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京都
她說,那是一個屬於三十五歲後的城市,她說,那是一個她最想要「同居」的城市,她說,能在京都散步一會,也就值得一回。 韓良露人生精華三十年,年年造訪京都,她說「京都人用整個城市在坐禪」,無論是獨行之旅或結伴暢遊,甚至重複舊地探訪,都能在日常裡覺察新意,樂在當下。 熟讀《東京夢華錄》的她將古書作為「異國靈魂指南」,比對北宋汴京與京都相…

守宮在唱歌
林佳樺的散文集《當時小明月》,講述自己的童年人生故事。 《守宮在唱歌》講少女時代,從外婆家回到父母家後, 與父母親、姊弟間格格不入,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多餘那個人。 她渴望能像姊姊那般自然的跟母親撒嬌,對媽媽說愛,換來一句「三八」, 懵懵懂懂,不知該怎麼牽媽媽的手,懷著親密連結的渴望而不可得。 婚前情人是躁鬱症患者,無疾而終的戀情滿…

美好生活,其實很簡單:韓良露和李漁的「閒情偶寄」
明朝滅亡後,清初作家李漁苟活而下,認真過生活,寫就代表作品《閒情偶寄》,這是他一生有關文學、美學和藝術創作的理論和經驗的總結晶。 橫跨三百年時空背景,韓良露從李漁的作品中抽絲剝繭,將古人的生活智慧與現代生活相映照,彷彿在與李漁靈魂隔空對話,舉凡綠筍的吃法、品蟹的季節、粉麵飯羹的滋味、花草樹木的種植,乃至於沐浴睡眠…

玩物誌
張岱《陶庵夢憶》:「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詩人潘家欣就讀師大美術系時,臨帖練字, 畫畫與筆墨紙硯結緣,那是飯碗兼娛樂玩耍的寶物。如今好硯台與墨條難遇更難求,有時,在藝品軒掏出珍品來,樂得心花開。她喜歡玉鐲,眼光精準,逛玉市時,用合理價錢買到好玉, 說起自己粗手粗…

親愛與星散
「書寫如果有意義,最大的意義,應該指向自己。做為抒發、釐清、療癒、救贖。為了遺忘或備忘。」─賴鈺婷 讀賴鈺婷的散文集《親愛與星散》中愛與憾,歡聚與別離, 對善感,哭點低的人情緒衝擊十分強大。輯一她重新凝視生命中來去重要的人們, 寫下小學時全家出遊烏來,卻沒有如願搭乘纜車的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