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射計畫》如果可以成為孫悟空,誰要當克林?《七龍珠》與世世代代少年的夢想與默契
鳥山明的《七龍珠》是好幾個世代孩子、少年的共同熱血回憶。圖片提供/丁名慶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

漫射計畫》專訪川勝德重:雖然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做的事就要盡力做好
2025年夏天,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聯合舉辦《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邀請臺灣的高妍與日本的川勝德重,作為1990年代後漫畫家代表,以描述自己的「漫畫歷程」為題繪製作品。本期「漫射計畫」趁此機會,特別專訪兩位漫畫家,以饗讀者。

漫射計畫》專訪高妍:從「因為喜歡所以畫畫的我」到「以畫畫為職業的我」
2019年2月,高妍手持日本音樂家細野晴臣首張solo專輯《HOSONO HOUSE》,與音樂家本人合影。圖片提供/高妍 2025年夏天,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聯合舉辦《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梳理臺灣與日本漫畫發展交匯的重要歷史時刻與火花。 展覽除以《來自清水的孩子》及《手塚治虫物語》兩部文本作為敘述主軸,更邀…

漫射計畫》漫畫家貳號、GENE與日漫的相遇 ft.【日本國際漫畫獎】延伸書單
與日漫的相遇,相信是許多臺灣人的年少回憶。或許是躲在租書店、甜美也苦澀的歲月,又或許是期待著心愛作品的新集數發行,或是第一次翻開輕軟書頁時,在腦中展開的新大陸。本篇邀請曾獲「京都國際漫畫動畫獎」(現名:京都國際創作者獎動漫大賽)的漫畫家貳號及GENE,與國家漫畫博物館《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一…

漫射計畫》臺灣棒球漫畫的時光隧道:1966 ~1987年從紅葉、金龍少棒,到劉興欽《金球棒》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漫射計畫》從「神」的影子窺見日本漫畫之父:手塚治虫在臺軌跡初探
2025年起,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被稱作「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1928~1989),其繪畫風格和對漫畫的見解,深深左右了日漫的發展,也啟發了無數有志成為漫畫家的創作者。漫畫文化與日本息息相關的臺灣,是否也同樣受到手…

漫射計畫》穿越漫畫百年,翻開《臺灣日日新報》看日治時期報紙漫畫的社會功能
文|鳳氣至純平(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報紙上的諷刺漫畫,除…

漫射計畫》讓漫畫家簡嘉誠、丁柏晏心跳漏拍的愛的瞬間 ft.【愛情的動人一瞬】延伸書單
文|簡嘉誠(漫畫家)丁柏晏(漫畫家)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漫射報+》第2期「愛情的多重宇…

漫射計畫》Bàng-gà嘛會làu台語:台語在臺漫中的歷史與現況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漫射計畫》國家漫畫博物館,從臺中走向世界的行跡與願景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漫射計畫》數位創作與條漫:HOM分享工作心法
HOM進一步說明,讀者對載體的期待不一樣了。紙本頁漫可以有跨頁的形式,在畫面張力與情境塑造上比較占優勢,作者對閱讀體驗也會多費一些心思。「例如我想展現一個考生的焦慮,在頁漫上可能會用3格來經營畫面,可是在條漫,我只會畫一格,其餘用文字來表達焦慮,也就是將情境資訊化了。一話只有60格左右能使用,每一格的安排都要評…

漫射計畫》臺灣漫畫的次元刀:笑談六○年代漫畫審查制度《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
光看「審查制度」四字,難以想像到底能造成什麼劫難。然而由於審查制度條文過於籠統空泛(事實上,也不可能有任何條文,能將漫畫裡可能發生的情節、元素一網打盡),因此送審之後能不能通過,全憑審查者的主觀意志,導致「人治」大於「法治」。比如:漫畫中的動物會說話?退件!萬一小朋友真的以為小貓小狗會說話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