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1.6k 篇文章
  • 最新
  • 热门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不赦之罪》:擺渡者,無從渡己,何以渡人?

「咁我可以原諒晴晴啦…」一直被所有人認定為罪人的陳梓樂語出驚人,這句對白成為全劇最意想不到的轉折,不禁令人聯想莊梅岩筆下的《法吻》。到底誰該寬恕誰?到底誰該被寬恕?

标签活跃作者
13樓的阿修羅

Superman: No Longer a Hero

總體來說,電影在劇情安排和演員選擇上的問題不大,但是細節及設定方面的瑕疵卻不少。如果是一些不影響觀感的瑕疵在這裡就略過不談,我想要評論的是那些讓我覺得有些不舒服或者感到智商被侮辱的情節設定問題。

偶希都理

【電影筆記】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名探偵コナン 隻眼の残像)

★眠っていた記憶(じけん)が、目を覚ます―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下流偷生族》:資本社會的荒謬、異化與孤獨

Aurora 看著其他員工看著輸送帶上的貨物,往上的輸送帶上的貨物卻一直往下翻滾,結果那個貨物就一直處在原地,呈現一種荒謬好笑的動態靜止的現象。顯然地那個貨物是主角的比喻,似乎一直在移動,卻一直沒有在移動。

MUZIPIN

1973年的电影版《豺狼的日子》到底好在哪里?

好在刺杀失败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夢與書寫——評《同夢奇緣之夢》

交談傾訴的喃喃細語,身體間若有若無的碰觸撫摸,甚至是梳化上隨意放置的物品位置,都是Johanne眼中指明方向的探照燈,證實一切正按照既定的航線,逐步駛近的是Johanna的內心,以及那虛幻而熱烈的夢中情境。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不赦之罪》與「重蟹」——關於重量、罪愆與上帝

如果尋求「原諒」是為了「捨去重量」,恐怕這本身就是一種衍生的罪愆、「一種推卸責任」。因此,完全的贖罪就是「完全的不贖罪」——作出的所有行動都不指望原諒、「捨去重量」——修補的是自我或他人,而不是間乎兩者之間的罪愆。

johnwangppp

《辩护人》观后感

个人理解,观看次数:1,后续视情况可能会有进一步感悟。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黑箱日誌》觀後感:創傷的意義與政治

在我們用「受害者」來稱呼他們時,語言中是否已經蘊含了一種「對弱者的同情」呢?他們又是否願意被社會冠以「弱者」的身分呢?諸如此類的非有意的文化暴力,都已經超出了現今以病理學和精神分析為主的創傷治療能處理的範圍,屬於社會、政治、文化等層面的議題了。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建築師看電影《粗獷派建築師》:一場美麗的誤會?

雖然Banham推廣了粗獷思潮至世界各地,但卻令某些建築師追求雕塑般的外觀,亦令大眾誤以為粗獷建築必須暴露混凝土和外形獨特。其實不然,物料可以是金屬、木和磚等,外形沒有規限,核心價值是呈現真實。

偶希都理

【電影筆記】心之谷(耳をすませば)

★「自分の中に原石を見つけて、時間をかけて磨くことなんだよ。」

偶希都理

【電影筆記】驀然回首(ルックバック)

★你是我堅持畫畫的原因。

偶希都理

【電影筆記】BIG

★從816,到BIG,光是活著就是勝利…

薯条教

《末代皇帝》:当皇帝成为一种命运

面对命运的层层重压,个人是否还有主动选择的自由?

偶希都理

【電影筆記】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Mission: 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

★為了那些從未謀面的人們。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杜琪峯就是杜琪峯,他總要從作品中帶出人生中某種現代人沒有深思的哲理,敲醒一群群在反智基制底下孕育出來的「社會棟樑」。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閃閃發光——從《貓貓的奇幻漂流》中的魚談起

人際關係就是因緣際會、是天空裡的一片雲的偶爾投影。電影結尾遠處的鯨,在我看來是過去重要的人以另一種形式與我們共在的體現,而命中的其它過客都會變成魚群的一分子,像環繞貓貓一樣迴轉不息。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粗獷派建築師》:由斷裂的敘事結構到現代性與大屠殺

無論納粹德國抑或移民美國,都是歷史傷痛的輪回。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反抗。躺平。出軌——我們這一代的都市青春哀歌

若明日我們將不再寄人籬下,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一不小心迷失其中,該如何是好?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虎毒不》:邊一個發明了母職

《虎毒不》這個故意缺失了後半截的戲名,便直擊母子關係的陰暗面:壓在母親的肩膊上的母職何其沉重,以致「虎毒吃兒」的悲劇上演。而母職是個人的困境,卻不個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