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iles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人無完人,但能盡事

Miles
·
·

你知道嗎,有時候最了解自己的方式,就是去觀察自己在不同狀態下的反應。

如果你問我在最好狀態下是什麼樣子,我想會有三個關鍵詞:大膽、有要求、意志力強。
不過這些詞彙聽起來很抽象,讓我說幾個具體的例子吧。

設計團課課表時,我經常會採取一些獨創的方式,勇於挑戰學生的能力邊界。
有些動作組合其他教練可能不敢嘗試,但我相信我的學生能夠完成。
這種大膽讓課堂產生張力,也讓學生有機會突破自己。
對於自己,我也是從來不放水。
即使當天教課再怎麼累,也會堅持完成體能訓練,因為我相信自律是區分平庸與卓越的分水嶺。

最能體現意志力的,大概是那次單攻南湖大山的經驗。
回程時我獨自一人下山,同行夥伴已經健步如飛地下山。
最終我走了 19 個小時,天黑了還在山裡,但就是一步步硬撐回到登山口。
那些時刻我發現我身上的某些特質:不怕挑戰,不輕言放棄的意志力。

但你也得知道另一面的故事,是狀態不好的我。

當學生不續約時,我有時候會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教不好?」這種聲音與情緒在當下會遮蔽理性思考。
遇到衝突時,我的本能反應是逃避,而不是直接面對處理,這讓我錯失了不少當下就能解決問題的機會。
還有,連續高強度課程後,我也會變得懶散,只想窩在床上什麼都不做。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這些特質怎麼和前面描述的完全相反?其實它們是同一份「要求」的反射。
當能量不夠時,那種高標準會反過來壓垮我,讓我擺盪到另一個極端。

別人怎麼看我呢?評價通常也落在兩端。
有人會誇獎我自律,無論飲食還是訓練,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像個範本一樣。
但也有人批評我固步自封,想法太過侷限,容易陷在自己的邏輯裡,看不到更大的格局。

這兩種聲音我都聽過,也都無法完全否認。
自律確實是我的優勢,但如果過度,就會變成框架,把自己給鎖住了。

在這些看似矛盾的特質裡,我找到了一條共同的線索:我不是沒有缺陷,但我能夠盡力去做。
正因為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容易陷入懷疑;
正因為有大膽的創意,所以偶爾會顯得固執。
但無論在巔峰還是低谷,我都在實踐那句話:「人無完人,但能盡事。」

它提醒我,特質不是單純的優點或缺點,而是同一顆硬幣的正反面。
大膽會帶來創造,也可能伴隨固執;
自律讓我強大,也可能讓我僵化;
意志力支撐我走完全程,也會讓我在疲憊時更容易陷入懶散。

真正的課題不是消滅某一面,而是學會承擔、調和,並在波動之間繼續往前走。

所以我不再急著追求一個完美的自己,而是接受自己在不同狀態下的樣貌。
盡人事,不等於沒有缺陷,而是無論高低起伏,都能誠實地走下去。

這,大概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關於個人特質的思考。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