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然
來都來了
由於案情實在太離奇,引發人們對一眾涉事男子進行“起底”,大家都對他們“迎男而上”嘖嘖稱奇⋯⋯

比絕望更絕望
有時候,人家的苦況,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有些特殊的困境,不是你說改變就能改變的⋯⋯

一切都是政治
這類關於新移民與本地財主之間的恩恩怨怨,從來都可以各執一詞,各有道理⋯⋯

別做傻事
親友都說他這樣等於慢性自殺,他卻反駁說既然可以出院,生活便要“全面復常”。

溫馨的錯覺
歲月的確在不知不覺間溜走,只是我們都不察覺吧!

噩夢反向
“今次這個夢境跟平時不同,像真的一樣,那個男人還跟我說了很多恐怖的話,我擔心他不會放過我。”洪家楠似乎已經不能自拔,無法從夢中的驚懼返回現實。

假如可以再讀一次
有些事情總要在許多年之後才會明白,原來人生的幾件大事之中,讀書根本是最容易的一項。可不是嗎?

好笑得想哭
這個世界實在有太多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了,那些領導人巡視時總是要不懂裝懂,高調地說出一句閒話、兩點感想、三點希望、四點意見,底下的人明知道那是廢話都要大力鼓掌、認真學習、深感讚嘆,還要誓神劈願貫徹落實,結果自然是原本的安排被打亂,資源被消耗⋯⋯

好好活下去
社會上的大小問題都報導得喜氣洋洋,敏感話題一律不提,每隔幾天就鋪天蓋地轉述各種自high欺人的廢話,幾乎要把大家當成白癡了。

有心人
這些故事其實集中描述擠迫城市中各種脆弱的心靈,時代背景由二○一三年到疫情結束,一眾小人物在時代巨變中默默忍淚,苦苦掙扎,面對幾許風雨,承受無比壓抑。

關於命運的敘述圈套
書中不少情節提及新聞工作者的操守與立場,強調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重要性,又無可避免的寫到網絡興起改變群眾接收資訊的習慣。昔日帶領社會潮流的傳媒人敵不過新媒體的衝擊,各種苦苦支撐、苟延殘喘的狀態,在這個香港故事中展現得特別深刻動人。

抵抗虛無
電影花了不少篇幅描述眾人內心巨大的虛無,其實也是這個時代的寫照,誰沒有在現實的情場與職場遇過險、受過傷?

小說家的奇幻魔法
所謂“進烤箱的好日子”,當然與烹飪無關,其典故來自詩人普拉斯(Sylvia Plath)把頭放進烤箱自殺一事,其實這個書名已為故事定調,在甜美的文字之中,盡是讓人難過得想死的成長苦況。

絕望的源頭
陳小娟選擇以平實的方式展示淑貞的生活日常,然後慢慢呈現各種把她壓垮的問題,影片充滿柴米油鹽的現實,卻沒有沉悶的感覺。

自得其趣
任何上司都應該清楚認識自己的領導責任,與其花時間向街外人耀武揚威,不如認真調配資源,幫助下屬順利開展工作,積極提升大家的信心和辦事能力。

等了又等
現在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通話,事無大小都靠發訊息溝通,可是對方不一定能馬上看到和回覆,有些人會受不了“已讀不回”而怒火中燒

廢都未完,尚有新篇:談賈平凹的《醬豆》
賈平凹對年少氣盛時引起的軒然大波似乎未能忘懷,於是在《醬豆》中索性來一次現身說法,他寫主角“賈平凹”親身剖白莊子蝶的原形人物,細說這位前輩高人如何周旋於文學圈子與眾位美女之間⋯⋯

洗腦
總之踏出那個門口之後就不拖不欠重新開始,這樣做人就不用計算那麼多,反正計也沒有用,每日都會把一切歸零。

活着就好
以簡單的故事把幾代人集體經歷的苦難娓娓道來,讓讀者感受到時代轉折過程的殘酷,同時佩服作者寫出群眾心聲的巧思和勇氣。

武俠世界與社會百態
這部武俠小說沒有奇情,寫不出恩怨情仇,不賣弄絕世武功,情節也算不上曲折離奇,但伍軒宏卻為武俠小說注入了有趣的新元素,詳細書寫主角行走江湖的生活日常,穿州過省的耐性考驗,面對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忐忑不安。
