱呼他們時,語言中是否已經蘊含了一種「對弱者的同情」呢?他們又是否願意被社會冠以「弱者」的身分呢?諸如此類的非有意的文化暴力,都已經超出了現今以病理學和精神分析為主的創傷治療能處理的範圍,屬於社會、政治、文化等層面的議題了。

建築師看電影《粗獷派建築師》:一場美麗的誤會?
雖然Banham推廣了粗獷思潮至世界各地,但卻令某些建築師追求雕塑般的外觀,亦令大眾誤以為粗獷建築必須暴露混凝土和外形獨特。其實不然,物料可以是金屬、木和磚等,外形沒有規限,核心價值是呈現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