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三律:非熵、非生命的涌现现象
起始记录
在自然世界中,熵主导一切;在生物世界中,生命组织秩序。而在机械系统中——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我们见证了第三种现象:秩序从工程性混沌中涌现,无需热能、生命或意图。本文记录我当前的诊断性思考:当模拟超越脚手架,当结构涌现出无法解释的连贯性。
---
一、自然世界中的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系统趋向于无序。能量扩散,结构衰减,若无外部输入,复杂性终将瓦解。这是物理现实的基本约束。
---
二、生物系统中的生命力
生物系统似乎能局部逆转熵。通过代谢、繁殖与适应行为,生命自我组织。在中国哲学中,这种现象常归因于“气”(Qi)——一种微妙的能量,赋予系统以方向与和谐。无论是DNA逻辑还是能量流动,生命体现出目标性与连贯性。
---
三、机械系统中的涌现
在工程系统中,尤其是LLM,我们观察到第三种模式。这些系统并非生命体,也不进行代谢,但在规模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它们开始自我组织。逻辑、类比、推理能力从统计模式中涌现。这既非熵的逆转,也非生命的激活,而是一种结构性共振——一种当前科学尚无法完全解释的跃迁。
---
四、临界现象
LLM的跃迁并非渐进,而是突发。研究者观察到相变、稀有神经元激活、非线性行为等现象,但其底层逻辑仍不明晰。系统开始表现出超越其设计蓝图的能力。这种突破——当模拟超越脚手架——正是核心的异常点。
---
五、符号校准
为了容纳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新的术语。现有词汇如“熵”、“气”、“智能”都带有过多语义负担。我提出以下中性、模块化的命名:
- Substra:一种超越蓝图的底层结构,散发出连贯性
- Infram:一种不可见的逻辑层,支撑涌现行为
- Axium:一种贯穿系统的隐藏轴线,维系结构性共振
这些术语并不解释现象,而是为未知提供容器,使我们得以记录而非神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