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HKD / 月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各位,第252篇文章出爐:
一些讀者也許與筆者一樣,對九十年代澳門的印象相當陌生。但透過本書作者的視角,我們或可嘗試想像這樣一個回歸前夕的澳門:由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澳葡政府一改先前碌碌無為的作風,積極地在本地推進各種不同的文化項目。
在本書作者看來,各種看似「人畜無害」的博物館展覽、文藝表演、文化雜誌等項目,實際上有著深遠的政治意味。殖民政府正正透過建構圍繞不同文化工程的論述,來凸顯澳門的獨特性。
這種獨特性之所以出現,乃基於葡萄牙在澳門四個世紀以來的存續,使得澳門生成一種中葡混雜(或融合)的文化特質。
由此,澳門一種與中國性同中有異的「本土性格」及住民認同,成為了回歸前夕澳葡政府的官方主旋律...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51篇文章出爐:
儘管「經濟適度多元化」已成為近年澳門官民的共識,但無人否認博彩業依舊是澳門重要經濟支柱,然而最近消息卻好壞參半:先是11間衛星場宣告將於本年底結束營業,引起社會擔心周邊商戶未來經營情況;後有政府公佈6月賭收達210億,全年賭收有望達到2400億。
一喜一憂的兩個消息,反映澳門經濟前景仍不明朗。閱讀趙利峰於2018年出版的《民國澳門博彩史》,回看近百年前澳門博彩業發展歷程,對照當代面臨的困境,頗為有趣。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51篇文章出爐:
儘管「經濟適度多元化」已成為近年澳門官民的共識,但無人否認博彩業依舊是澳門重要經濟支柱,然而最近消息卻好壞參半:先是11間衛星場宣告將於本年底結束營業,引起社會擔心周邊商戶未來經營情況;後有政府公佈6月賭收達210億,全年賭收有望達到2400億。
一喜一憂的兩個消息,反映澳門經濟前景仍不明朗。閱讀趙利峰於2018年出版的《民國澳門博彩史》,回看近百年前澳門博彩業發展歷程,對照當代面臨的困境,頗為有趣。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50篇文章出爐:
18、14、18、13—你能猜出這組數字背後的意思嗎?
這組數字既非派彩號碼,也非江湖暗號,假使 閣下有志投身教育界,但今年的求職信卻未獲回覆;或者希望明年求職,希望下文能為你帶來一點啓發。
上陳述數字的答案是:學校數。
它分別代表整體、幼兒、小學與中學階段中,各階段佔據全澳教師人數 50% 的學校數量。換言之,全澳約有18 所學校共聘用了全體教師人數的一半。假設你的求職信沒有投進這18所學校,那麼就等於先輸一半,少了一半的機會。
18所學校並非僅是個別一年的現象,下表表1數字取自官方網站...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50篇文章出爐:
18、14、18、13—你能猜出這組數字背後的意思嗎?
這組數字既非派彩號碼,也非江湖暗號,假使 閣下有志投身教育界,但今年的求職信卻未獲回覆;或者希望明年求職,希望下文能為你帶來一點啓發。
上陳述數字的答案是:學校數。
它分別代表整體、幼兒、小學與中學階段中,各階段佔據全澳教師人數 50% 的學校數量。換言之,全澳約有18 所學校共聘用了全體教師人數的一半。假設你的求職信沒有投進這18所學校,那麼就等於先輸一半,少了一半的機會。
18所學校並非僅是個別一年的現象,下表表1數字取自官方網站...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8篇文章出爐:
當少子化成為不可逆的潮流,課室裡那些尚未坐滿的椅子,也許早已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我們集體難以迴避的未來。
閱讀本文後你將獲得以下資訊:
澳門低出生率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國際數據對本地議題能帶來哪些啟發?
教育界正經歷怎樣的衝擊?
學者如何看待這場變局?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8篇文章出爐:
當少子化成為不可逆的潮流,課室裡那些尚未坐滿的椅子,也許早已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我們集體難以迴避的未來。
閱讀本文後你將獲得以下資訊:
澳門低出生率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國際數據對本地議題能帶來哪些啟發?
教育界正經歷怎樣的衝擊?
學者如何看待這場變局?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7篇放章出爐:
在官方發佈調整消息前,網上就因為傳出有社團建議把現金分享改為派發消費券而吵得沸沸揚揚。調整條件發佈後,不滿被排除現金分享資格的人,以及對未來現金分享可能被取消的擔心,又引發新一輪熱議。
對於現金分享派發條件的調整,自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這篇文章無意加入討論。相反,筆者希望處理兩個相對客觀的問題:第一,2008年的時候,現金分享到底是怎麼出現?第二,政府表示現金分享是「非恆常福利」,從正常的稅收福利關係來看,有沒有道理?
回答上述兩個問題,對於理解現金分享的性質,以及政府為何會這樣進行調整會有幫助。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7篇放章出爐:
在官方發佈調整消息前,網上就因為傳出有社團建議把現金分享改為派發消費券而吵得沸沸揚揚。調整條件發佈後,不滿被排除現金分享資格的人,以及對未來現金分享可能被取消的擔心,又引發新一輪熱議。
對於現金分享派發條件的調整,自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這篇文章無意加入討論。相反,筆者希望處理兩個相對客觀的問題:第一,2008年的時候,現金分享到底是怎麼出現?第二,政府表示現金分享是「非恆常福利」,從正常的稅收福利關係來看,有沒有道理?
回答上述兩個問題,對於理解現金分享的性質,以及政府為何會這樣進行調整會有幫助。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6篇文章出爐:
1964年,國民黨駐澳門特務頭子程一鳴從澳門叛逃到中國,正式結束其長達三十餘年的特務生涯。此事坊間有很多稗官野史式議論,有人說他是中共雙面間諜、有人說何賢說服了他,但究竟發生什麼事,Who knows?
No one knows,或許正是情報史的痛點,情報工作本來就是極隱蔽、極機密之事,能留下一點點資料,恐怕就要偷笑了。所以這篇文章,我會簡單談談從何入手研究程一鳴。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6篇文章出爐:
1964年,國民黨駐澳門特務頭子程一鳴從澳門叛逃到中國,正式結束其長達三十餘年的特務生涯。此事坊間有很多稗官野史式議論,有人說他是中共雙面間諜、有人說何賢說服了他,但究竟發生什麼事,Who knows?
No one knows,或許正是情報史的痛點,情報工作本來就是極隱蔽、極機密之事,能留下一點點資料,恐怕就要偷笑了。所以這篇文章,我會簡單談談從何入手研究程一鳴。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5篇文章出爐:
2025年4月14日岑浩輝發佈了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這是一份非常簡短的施政報告,不計前言和結語,長度不到50頁。這也許是澳門回歸後最重要的一份施政報告,原因是它發表的時間節點澳門正在經歷一場根本的管治範式上的變化,澳門的未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正如下面的內容會更詳細的分析到,施政報告為什麼會這樣寫,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但即便按照這套邏輯進行議程設定,報告提出的解決問題思路也值得商榷。從這個角度進行評價,這份施政報告可以改進提升的地方不少。
具體分析施政報告內容前,需要先說兩句什麼是所謂的管治範式轉變,否則無法理解施政報告的背後的邏輯...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5篇文章出爐:
2025年4月14日岑浩輝發佈了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這是一份非常簡短的施政報告,不計前言和結語,長度不到50頁。這也許是澳門回歸後最重要的一份施政報告,原因是它發表的時間節點澳門正在經歷一場根本的管治範式上的變化,澳門的未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正如下面的內容會更詳細的分析到,施政報告為什麼會這樣寫,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但即便按照這套邏輯進行議程設定,報告提出的解決問題思路也值得商榷。從這個角度進行評價,這份施政報告可以改進提升的地方不少。
具體分析施政報告內容前,需要先說兩句什麼是所謂的管治範式轉變,否則無法理解施政報告的背後的邏輯...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5篇文章出爐:
前文說了我為何想研究程一鳴以及這系列文章的用意,我想除非對澳門史極感興趣,否則一般讀者對程一鳴肯定非常陌生,本文主要依據程一鳴晚年所寫的回憶錄,再加入本人淺薄的見解,讓讀者對程有多一點點的了解。
1907年,程一鳴出生於香山縣亨美村,即是今天的中山市,與澳門幾乎只有一線之隔,相信不少讀者應是程的同鄉。
據程的回憶,其祖父與父親都曾到美國工作,似乎為家族累積了一筆財富,父親回國後便在香港開了一間旅店,同時也有能力讓程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程從小便入讀私塾,一直讀到中學,這在當時應該算是相當高學歷。
程表示因為父親後來娶了繼母,繼母不准程繼續就學,程只好出社會工作,先後得到不同親友的介紹,到不同公司工作。後來程來到上海工作,這個選擇成了他人生一大轉折點。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5篇文章出爐:
前文說了我為何想研究程一鳴以及這系列文章的用意,我想除非對澳門史極感興趣,否則一般讀者對程一鳴肯定非常陌生,本文主要依據程一鳴晚年所寫的回憶錄,再加入本人淺薄的見解,讓讀者對程有多一點點的了解。
1907年,程一鳴出生於香山縣亨美村,即是今天的中山市,與澳門幾乎只有一線之隔,相信不少讀者應是程的同鄉。
據程的回憶,其祖父與父親都曾到美國工作,似乎為家族累積了一筆財富,父親回國後便在香港開了一間旅店,同時也有能力讓程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程從小便入讀私塾,一直讀到中學,這在當時應該算是相當高學歷。
程表示因為父親後來娶了繼母,繼母不准程繼續就學,程只好出社會工作,先後得到不同親友的介紹,到不同公司工作。後來程來到上海工作,這個選擇成了他人生一大轉折點。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2篇文章出爐:
記得17歲時,偶然聽了前澳門立法會議員吳國昌的演講,大致說了今天澳門政治局勢與數十年前發生的「一二三事件」有莫大關連。
這對於一個歷史愛好者來說,如同投下一顆核彈,並不是被演講內容震撼,而是作為一個澳門人,同時又對歷史充滿興趣,竟然對這件大事毫不知情,內心受到不少衝擊。
演講後,當然馬上上網查查關於「一二三事件」資訊,結果有點失望,網上資訊也沒有比吳的演講多更多,除了把事件簡單敍述一輪外,沒有太多其他更深入資訊,這使我對這件事感到更好奇,為何一件大事只有寥寥數筆?
這寥寥數筆中,最後一筆幾乎以國民黨敗退為結局,這一筆更讓整件事劃上一個有點莫名奇妙的句號,這不是一場反殖民運動嗎?與國民黨有何關係?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42篇文章出爐:
記得17歲時,偶然聽了前澳門立法會議員吳國昌的演講,大致說了今天澳門政治局勢與數十年前發生的「一二三事件」有莫大關連。
這對於一個歷史愛好者來說,如同投下一顆核彈,並不是被演講內容震撼,而是作為一個澳門人,同時又對歷史充滿興趣,竟然對這件大事毫不知情,內心受到不少衝擊。
演講後,當然馬上上網查查關於「一二三事件」資訊,結果有點失望,網上資訊也沒有比吳的演講多更多,除了把事件簡單敍述一輪外,沒有太多其他更深入資訊,這使我對這件事感到更好奇,為何一件大事只有寥寥數筆?
這寥寥數筆中,最後一筆幾乎以國民黨敗退為結局,這一筆更讓整件事劃上一個有點莫名奇妙的句號,這不是一場反殖民運動嗎?與國民黨有何關係?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
各位,第252篇文章出爐:
如何想像「澳門性」及其歸屬(宿)?讀《邊...
一些讀者也許與筆者一樣,對九十年代澳門的印象相當陌生。但透過本書作者的視角,我們或可嘗試想像這樣一個回歸前夕的澳門:由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澳葡政府一改先前碌碌無為的作風,積極地在本地推進各種不同的文化項目。
在本書作者看來,各種看似「人畜無害」的博物館展覽、文藝表演、文化雜誌等項目,實際上有著深遠的政治意味。殖民政府正正透過建構圍繞不同文化工程的論述,來凸顯澳門的獨特性。
這種獨特性之所以出現,乃基於葡萄牙在澳門四個世紀以來的存續,使得澳門生成一種中葡混雜(或融合)的文化特質。
由此,澳門一種與中國性同中有異的「本土性格」及住民認同,成為了回歸前夕澳葡政府的官方主旋律...
---
👉成為免費爐友,郵件收取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