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观后感
现在是2025-6-29 凌晨4点04分,我大概是在1个小时前在手机上看完了韩国影片《辩护人》。片子在列表里放了大概快1年了,才想起来刷这第一次。之前影评、解说也看过不少,故事剧情基本上了了解了大概。实在是看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些东西,觉得如果不写出来,实在是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因为我不是影视专业的,一个纯粹门外汉,所以从电影的拍摄、编剧啥的方向基本上也写不出来什么东西。只能说几处我个人在观看中触发的一些想法,可能很幼稚或者不完善,希望读者给予一定的包容,与指正。以下就是我看完该片想说的几点想法。
1、 这部电影首先作为一部法律题材还带有历史、政治人物背景色彩的影片,加上宋康昊的精彩演绎,是比较出色的。理由基本上与网络上的大部分影评文章一致。
2、 通过影片前半段,讲述宋律师从一个高中毕业生为起点,成家后因为生活的压力,从一名辛苦劳动的工地搬砖者开始重拾曾经的梦想而努力打拼成一位地方法官,继而为了可观的收入转行律师,并通过敏锐商业嗅觉逐步发家的历史。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历史,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有潜力、有目标且坚定以外,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整个社会或者国家的一个历史环境或者叫发展红利。首先,他赶上的是战后和平年代整体经济的高度发展、房地产的爆发、以及市场与政策的不完善。其次,他经历过困苦与拮据的早年生活,所以经受的了来自其他人的轻视与不解,还能保持谦卑与礼貌不忘本。最后,他能够恪守自己当时立下的人生格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所以人要有所作为,赶上一个好时候是最重要的。
3、 之后影片进入主要矛盾的铺垫,就是曾经的恩人之子被牵涉进了一场政治事件。这部分内容,最触动我的有两条,一个是刑讯逼供,一个则是爱国贼。刑讯逼供好理解,就是小孩子因为国安法的问题,欲加之罪了。但是不得不说,还得是赶上好时候,因为韩国在停战后,美国的高度影响下,快速的建立了一套西方式的民主政治环境,虽然国民还没有太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事情也不得不放到台面上走一下合法的程序来处理。当然背后还是保留了韩国的一些阴暗的处理方式,这实际上在很多远东地区都存在,但是明面上是否有一套完整的合法程序就未必了,这让我想起了很多起近些年来爆出来的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另外说说爱国贼,剧中最明显的就是那位钦点的车警官。他自诩为国为民,天天把爱国等口号视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却不明白自己是在助纣为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自己的百姓做出那种对敌人来说都近乎残忍的事来而不自知。更有一群身居高位的衣冠禽兽为其掩护、服务。这也是因为韩国战后的发展有点拔苗助长,很多人没有来及学会做一个公民就开始行使权力了,这也是时代产生的副作用。所以人要有所作为,不但要顺应时代,更要领先于时代的发展。
4、 影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高潮的庭审部分,触动到我的有四点,一是即便在韩国军政混乱的年代,媒体的监督能力依旧保有很强大的力量。二是剧中神秘人给宋律师夫人打的那通电话。三是那名尹军医的良心发现。四是一位英雄独木难支。首先,宋律师的同窗,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却大部分时间采取自我唾弃般的明哲保身策略,直到最后原谅宋后的大助力,确实让人看到了,即便在独裁统治下,媒体仍然是可能实现监督公权力的。其次,但凡一个人想要对抗暴政的时候,总会遇到那些危害到其亲朋好友的事情,这点在观看《切尔诺贝利》这部迷你剧的时候也能从有KGB的几个桥段感觉的到,当强权发现正面难以阻挡你的前进时,就会在你的软肋上动刀。然后,尹军医的自白或者叫良心发现是一件非常奇迹的事件,因为作为污点证人,他特殊的身份与弱点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正常人是绝难鼓足勇气站出来说出真相,这换谁都可以说是种英雄般的壮举。但实际上任何时代都会有这样的小人物出现。最后,在宋律师被抓后的庭审,一共出庭的有99位辩护律师,相当于当时釜山律师总数的7成,这说明大部分人实际上也是被迫压抑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不过一旦有人敢于挑战并存在挑战成功的希望时,还是会有愿意相应的盟友的。所以,人要有所作为,还要在自己的时代保持良善的信念与自省的勇气,并且要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
综上,我看完这部戏,最大的感觉总结起来就是:好的时代不常有,如果身处这个时代,做人就应该保持基本的人性、一点点善念、适当的坚强、合理的勇气。
也希望这样的影片除了所谓娱乐之外,也能唤醒观者内心的一丝丝涟漪,在不是很完美的时代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共同推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正如影片中宋律师对他助手朴东虎说的那句:“想让我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因这种荒唐的事踩刹车的时代,也不要您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啊。。。。”。这也许就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